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中国三十多年来城镇化高速发展,与土地制度的关系仍然在不断发生演变。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主要立足于以下思路。一种思路是以国际经验和规律作为基本参照系和出发点,更多地强调从私有产权制度入手来调整现行的土地制度,以激发使用权转换为所有权过程中的主体能量来释放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的活力。这一观点在城镇化高速增长前期关注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基本权利,在后期偏重于释放活力。另一种思路则是维护现行体制,保持现有的利益格局,以强调稳定为主,在不触动国有利益和财政利益的前提下,更多地偏重制度内土地管理方式的调整。

从我国城镇化的具体情况来看,参照国际土地制度的经验,从改革现行制度入手,无法完全说明前三十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土地制度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从维持现行制度入手,继续停留在小幅管理方式的改革,面临的现实是以土地财政为基石的城市发展模式实际上已经开始面临挑战,城镇化已经处于关键的转型期。因此,要求相应地推进更大力度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变革。

本研究在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共十九大报告精神的前提下,试图揭示中国特有的土地管理制度对城镇化发展进程产生的全方位影响,在坚持现有国情和土地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如何进一步释放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能量,激发城乡各类经济主体的活力,从而寻找促进城镇化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