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巅峰的经济学教室:来自著名经济学家的12堂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对日本的建议

如今的日本需要的是灵活的激励措施

近年来,VUCA(即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在商业领域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词。在社会极具变化、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我们不得不面对前所未有的经济挑战。现今看来,这一点似乎比贝克尔先生接受采访的那个时期更为显著。美国OpenAI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ChatGPT引起了社会的热议。AI的不断发展正在根本性地改变人类工作的性质,因此,如何做出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似乎也将深刻影响人类的未来。

此外,贝克尔先生还就日本另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少子化,提出了一些宝贵的见解。

“对于人口减少的问题,其实有很多种解决方法。例如,可以向家庭提供更丰厚的补助金,鼓励他们生育孩子。想通过这个方法根本性地改变出生率低下的现状虽然是不切实际的,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鼓励个别家庭生育更多的孩子。

“在我看来,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对激励(动机)做出反应的学科。为了鼓励人们生育更多的孩子,或是鼓励老年人学习新技能、尝试新事物,我们必须向他们证明这样做是有益的。”

激励经济学关注的是对个体的引导。通过对对象的激励与利益展示,它探讨了如何促使理想决策的实现。但有时,即使给予了对象激励,其最终的决策仍然可能不尽如人意。要解释这种现象,需要等待融入了心理学知识的行为经济学的发展。

“如今,我们生活在‘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的时代。高等教育不仅传授知识,还教导我们如何更有效地获取新知。相比未受过教育的人来说,接受过教育的人更加了解如何充分地利用互联网。

“假如你自己患有某种疾病,接受过教育的人就知道提前在搜索引擎上进行检索学习。如此,他们就能在下次就医时向医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

贝克尔先生将其称为“知识经济”而非“信息经济”,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内涵。教育的本质并非仅仅将信息片段化地授予人,更为关键的是要教导人们如何筛选信息,并将其与其他知识相融合,逐渐发展成为实用且具体的知识。这才是教育的关键所在。

“接受与自己想法不同的人的批评,即便对方比自己年轻;开放对移民的接纳;通过激励性政策来提高生育率,激发老年人对学习新技能的热情,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这正是当下日本所需要的。”

如果日本维持现在的生育政策,可以确定的是,日本社会少子化的趋势将会继续加剧,在未来数十年内将不会有改善。然而,就像我之前说过的那样,对老年群体进行再培训,或可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从这一点来说,日本社会还有希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从一无所有成长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我相信,在日本这样一个行动力极强的国家,推行上述计划(提高生育率,对老年人群再培训)是绝对可能的。日本应该善于发挥自身的长处,如国家协调性强、国民努力勤奋等。在灵活运用自身长处的同时引入新事物,实际上这才是最具挑战性的。

“除此以外,在与中国、印度等众多国家的竞争中,还必须具备灵活性。我认为缺乏灵活性可能也是当前日本面临的问题。”

在日本这样一个倾向于单一文化的国家,实现多样性的呼声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我们需要具备理解和聆听各种观点的灵活性,而不是排斥并将不同意见视为异端。为了培养这种心态,在组织教育时,需要有意识地建立能够自由进行讨论的机制和环境。

贝克尔理论追随者眼中的贝克尔

同我一起共事过的专家学者当中,有两位是贝克尔先生的弟子,他们分别是前文提到的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部的赤林英夫教授和一桥大学大学院经营管理研究科(HUB)的社会学者小野浩教授。

2014年贝克尔先生辞世之际,他们两位为贝克尔先生撰写了一篇极具启发性的追悼文章,发表在《日经商业周刊》的电子版上。最后,我想通过引用追悼文中贝克尔先生的言论来结束本章。

“最后的道理说出来可能每个人都能理解,可是在贝克尔先生开始研究之前,这些似乎都是无人注意到的事情。而在他的研究之后,这些事情就变得如同自明之理一般透亮。参加他的讲座就是在体验这种发现的喜悦,就像哥白尼一样。他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事物背后的逻辑。(略)

“贝克尔先生在指导我的论文时经常说,‘经济学的研究要么是有趣的(interesting),要么是重要的(important)。但世界上大多数的论文既不有趣,也不重要’。提出一项‘有趣’或‘重要’的新研究,实际上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赤林英夫语。)[13]

“我向贝克尔先生请教了一些私人问题。当时我正在考虑是否结婚,于是问了他关于婚姻的看法。贝克尔先生非常热情地谈到,‘因为我做了很多关于婚姻、生育、家庭内分工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所以经常被误解是不是对现行的婚姻制度有什么意见。但实际上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婚姻是一项极为出色的制度。两个人通过深厚的纽带相互联系,建立亲密关系,这是非常美好的。看看弗里德曼夫妇多么幸福吧(当时他们已经结婚60多年)!别再犹豫了!’”(小野浩语。)


[1] Gary S. Becker-Biographical. NobelPrize.org,Nobel Prize Outreach AB 2023. Mon.6 Feb 2023.

[2] 同上。

[3] 小野浩,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人们行为的先驱者——贝克尔教授,《日经商业在线》(现《日经商业电子版》),2014年5月7日。

[4] Heckman, James J.,“Gary Becker: Model Economic Scientist,”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5, vol.105, no.5, pp.74-79.

[5] Steven Levit,“Gary Becker, 1930-2014”, Freakonomics.

[6] Gary S. Becker. Human Capital,Third Edi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年(初版发行于1964年)。

[7] 美国经济学家,曾任美国财政部长、哈佛大学校长、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译者注

[8] 赤林英夫,跟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之王”贝克尔教授学习“不屈之心”,《日经商业在线》(现《日经商业电子版》),2015年1月26日。

[9] 基于2022年2月7日笔者对一桥大学商学院小野浩教授的采访。

[10] 广野彩子,活用人力资本 争论之中 加里·贝克尔,《日经商业管理》Vol. 3,2008年,日经BP。

[11] 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佐野阳子译,东洋经济新报社,1976年,P257。

[12] 同上。

[13] 同赤林英夫(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