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章 家和业兴
这一日,阳光透过轻薄的窗纱,洒在主母的书房内。她正坐在书桌前,仔细核对着府中的账目,神情专注而认真。
“夫人,午膳已经备好了。”丫鬟在门外轻声说道。
主母抬起头,揉了揉眉心,“先放在那儿吧,我把这几笔账对完就去。”
丫鬟应了一声,悄然退下。主母继续埋头于账目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差错。
用过午膳,主母又开始处理府中的各项事务。从下人的调配到库房的管理,每一件事她都亲自过问,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与此同时,侯府的继子在这段时间里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继子原本性格有些顽劣,对学业也不甚上心。但在主母的言传身教以及侯府日益浓厚的积极氛围影响下,他逐渐开始懂事。
一日,继子来到主母的书房,手中拿着一本古籍。
“母亲,孩儿有一事不明,想请教您。”继子恭敬地说道。
主母放下手中的笔,微笑着看向他,“但说无妨。”
继子翻开古籍,指着其中一段文字,“此处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孩儿不太理解其深意。”
主母耐心地解释道:“修身乃是要完善自身的品德和修养,齐家则是管理好家族事务,只有自身品德端正,能让家族和睦有序,才有能力去为国家和天下做出贡献。”
继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孩儿明白了,母亲每日为侯府操劳,便是在齐家。孩儿也当努力修身,将来为侯府争光。”
主母欣慰地摸了摸继子的头,“你能有此觉悟,为母甚是欣慰。”
从那以后,继子像是变了一个人。每天清晨,他早早地起床读书,不再需要下人催促。平日里,他也会主动帮忙处理一些简单的事务,学着关心府中的众人。
祖母看到继子的变化,心中满是欢喜。
“这孩子,总算是长大了,懂事了。”祖母拉着主母的手说道。
主母微笑着回应:“都是祖母教导有方,孩子受您的感染,越发知道上进了。”
在继子的努力下,他的学业有了显著的进步。先生对他的夸赞也越来越多,侯府上下都为他感到骄傲。
而主母在管理侯府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与其他家族的往来。她时常举办宴会,邀请城中的名门贵妇和小姐们前来相聚。
在一次宴会上,主母与一位夫人交谈甚欢。
“听闻侯府如今生意兴隆,府中也是井井有条,夫人真是治家有方啊。”那位夫人赞叹道。
主母谦逊地说道:“过奖了,不过是众人齐心协力罢了。”
通过这些往来,侯府的名声在城中愈发响亮,也为家族的生意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然而,随着侯府的繁荣,也引来了一些嫉妒和眼红之人。
一天,主母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满是对侯府的污蔑和诋毁。
主母看后,脸色阴沉。“这定是有人故意为之,想破坏侯府的名声。”
她立刻召集了府中的亲信,着手调查此事。
经过一番追查,发现原来是城中的另一家族,因嫉妒侯府的崛起,使出了这等卑劣的手段。
主母决定亲自上门,与那家的主母理论。
“同为城中望族,本该相互扶持,你却做出这等下作之事,难道不怕遭人耻笑?”主母义正言辞地说道。
那家主母自知理亏,连连道歉,并保证不再生事。
主母回到侯府,将此事告知众人。
“我们行得正,坐得端,不必怕那些小人的手段。但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给他们可乘之机。”主母说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侯府在主母的精心打理下,越发繁荣昌盛。继子也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城中的大儒所赏识。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侯府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典。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祝贺,侯府内一片欢声笑语。
主母站在庭院中,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感慨。
“一路走来,虽历经风雨,但只要我们一家人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侯府的兴旺。”主母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继子走到主母身边,“母亲,孩儿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会让侯府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