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3章 朝堂论策决兴衰
林羽快马加鞭赶回京城,一路上心中反复斟酌着向皇帝谏言的内容。他深知此次面圣至关重要,大明的未来走向或许就取决于此。
抵达京城后,林羽顾不上旅途劳累,即刻进宫求见皇帝。皇帝听闻林羽归来,深知必有要事,立刻在御书房召见了他。
“陛下,臣此次从边疆归来,有诸多要事向陛下奏明。”林羽跪地行礼后,神情严肃地说道。
皇帝微微点头,示意他起身:“林爱卿,边疆战事刚刚大捷,朕正欲嘉奖于你。但看你神色凝重,想必还有更重要之事。”
林羽起身,向前一步说道:“陛下,此次边疆胜利,得益于与周边部落结盟。然而,大明要想长治久安,未来的路还布满荆棘。臣深知陛下推行改革,实乃英明之举,但如今改革面临诸多难题,需当机立断,妥善解决。”
接着,林羽将沿海贸易垄断以及西方文化冲击所引发的问题详细阐述了一番。“陛下,沿海富商与官员勾结,垄断对外贸易,不仅使得普通商户难以生存,更导致大量财富流入私人腰包,国库并未因此充实。而西方文化的传入,虽带来了一些先进的科技知识,但也引发了部分民众思想上的混乱,保守势力借此发难,改革之路愈发艰难。”
皇帝眉头紧皱,沉思片刻后说道:“林爱卿所言极是。朕也深知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但如今朝堂上改革派与保守派各执一词,朕一时难以决断。”
林羽看着皇帝,目光坚定地说:“陛下,改革乃大势所趋,绝不能半途而废。海禁开放已初见成效,促进了经济繁荣与科技交流,若此时退回旧制,大明恐将再次落后于世界。对于沿海贸易垄断,朝廷应制定严格律法,加强监管,严厉惩处那些勾结谋私之人。至于西方文化冲击,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儒家思想为根本,融合先进的科技与理念,引导民众正确看待。”
皇帝听后,微微颔首:“林爱卿的建议甚合朕意。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朝堂之上,保守派势力亦不可小觑,需妥善应对,方能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就在此时,朝堂之外,关于改革的争论已蔓延至民间。一些保守的文人墨客纷纷著书立说,批判西方文化的传入是对华夏正统的亵渎,要求关闭通商口岸,恢复海禁。而支持改革的商人和开明之士则针锋相对,他们宣扬海外贸易带来的好处,呼吁朝廷进一步放开限制,鼓励科技创新。
在沿海地区,贸易垄断引发的矛盾日益尖锐。普通商户因无法与垄断势力竞争,纷纷破产,他们聚集在官府门前,要求官府主持公道。“大人,那些富商与官员勾结,我们实在是无法生存了。请大人为我们做主啊!”商户们跪地哭诉。
沿海知府面对此景,左右为难。他深知贸易垄断的危害,但又担心触动那些势力庞大的富商和官员。无奈之下,他只能将此事上奏朝廷。
与此同时,朝堂上的保守派大臣们抓住这些机会,在皇帝面前再次强烈要求停止改革。“陛下,如今改革引发了诸多混乱,沿海民怨沸腾,若不及时制止,恐生大乱。请陛下三思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跪地恳请。
皇帝看着朝堂上争论不休的大臣们,心中烦闷不已。他深知改革不能停止,但也需要安抚保守派的情绪,稳定朝堂局势。
沉思良久后,皇帝说道:“朕意已决,改革继续推进,但需稳步进行。即刻颁布律法,严惩沿海贸易垄断行为,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监管对外贸易,确保公平公正。至于西方文化,鼓励学术讨论,以儒家思想为纲,引导民众正确接纳。”
皇帝的决定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改革派大臣们纷纷表示支持,认为皇帝的决策英明果断;而保守派大臣虽心有不满,但也不敢公然违抗圣旨。
然而,那些在沿海贸易中谋取暴利的富商和官员们,不甘心失去既得利益。他们暗中勾结,谋划着如何对抗朝廷的监管。“不能让朝廷坏了我们的好事,必须想个办法,让这个监管机构形同虚设。”一个富商在密室中与几个官员商议道。
“对,我们可以买通监管机构的官员,让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时,煽动那些保守派的文人,继续在民间制造舆论,给朝廷施压。”一位官员阴险地说道。
而在民间,西方文化的冲击仍在继续。一些年轻人对西方的新奇事物和思想观念充满好奇,纷纷效仿;而一些守旧的老者则对此深恶痛绝,认为这是世风日下的表现。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潮,矛盾一触即发。
林羽虽暂时说服皇帝坚定了改革的决心,但沿海贸易垄断势力的暗中抵抗、民间思潮的激烈碰撞,都让改革之路充满了变数。大明王朝在这错综复杂的局势下,能否成功化解危机,走向繁荣昌盛?还是会在盛极之时,因内部矛盾的激化而逐渐走向衰落?一切都充满了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