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华真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下山

是夜。

顾惟清自入定中悠然醒来,眸中似有熠熠光华泛动,显然在短短半日内,功行又有精进。但他双眉微微皱起,脸上并未流露太多喜悦之情。

他在这方天地已度过一十八载春秋,除了在停云山修行的这几年,大多时日都是懵懵懂懂,即便是幼年在明壁城中的生活琐事,也只有些许淡薄记忆。

虽有两世为人的奇异经历,可即将独自一人在陌生异域远行,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惶惑。

一时之间,顾惟清思绪如潮,难以平复。

他静坐良久,仍未能平定心气,索性不再去想,转身取下挂在墙壁上的长剑。

随着“锵鎯”一声剑鸣,顾惟清拔剑出鞘,剑身闪烁的寒光瞬间照得满室骤明,屋内诸般摆设纤悉无遗。

许久之后,剑上光华才渐渐敛去。

这柄名为“切玉”的宝剑,是顾惟清上山之前,母亲亲手交给他的。

他伸出两指,缓缓拂过剑身,心念微动,一缕绵泊真气慢慢注入剑中,霎时间,修长的剑身上重又迸发出灼烁清光!

夜色静谧,皎洁的明月自松隙间,洒下莹莹辉光,照得院中如白霜铺地。

顾惟清提剑立于中庭。

他虽生而不慧,却也因此心无杂念,凭着一股执着劲头,将周师往日练剑时所用的招式法门记得烂熟于心。

剑道法门虽浩如烟海,但要寻一门真正契合自己的剑法却是极难。

周师所修剑法,走的是堂皇正大、刚猛宏烈的路子,乃是他少有的凌厉攻伐手段。

剑招朴实简练,可一经使出,便如洪流奔腾,一往无前,连绵不绝,最终以势压人,取胜于敌。

一阵凉风拂过,婆娑竹影在月色下轻轻摇曳。

顾惟清拔剑出鞘,目光一凝,剑势骤起,只见三丈开外,一道凛冽剑芒闪过,半截翠竹无声无息地从枝头滑落下来。

他轻喝一声,腾身跃起,剑若长空疾电,横扫而出,剑风将地上的残花落叶尽皆扬起,一时剑气漫天,花叶乱舞。

顾惟清只觉身心渐入佳境,凡剑气所至,一切烦恼迷障皆可斩破。

他身随剑动,平日里所记的奇招妙术信手拈来,如流水行云般自然流畅,再无生涩迟滞之感。

一剑舞罢,空中的残花碎叶又纷纷荡荡落回地面。

顾惟清已是心宁神和,静静地立于庭中,闭目凝思。

此时,停云山万籁俱寂。

忽然,一阵悠扬笛声从正堂随风飘来,柔和温雅的乐音自他心神之间泊泊流淌,仿若山涧清溪萦绕迂回,令人怡然忘忧。

待顾惟清回过神来,明月已冉冉升上树梢,清风盈袖,心中忧虑,爽然释怀。

次日。

顾惟清举步踏入正堂,见周师仍如往常一般,安然静坐于书案前,翻阅手中经卷。

可脸上却露出自己从未见过的疲惫之色,就连鬓角也染了些许霜白。

他心中惊诧不已,正想上前施礼,探问缘由。

周师却已抬眼望来,朝他招了招手,温声道:“惟清,你来得正是时候,为师有几件物事要交给你,你先坐下。”

顾惟清只得暂时按下心中疑惑,依言落座。

周远山缓声言道:“昨日你功行初成,便迫不及待地施展‘袖里乾坤',为此险些伤了肺腑。修行之道,需脚踏实地,激进行险只会事倍功半,你要切记。”

顾惟清神色凛然,恭声应道:“弟子谨记恩师教诲。”

周远山见他诚心受教,颔首微笑:“这也怪不得你,十年苦修,一朝功成,有些少年意气,也是理之常尔,为师当年也未能免俗。不过今后定要克己守心,戒骄戒躁,须知,修道先修心,神思无定,极易滋生心魔,不可不慎。”

“为师传授给你的《云月还真妙解》,虽不以攻伐斗战为长,但对心性修持却大有裨益。等你练至‘心月同光,澄澈不染’之境,得悟其中真妙,往后必会受益无穷。”

言罢,周远山从袖中取出一枚莹莹有泽的三寸玉简,挥袖间,灵光一闪,其上禁制便被抹去。

他抬手递给顾惟清,道:“这枚‘玄真玉简’是为师机缘巧合下,自一处断界中得来,此物有包容万物之能,另有许多奥妙,就连为师也未能尽数参透,平日里权作储物收纳之用。你出门在外,此物不可或缺,拿去吧!”

顾惟清起身上前,双手接过“玄真玉简”,神念一动,便探入其内。

只见眼前茫茫渺渺,昏昏默默,一时难辨其内有几许大,诸多物事在里面沉沉浮浮,游游荡荡。

其中,以三张金光熠熠的法符最为夺目。

“山外世道不靖,为师在那三张法符内,各封入了一道神通,若遇见性命攸关之事,或能护你周全,可惜停云山中宝材难寻,为师费尽心思,也只炼成三张。”

周远山见顾惟清已从玉简中缓过神来,轻声叹道。

顾惟清望着周师鬓角霜发,不禁深深一拜,沉声道:“让恩师劳心费神,是弟子之过。”

周远山从座上起身,扶住顾惟清,摇头笑道:“为师这辈子没立下什么功业,只收了你一个弟子,若不用心些,岂不是白来这世上一遭?”

他拍了拍顾惟清的肩头,语声悠然:“今日天朗气清,正是出门游历的好时候,为师亲自送你下山。”

......

此时春风吹碧,万物苏醒,停云山上满是盎然苍翠。

顾惟清举目一望,只见天幕空灵如洗,丝丝缕缕的晨光自竹叶松隙间洒落,斑驳地照在青石幽径上。

师徒二人伴着啁啾鸟鸣、声声鹤唳,缓步走出道观,往山下行去。

行至山腰一处空落的峭崖绝壁上,周远山驻足良久,回首望向极西之地,似是有感而发。

他慨然叹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为师当年也是志远心高,竟大言不惭,许下游遍玄始神洲这等宏愿。可惜总是兴起而往,兴尽便归,常常半途而废。”

周远山临崖而立,俯瞰山涧重重迷雾,嗟叹不已:“如今我已垂垂老矣,莫说五疆四极,就连北地风光也未能览尽,数百年来仍在这无终山左近徘徊。”

他转身看着顾惟清,缓声说道:“惟清,你要以此为鉴,切勿跟为师一样有始无终。”

顾惟清觉得周师话中似是另有所指,一时不解其意,只得唯唯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