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顶流遭网暴,一首金曲全炸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吓跑顶流(下)

PK落幕的刹那,一枚无声的深水炸弹在蓝星的网络海洋深处轰然引爆。掀起的数据狂潮与舆论巨浪,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力量,席卷了数字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微博热搜榜,几乎被两个名字和一首歌彻底血洗。

#张野海阔天空#——词条后缀着一个猩红刺眼的“爆”字,以碾压之势霸占榜首。

#陆天PK落败疑似跑路#——紧随其后,每一个字都透着冰冷的嘲讽与幸灾乐祸。

#音乐圈大地震#

#一首歌,掀翻顶流#

#跪求海阔天空录音棚版#

#陆天道歉#(尽管他尚未发声,愤怒的网友已自发将这个标签刷至沸腾)

无数自媒体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群,疯狂扑上,从娱乐八卦到严肃乐评,从粉丝心理到行业观察,各种角度的解读、分析、评论文章如病毒般扩散:“惊爆!一夜之间顶流崩塌,‘扫地僧’张野究竟是何方神圣?”

“《海阔天空》: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声音?”

“从张野的现象级胜利,透视流量造神模式的末路狂奔!”

抖音平台,那段夹杂着电流杂音、音质粗砺不堪的《海阔天空》直播录音切片,竟诡异地成为了最热门的背景音乐。

无数二次创作喷涌而出:有人模仿演唱,试图复刻那份嘶吼与力量;有人配上个人奋斗或城市挣扎的画面,寻求共鸣;更有人将陆天仓皇下播的画面做成了鬼畜视频,伴随着“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的旋律,讽刺效果拉满。

录音的瑕疵,此刻反而成为了一种“真实”的滤镜,非但没有削弱歌曲的力量,反而因其粗粝而增添了无可辩驳的现场冲击力。

那歌声中蕴含的巨大能量,轻易点燃了无数普通人心中积压已久的火焰——关于被现实磨损的理想,关于遥不可及的自由,关于骨子里那份不肯低头的倔强。

各大音乐论坛更是彻底沦陷,资深乐评人、音乐爱好者、甚至一些象牙塔内的学院派教授都被这首“野生”歌曲惊动,纷纷下场。

从编曲的匠心独运(尽管只是吉他弹唱),到歌词的深邃意境,再到张野那近乎“怪物级”的演唱技巧和情感爆发力,每一个细节都被放在显微镜下反复剖析、赞叹。

与这场全民狂欢形成惨烈对照的,是陆天及其“天体”(粉丝昵称)遭遇的滑铁卢式崩塌。

陆天的微博评论区,已然成为大型网络“凌迟”现场,嘲讽、辱骂、质问的洪水淹没了所有试图控评的声音。

曾经如臂使指、整齐划一的粉丝军团,此刻溃不成军,甚至出现了明显的内部分裂。

一些尚存理智的粉丝,在反复听过《海阔天空》的录音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与自我怀疑。

陆天团队苦心孤诣经营多年的“唱作才子”、“舞台王者”人设,在这首无论从哪个维度衡量都堪称“降维打击”的作品面前,脆弱得如同阳光下的泡沫。

流量模式精心打造的华丽外壳,在绝对的、不掺水分的实力面前,被一拳砸得稀碎。

这场狂欢的底色,是大众对真正优质音乐压抑已久的饥渴。如同久旱逢甘霖,积郁的情绪得到了酣畅淋漓的释放。

人们为张野的胜利感到扬眉吐气,更为这首横空出世、直击灵魂的神曲而心潮澎湃,对这个“神秘”的张野,瞬间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期待。

然而,风暴的真正中心——张野那间位于老旧小区的出租屋里,却是一片与外界的滔天喧嚣格格不入的死寂。

张野面无表情地关掉了不断弹出疯狂消息提示的直播软件后台。他甚至没有扫一眼那些汹涌的赞美或谩骂,而是直接点开了抖音的创作者中心。

粉丝数后面的数字,像脱缰的野马般疯狂跳动,早已冲破五百万大关,并且仍在以每秒数万的可怕速度持续飙升。

后台显示的巨额打赏,也达到一个足以让他彻底告别这间弥漫着淡淡霉味和廉价外卖气息的出租屋,甚至还能有大笔富余的惊人数字。

桌子上,比昨天多了几个印着知名连锁餐厅logo的外卖包装盒,无声地标示着他生活水准的初步跃升。

但他脸上,没有狂喜,没有激动,甚至连一丝波澜都欠奉。

他只是静静地注视着那些飞速变化的数据,眼神平静得像在阅读一份与己无关的财务报表。

两世为人的灵魂沉淀,让他早已洞悉这种网络狂欢的本质——虚浮、喧嚣,且转瞬即逝。

比起这些镜花水月般的流量和虚名,他更在意那些能够被自己牢牢掌控在手中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他闭上眼,意识沉入脑海深处。

“系统。”

冰冷的机械音准时响起:【指令确认。】

张野开始仔细盘点此次新手任务完成及系统升级所带来的收获。

一万九千点的EIP余额,这是他未来兑换更多地球文娱瑰宝、提升自身能力的关键资本。

Lv.2的系统权限,不仅解锁了“文娱宝库”中来自地球90年代中期的整整五十首金曲的访问权限,更重要的是,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身体内部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般的进化。

【顶级气息控制】:他的呼吸变得悠长、深沉而稳定,仿佛体内植入了一个精密无比的气泵与储气罐,对气息的掌控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

【顶级极致音域】:音域的边界被极大拓宽,无论是需要如丝绒般顺滑的低沉吟唱,还是需要爆发出穿云裂石般力量的极限高音,都变得前所未有的轻松自如。

【吉他精通】:一股庞杂而精妙的吉他技艺信息流融入了他的肌肉记忆。他的手指与那把陪伴他两世的旧吉他之间,产生了一种近乎血脉相连的奇妙感应。许多过去觉得晦涩艰深、需要苦练的指法与技巧,此刻竟如同本能般清晰地烙印在脑海与指尖。

他随手拿起靠在墙角的旧吉他,指尖随意拨动了几个和弦。那种熟悉又陌生的、行云流水般的顺畅感与掌控感,让他嘴角不易察觉地微微勾起了一丝弧度。

这种力量切实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踏实感,远比网络上亿万人的追捧更能让他感到安心。

他的冷静,更源于对未来局势的清醒预判——PK的胜利,仅仅是一个开始。陆天,以及他背后那庞大的资本利益链条,绝不可能就此善罢甘休。

一场真正的、来自现实层面的硬仗,恐怕很快就要打响。他必须尽快将系统赋予的力量,转化为现实中无可撼动的影响力与话语权,才能在即将在来的风浪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种内在的极度冷静与外部世界的狂热风暴,形成了强烈到诡异的对比,也构成了他独特的精神锚点,让他在风暴眼中,稳如磐石。

夜色渐深,城市的光污染将天空染成一片模糊的橘黄。张野将意识完全沉浸在升级后的系统界面中。

Lv.2的界面,背景从单调的黑色变成了深邃的星空图案,功能分区也更为清晰和人性化。

他首先点开了【文娱宝库】。

权限提升后,除了先前解锁的零星几首歌曲,果然新增了整整五十首来自地球华语乐坛黄金时代——90年代中期的璀璨金曲。张学友、王菲、周华健、张信哲……一连串光芒万丈的名字和那些足以载入史册的经典曲目列表,看得张野心潮澎湃,这简直是一座等待他挖掘的、价值连城的文化金矿!

但此刻,他更关注的是系统在升级时额外奖励的两首歌曲的【完整版解锁试听权限】。

《以父之名》(周杰伦)《父亲》(筷子兄弟)

系统界面上,两首歌名静静并列,旁边附有简短的风格注解:

《以父之名》:风格标签:暗黑哥特、华丽叙事、多元素融合(歌剧/Rap/流行)。特点:音乐层次极其丰富,编曲宏大,意境独特,演唱难度评级SSS。

《父亲》:风格标签:温情纪实、质朴催泪。特点:旋律简洁,歌词直白,情感真挚浓烈,极易引发大众情感共鸣,传唱度潜力巨大。

系统提示:解锁任意一首的完整版(包含词、曲、母带级编曲、演唱技巧灌顶、创作背景深度解析),需消耗10000点EIP。

这几乎是他现有一半多的EIP储备。这意味着,他的选择必须极其慎重,这一步,将直接影响他接下来的道路。

张野指尖微动,先选择了试听**《父亲》**。

一段极为熟悉的钢琴前奏在脑海中缓缓响起,没有任何花哨的技巧,只有最简单的和弦,衬托着那朴实到近乎笨拙,却字字戳心的歌词: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

“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

仅仅是几个小节的片段,那股浓烈、滚烫而又带着愧疚的复杂情感,便如温热的潮水般扑面而来,轻易触动了他灵魂深处最柔软、也最隐秘的角落。前世那个总是沉默着递给他生活费、却从未听过他一句感谢的背影,与这具身体记忆中模糊而威严的身影,在此刻奇异地重叠,化作一股滚烫的酸楚,直冲鼻腔。

一首好歌,就是有这种神器的魔力,触动我们内心深处隐藏的情感,并且产生共鸣。

他沉默了良久,强行压下翻涌的情绪,接着点开了**《以父之名》**的试听。

瞬间,截然不同的音乐洪流冲垮了先前的温情。

低沉压抑的意大利语祷告,如同来自古老教堂深处的低语;诡谲而华丽的管风琴前奏,瞬间构建起一个阴郁、庄严而充满宿命感的氛围;紧接着,周董那标志性的、带着强烈节奏感和独特咬字的念白式Rap切入,旋律在黑暗与华丽、古典与现代之间急速穿梭、跳跃、盘旋,勾勒出一个如同经典黑帮史诗电影般宏大、沉重又充满悲剧美感的世界。

“微凉的晨露,沾湿黑礼服,石板路有雾,父在低诉……”“无奈的觉悟,只能更残酷,一切都为了,通往圣堂的路……”

这首歌的音乐性、艺术性和制作的复杂程度,显然远超《父亲》,它更像是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充满了挑战性与颠覆性。

两首都是关于“父”,却走向了截然不同的表达维度。一个是温情脉脉,直抵人心最柔软处,引爆共情,收割眼泪。一个是暗黑深沉,拷问人性与宿命,展现技艺,树立风格。

选哪一首?

这个选择,不仅仅关乎下一首作品的风格,似乎也隐隐映照着他内心深处的某种挣扎,以及他为自己规划的未来道路。

是要乘胜追击,用共情武器扩大战果?还是要逆流而上,用绝对的艺术高度和风格壁垒,宣告自己的不可复制?

张野陷入了短暂而深刻的思索。这是一个关键的抉择,决定了他下一步,要向这个世界打出怎样的一张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