
第7章 潇湘夜雨
洞庭湖的夜雨来得毫无征兆。
前一刻还是星垂平野的朗夜,转眼间已有乌云自君山方向压来。风掠过芦苇荡,激起层层叠叠的墨绿色波浪,将系在岸边的乌篷船推得左右摇晃。云松站在船头,天问剑悬在腰间,剑鞘上凝结的水珠不断坠入湖中,发出细微的“滴答“声。
“变天了。“苏蘅从舱内走出,手里捧着个黄铜罗盘。盘面中央的磁针不停颤动,指向西南方的君山岛。“罗盘受《剑经》感应,岛上必有古怪。“
自昆仑归来已有半月,他们一路沿河西走廊东行,最终来到这八百里洞庭。巴特尔与阿依莎返回哈萨克部落整顿人马,准备彻底清剿拜火教余孽。而云松与苏蘅则带着完整的天问剑南下,追寻太虚子留在《剑经》末页的线索——“潇湘夜雨时,君山有凤鸣“。
船夫老赵在船尾缩了缩脖子:“两位客官,这君山夜里可去不得啊。上月有渔夫在岛上看见鬼火,还有人听见女子哭声...“
云松抛给他一小锭银子:“靠岸就行,不必等候。“
老赵接过银子咬了咬,立刻眉开眼笑:“是是是,小老儿这就靠岸。不过客官千万小心,君山北麓的'响石滩'邪门得很,踩上去会发出琴弦声...“
乌篷船在雨幕中靠岸时,君山岛已完全隐没在黑暗里。云松点燃准备好的气死风灯,昏黄的光圈勉强照亮前方丈许的石径。石阶上生满青苔,湿滑如油,两侧的湘妃竹在风中沙沙作响,竹叶间偶尔闪过几点幽绿的磷火。
“等等。“苏蘅突然蹲下身,从药囊中取出片薄如蝉翼的水晶镜片。透过镜片观察地面,石阶上竟显现出许多发光的脚印——每个足印都只有常人一半大小,脚尖朝上,像是有人倒立行走留下的痕迹。
“拜火教的'倒行尸'。“苏蘅收起镜片,声音有些发紧,“用秘药炮制的活死人,专在雨夜出没。“
云松拇指轻推剑格,天问剑出鞘三寸。剑身上的《太虚剑经》文字在雨中泛起微光,其中“冰心诀“三字格外明亮。他忽然想起玄真道长曾说过,洞庭湖乃古云梦泽遗存,湖底沉积着上古战场的兵戈之气,每逢雷雨便会激发出异常天象。
正思索间,远处传来“叮“的一声清响,如古琴弦断。紧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很快连成一片,宛如无形的乐师在弹奏某种诡异的曲调。
“响石滩!“苏蘅抓紧云松的手臂,“老赵说的没错,这些石头真的会...“
她的话被一道闪电打断。惨白的光亮中,两人看清了前方的景象——数百块形状各异的黑石排列成八卦阵型,每块石头上都刻着扭曲的符文。雨水打在石面上,竟真的激发出高低不同的音阶,组合起来正是《招魂》的调子!
更骇人的是,石阵中央跪着个红衣女子,长发披散,正用匕首划破手腕,将血滴入面前的白玉碗中。鲜血接触碗底的瞬间,整个石阵的“琴声“骤然变得高亢刺耳。
“血祭!“云松拔剑出鞘,“她在召唤什么东西!“
两人冲入石阵的刹那,所有“琴声“戛然而止。红衣女子缓缓抬头,露出一张惨白如纸的脸——竟是本该在昆仑消散的白璃!但此刻她的眼神冰冷陌生,额间月牙玉已变成血红色。
“擅闯祭坛者,死。“她的声音像是无数人同时开口,夹杂着金属摩擦的刺耳噪音。白玉碗中的血水突然沸腾,化作数十条血蛇扑向二人。
天问剑划出圆弧,剑气将血蛇尽数斩断。但被斩落的蛇头落地即化为人形,竟是十几个与白璃一模一样的红衣女子,将二人团团围住!
“不是幻术...“苏蘅快速拨动琴弦,音波震退最近的两个“白璃“,“是血影分身!“
云松运转“冰心诀“,天问剑上的文字如活物般流动起来。他忽然发现,这些分身的动作与石阵的排列存在某种呼应——每当踩到特定位置的响石,就会有一个分身变得凝实几分。
“苏蘅!破阵眼!“他指向东北角一块刻着火焰纹的黑石。
苏蘅会意,七弦琴横置膝上,十指翻飞奏出《广陵散》的杀伐之音。音波如实质般撞击在目标石块上,裂纹立刻蔓延开来。与此同时,所有“白璃“分身都发出痛苦的尖啸,身形开始模糊。
云松抓住机会,天问剑直刺中央的本体。剑尖距离白璃心口还有三寸时,她突然露出诡异的微笑:“晚了...“
白玉碗炸裂开来,血水在空中凝结成巨大的符咒。君山地底传来闷雷般的震动,远处湖面掀起数丈高的浪涛。在令人牙酸的岩石摩擦声中,响石滩中央缓缓升起一具青铜棺椁,棺盖上铸着九只展翅欲飞的金乌。
“不好!“苏蘅脸色煞白,“她在唤醒棺中的...“
话音未落,棺盖突然炸飞。一只覆满赤红羽毛的手攀住棺沿,紧接着是第二只...当那个身影完全站立起来时,云松终于明白老赵所说的“凤鸣“是什么意思——那是个半人半鸟的怪物,面部依稀能看出人形,但双臂已完全羽化,背后拖着三根长长的尾翎,每一片羽毛都燃烧着淡淡的火焰。
“商天子的本体...“云松握紧天问剑,感受到剑身传来的战栗,“原来他一直把自己炼成了这种怪物!“
怪物——或者说商九幽——张开鸟喙,发出刺耳的鸣叫。声浪所过之处,湘妃竹纷纷拦腰折断。白璃跪在它脚边,虔诚地捧起那只滴血的手腕:“恭迎教主重生...“
商九幽俯身吮吸她腕上的伤口,每吸一口,身上的火焰就旺盛一分。当它再次抬头时,双眼已变成纯粹的金色,瞳孔竖直如蛇。
“太虚剑经...天问剑...“它的声音像是砂纸摩擦琉璃,“正好用来祭我的焚天诀大成!“
暴雨如注。
君山岛在雷光中时隐时现,宛如巨兽浮出水面的脊背。商九幽展开翼展近两丈的火翼,每一次扇动都带起灼热气浪。它并不急于进攻,而是绕着石阵盘旋,似乎在等待什么。
“它在吸收地脉中的火灵。“苏蘅快速拨动琴弦,在二人周围布下音波屏障,“君山是上古火山,地下蕴藏着...“
一声霹雳打断了她的话。闪电击中湖面,激起的水柱在半空就被蒸发成白雾。商九幽趁机俯冲而下,火翼如刀斩向云松脖颈。
天问剑横挡,金铁交鸣之声响彻湖面。云松被震退三步,剑身上凝结的冰晶与火焰相激,炸开团团白气。他借势旋身,剑锋划过一道完美的圆弧,正是《太虚剑经》中的“水月镜花“。剑气如涟漪扩散,所过之处雨滴凝结成无数细小冰刃,向商九幽激射而去。
怪物厉啸着升空,仍被几枚冰刃划伤翼膜。燃烧的血液滴在响石上,立刻将黑石熔出一个个小坑。白璃见状,突然拔下发间银簪刺入自己心口!
“她在献祭!“苏蘅惊呼,“快阻止她!“
云松飞身上前,却被商九幽喷出的火墙阻隔。白璃的鲜血流入青铜棺椁的纹路,整个君山岛开始剧烈震动。湖面沸腾如煮,无数气泡翻涌而上,每个气泡破裂时都释放出淡淡的硫磺味。
“轰“的一声巨响,君山北侧崖壁崩塌,露出个黑黝黝的洞口。一股比商九幽身上更加古老、更加暴烈的气息从洞中涌出,仿佛沉睡了千年的凶兽正在苏醒。
“原来如此...“商九幽的声音因兴奋而扭曲,“传说中的洞庭蛟龙!白璃,你做得很好...“
云松突然明白了这场血祭的真正目的——商九幽根本不在乎什么《太虚剑经》,他要唤醒的是沉睡在君山地脉中的上古凶兽!一旦蛟龙出世,八百里洞庭将成泽国,沿岸百姓...
不容多想,他咬破舌尖,将精血喷在天问剑上。剑身立刻光芒大盛,那些流动的文字脱离剑体,在空中组成一幅微型星图。苏蘅见状,立刻拨动琴弦相和,音波与星图共振,在暴雨中撑开一片无雨的空间。
“没用的...“商九幽狂笑,“蛟龙一出,你们...“
它的狂言戛然而止。洞中传出的不是预料中的龙吟,而是一声清越高亢的...凤鸣?
一道白光如闪电般从洞中射出,精准地穿透了商九幽的胸口。怪物不可置信地低头,看到自己心口多了个碗大的窟窿,边缘整齐如刀切,却没有一滴血流出——伤口处的血肉瞬间被极寒冻结。
白光落地,现出真形——那是只通体雪白的大鸟,形似凤凰而略小,尾羽如冰晶雕琢,每一片都折射着七彩光芒。它昂首长鸣,声音所到之处,沸腾的湖面立刻恢复平静。
“冰凰!“苏蘅惊喜道,“《山海经》记载的极北神鸟,专克火系凶兽!“
冰凰展翅飞向青铜棺椁,利爪轻易将金属撕裂。白璃还想阻拦,被它一翅扇飞,撞在远处的湘妃竹上昏死过去。商九幽发出不甘的怒吼,不顾胸口重伤扑向神鸟,却被一道从天而降的雷电劈个正着!
这雷来得蹊跷——乌云早已散去,此刻夜空繁星如沸,哪来的雷电?云松抬头望去,只见一道人影踏月而来,白衣胜雪,手中三尺青锋正指着坠落的商九幽。
“师父?!“云松失声叫道。那面容、那身姿,分明是已经仙逝的玄真道长!
人影落地,却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道士,眉目间与玄真有七分相似,但更加锐利如剑。他手腕一抖,剑尖轻挑,商九幽残躯上立刻凝结出层层冰晶,最终化作一尊冰雕。
“非是你师父。“青年道士收剑入鞘,声音清冷,“贫道玉真,玄真乃我师兄。“
云松如遭雷击。玄真道长从未提过他有个师弟,更别说如此年轻的师弟!但对方使的确实是青城剑法,而且造诣远在自己之上...
玉真似乎看出他的疑惑,淡淡道:“五十年前,我与师兄分道扬镳。他入世济人,我寻仙访道。今日感应到天问剑异动,特来相助。“
冰凰落在玉真肩头,亲昵地蹭了蹭他的脸颊。苏蘅突然想起什么,从怀中取出一卷古籍:“前辈可认得这个?“
那是她在昆仑玉虚宫抄录的《太虚剑经》补遗,其中提到太虚子晚年收过两个弟子:一个继承剑道,一个传承琴艺。两人后来因理念不合分道扬镳,剑者入蜀创立青城派,琴者...
“是我。“玉真轻抚冰凰的羽毛,“我选择了另一条路。“
远处传来白璃微弱的呻吟。玉真叹了口气,走到她身边检查伤势:“这丫头被商九幽种了火蛊,神智受制多年。“他从袖中取出个玉瓶,倒出枚雪白丹药喂入白璃口中,“带她回青城山调养吧,师兄的'九转还魂丹'应该还留着...“
云松这才注意到,玉真道袍袖口的纹饰与玄真道长常穿的那件一模一样。岁月在这个年轻道士身上仿佛停滞了,就像...
“就像太虚子。“玉真仿佛能读心,淡然一笑,“《剑经》圆满后,你自会明白。“
东方泛起鱼肚白。冰凰突然振翅飞起,在初阳中化作点点荧光消散。玉真转身走向湖边,踏波而去,只余声音随风传来:
“潇湘夜雨时,君山有凤鸣...下一句在峨眉金顶。“
回到乌篷船上时,老赵已经吓得缩成一团。整夜的电闪雷鸣、凤鸣龙吟,对这个老船夫来说无异于神鬼显圣。直到云松多付了三倍船资,他才战战兢兢地撑船离岸。
白璃躺在舱内,呼吸已经平稳。苏蘅为她换了干净衣裳,正在把脉。“火蛊已除,但元气大伤。“她轻声道,“奇怪的是,她体内有股极寒内力护住心脉,像是...“
“玉真前辈留下的。“云松站在船头,望着逐渐远去的君山。晨光中,那座岛屿安静如常,仿佛昨夜的惊天大战只是一场幻梦。只有湖面上漂浮的几片焦羽,证明商九幽确实存在过。
苏蘅走到他身边,递过一杯热茶。茶叶是洞庭特产的君山银针,在热水中根根直立,如剑如枪。“玉真前辈说的'下一句',可是《剑经》末页那四句谶语的后续?“
云松取出天问剑。经过昨夜一战,剑身上的文字又有了变化,原先的“潇湘夜雨时,君山有凤鸣“下方,果然浮现出新的字迹:
“峨眉秋月白,金顶佛光现。“
“青城雪霁日,太虚归一剑。“
“四句连起来看...“苏蘅若有所思,“倒像是指引我们走完一个循环。“
云松突然明白了什么:“从青城出发,最终回到青城。《太虚剑经》的圆满不在别处,就在起点!“
乌篷船驶入洞庭晨雾。远处君山轮廓渐渐模糊,唯有山顶一抹朝霞,红得如同昨夜燃烧的羽毛。云松想起少年时在青城山读过的诗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江湖路远,而初心如剑,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