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 信息共享的多维驱动模型
为了解决前一节所述的信息共享障碍问题,需要从制度激励、技术驱动、市场运作等多个维度综合考量,设计促进信息共享的多维驱动模型,包括激励信息共享的制度架构、驱动信息共享的技术工具、支撑信息共享的市场体系等维度。
一 信息共享的制度激励
从行为主体看,信息共享是信息持有人之间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因而可以运用社会制度杠杆加以调节。另外,从组织结构的角度看,信息共享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位于组织内部的跨部门信息共享,另一种是超越组织界限的跨组织信息共享。
(1)信息共享的跨部门制度激励。对于组织内部的跨部门信息共享,可以运用组织的权威力量,将信息共享纳入部门责任体系进行强制性要求。对信息共享的积极响应者进行正向奖励,对信息共享的消极应付者进行负向惩罚,正向奖励与负向惩罚互为担保,确保跨部门信息共享激励制度的强制性。
(2)信息共享的跨组织制度激励。对于超越组织界限的跨组织信息共享,可以运用利益捆绑机制,将信息共享的各关联方置于共同的利益框架之下,形成信息共享共识圈,只有信息共享的积极响应者才能为圈子所接受,而信息共享的消极应付者将被逐出圈子。
二 信息共享的技术驱动
从工具层面看,信息共享是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来实现的。技术上的每一次进步,都会为信息共享提供更加高效的工具手段,从而增强信息共享的便利性,并降低信息共享的成本。
好的技术工具还具有替代制度的作用。制度设计的先天缺陷在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信息持有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总是有动机钻制度的空子,总是想最大限度地摆脱制度对信息共享的约束。此时,就可以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去克服制度的缺陷,弥补制度的短板,绕开制度障碍去实现信息共享。
三 信息共享的市场运作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与现实都证明,市场是配置资源最为有效的方式。同样的,信息作为当代社会最为重要的资源,亦应当坚持以市场途径为主的配置方式。
(1)信息共享的商业性市场运作。通过商业性的市场运作来实现信息共享,可以有效地减少信息资源的错配,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信息的内在价值。市场运作的核心是价格与竞争机制,通过价格机制可以有效地平衡信息供需双方的利益与诉求,通过竞争机制可以充分地出清信息交易并消除交易扭曲。
(2)高价值信息的发掘。信息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和关联价值。直接价值可以由市场供需关系来衡量;但关联价值隐藏在浩瀚的数据丛林深处,需要专门的技术挖掘才能够逐渐显现出来。事实上,信息的关联价值往往远远大于其直接价值,因此,信息关联价值的挖掘甚为重要。
四 信息共享的一个多维驱动模型
基于前述分析,图4展示了一个信息共享的多维驱动模型。
根据图4所示的模型,信息共享由制度、技术、市场三大力量联合驱动。其中,制度力量可细分为组织内部的跨部门制度激励、组织之间的跨组织制度激励两个方面;市场力量可细分为常规的商业性市场运作、智能化的高价值信息发掘两个方面;技术力量具有枢纽性质,既可以独立地发挥直接作用,又可以通过影响制度和市场发挥间接作用。

图4 信息共享的多维驱动模型
本书的后续研究工作,将在该模型的框架下依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