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史官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章 又是三年

自家小院里,李九生在练拳。

他先从【滚石拳法】开始,一套下来,行云流水,明劲和暗流相互配合,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也表示李九生吃透了这门拳法。

【滚石拳法】结束后,李九生开始练【牛魔练骨拳】。

这门拳法才开始,所以相对较慢,但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且随着李九生施展间,他体内气血鼓动,浩荡,如江海一般,奔流不息,缓缓铺开,围绕着他的身躯,那血色气息,极为鲜艳,让人有种嗜血的冲动。

这就是【牛魔练骨拳】,长久练下去,要么降服,要么沉沦,被那远古牛魔的意志感染,成为嗜血嗜杀的凶残人物。

好在李九生不止练这一门拳法,且他的心性坚定,也耐得住寂寞,不为外物所动,根本不会受影响。

他只想提升自己。

好在【牛魔练骨拳】真的很强大,几个月下来,李九生的力量又被挖掘一百斤,来到两千一百斤。

这比【滚石拳法】要猛得多。

当然,也和刚开始练有关系,任何功法,都是初入门的时候猛,练到了后面就进入平缓期。

几遍拳下来,已然是深夜,那高悬的月色明明晃晃,好似一把清冷的刀,悬在世人头上。

李九生周身的气血更加浓郁,在他的身后,似乎要汇合,凝聚出远古牛魔的虚影,但又迟迟不能合起来,非常困难。

练拳结束的李九生一挥手,气血全都被他吸纳进身体里,随后打水洗漱,然后直接酣睡。

至于那气血,现在不能汇合,以后肯定可以的。

李九生不缺时间。

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好好睡觉,好好吃饭,好好练拳。

其他的事情,一概不重要。

……

时间一晃,又是三年过去了。

过去三年,什么都没有发生,日子非常平静。

自从永宁公主在南方拉起的白莲教被剿灭,龙渊王朝境内就海晏河清,新帝登基,先安葬了先帝,随后便开始了励精图治。

这位龙乾陛下自己选择的太子,完美的继承了他之前的改革,并且深入下去,开垦土地,开放商业,允许商船来往龙渊河,扶持农业,重用人才,堪称完美君王了。

也是因为他的励精图治,龙渊王朝似乎有了一点盛世的味道。

现在的帝都,远比之前要热闹得多,三教九流,贩夫走卒,良家女子,都在街道上来来往往,一派和气模样。

三年后,周显回来了。

当了南方道大主管三年的周显,功绩还是十分明显的,他将白莲教余孽都清理干净,开办官学,重农商,轻徭役,加重南方和北方的交流,和帝都的交流,让南北隔阂变小,家国感更重。

如今他回京,是因为他的老师年岁已高,从礼部退下,他来接班,成为最年轻的六部主官,意气风发。

至于李九生,还是老样子,每日来返在翰林院和自家小院,不看是在看书,就是在练拳。

三年里,他没有在长生玉简上写下任何文字,但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也是向内挖掘了九百斤力量,让自身的力量来到了三千斤关卡。

事实证明,随着【牛魔练骨拳】的继续练下去,挖掘自身的力量会越来越慢,但好在慢归慢,还是能看到进度,那李九生就不急。

日子就是这样,在平静和平凡中度过。

这一日,李九生在翰林院里练拳,随着他拳法的施展,周身气血浓郁的如一套血甲,缠绕着李九生,不过随着李九生念头一动,血甲溃散,凝聚成了一头咆哮苍穹的蛮牛,栩栩如生,眼神血红的在李九生身后,踏着蹄子,鼻子喷着浓浓的血气。

三年过去,他早就将蛮牛虚影凝聚出来,还做到了随心控制。

李九生不仅没有被【牛魔练骨拳】感染,反过来彻底掌控这门拳法。

下一秒,他耳朵动了下,念头一动,牛魔气血顿时溃散,进入他的身体,不留一点痕迹。

“李九生,三年不见,想我了没?”周显那大嗓门在殿外响起,哈哈大笑的走进来,见到李九生一袭白衣,面白无须,在围炉煮茶,周显羡慕道:“这修行果然有用啊,岁月在你身上没有留下一点痕迹,你越来越年轻,气度从容,有大家之派了。”

李九生给周显倒一杯茶,仔细打量他,这三年在南方他肯定很操劳,精气神都很疲惫,身躯也臃肿一大圈,中年发福了,看着像是四十岁老男人,但实际上他和李九生一样大,都是二十六岁。

“虽然当官很好,但有时候也要劳逸结合,身体才是本钱啊。”李九生劝说一句。

周显苦笑道:“当今陛下一门心思要当千古明君,要开创一个盛世,每天都在努力改革,批阅奏折,不仅如此,他还要求手下官员都要努力起来,不可懈怠,我哪里敢修行哦。”

李九生啧啧称奇:“这昏君看得多了,明君倒是少见,还让你碰上了。”

周显知足道:“哪个臣子不想开创一个盛世啊,有此机会,自然要把握,这样后世人在写史书的时候,也会记录我一笔。”

文人的最高追求,名留青史!

当然,能以正面形象名留青史,那是最好不过。

可若是无法以正面形象,留下负面形象也不错。

要知道一个时代那么多人,可能在浩瀚如烟的史书上留下一小段文字的几率,还是太低太低了。

李九生不好再劝,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他只能和周显聊聊别的,让他放松一下心情。

周显笑笑:“说实话,我不论在哪里,哪怕是家里,都找不到在你身边的这种安心感,这也是为什么一回帝都,就来找你了。”

李九生轻笑道:“还好我是个男的,要是女子,你家夫人可就要担心了,说不得要限制你到这里来。”

周显哈哈大笑,和李九生以茶代酒,谈天说地,一下子彷佛回到六年前。

那个时候,他们才入翰林院,只是两个穷书生,面对未来,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