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与工业发展:来自中国、东南亚和南亚的经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一

将生产过程重组为由不同国家的企业完成的垂直专业化阶段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典型特征。国际生产、贸易和投资与全球价值链(GVCs)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价值链使工业化在某些方面变得更容易,而在其他方面则更具挑战性。各国可以通过生产中间产品或在特定生产阶段开展某些特定活动来实现工业化,而不必拥有生产和出口最终产品所需的所有行业。但是,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技术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与此同时,如果某些国家总是局限于全球价值链中的低附加值活动,那么从长远来看,其工业化进程令人担忧。全球价值链的兴起对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包容和可持续工业发展(ISID)产生了巨大影响。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始终对全球价值链和发展采取整体分析法,强调与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实践经验的重要性,以及研究和政策建议的技术严谨性。本报告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及其合作伙伴过去的工作为基础,通过关注亚洲参与全球价值链和区域价值链的演变,提供一些转变政策思路的见解,开辟新的方向。

报告显示,亚洲已成为除北美洲和欧洲以外重要的制造业参与者。过去二十年来,亚洲对全球价值链的融入,在后向产业关联方面更为突出,这反映了亚洲在生产装配阶段的作用日益扩大。全球价值链的参与过程和参与结果在国家和行业层面有很大差异。利用中国、印度和东南亚的案例研究及企业调查数据进行的微观分析表明,参与全球价值链并不仅仅能塑造工业竞争力;同时,报告强调,反向因果关系同样成立,各国的工业竞争力必须达到特定门槛才能参与全球价值链。此外,各国和各行业的不同政策特征可以解释后续发展轨迹和结果的差异。总之,本报告的见解为两阶段的政策路径提供了基础。首先,应提高工业竞争力,使参与全球价值链成为可能;其次,继续关注工业竞争力,以不断提升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规模和质量。

本报告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UIBE)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通过全球价值链支持“包容和可持续工业发展”长期承诺的一部分。

我相信本报告的研究结果将激发成员国和机构合作伙伴之间的讨论,并促进合作,以实现我们的共同目标,特别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九。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