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霸业从守卫徐州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战后谋定图远略,联盟拓展启新程

徐州大捷后,城中处处洋溢着喜庆氛围,百姓们张灯结彩,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但陶应并未被喜悦冲昏头脑,他清楚,乱世纷争远未结束,徐州的发展才刚起步。

在将军府中,陶应召集徐庶、陈群、糜竹等谋士,商讨徐州未来发展。陶应率先开口:“此次虽击退曹操,但他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需从长计议,增强徐州实力。”

陈群推了推眼镜,条理清晰地说:“主公,当务之急是恢复农业生产,招募流民开垦荒地,修缮水利设施,确保粮食供应。”

糜竹接着说:“商业贸易也不可忽视,我们可与江东、荆州加强合作,开辟新商路,促进物资流通,增加财政收入。”

徐庶轻抚胡须,沉思片刻后道:“人才是发展的根本,主公可在徐州各地设立学府,广纳贤才,培养本土人才,为徐州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陶应点头赞同,一一安排下去:“陈群,农业之事就由你负责;糜竹,商业贸易劳你费心;徐庶,学府建设和人才招揽由你统筹。务必让徐州尽快恢复生机,发展壮大。”

与此同时,陶应还着手整顿徐州军制。他命陈到、臧霸、徐盛等人根据此次战斗经验,调整军队编制,加强训练,提升士兵作战能力。还设立了军事学堂,培养军事人才,为徐州军注入新鲜血液。

在外交方面,陶应决定进一步巩固与江东、荆州的联盟。他派使者带着丰厚礼物前往江东和荆州,表达感激之情,并商讨未来合作事宜。

江东的孙策收到礼物和书信后,十分高兴:“陶公仁义,此次联盟抗曹,让我江东与徐州情谊更深。”他当即修书一封,邀请陶应到江东会面,共商未来发展大计。

荆州的刘表也表示愿意继续与徐州合作,共同维护南方局势稳定。

陶应接到孙策的邀请后,决定亲自前往江东。他带着徐庶、陈到等人,乘船顺流而下,前往江东。

抵达江东后,孙策率领周瑜、张昭等一众文武官员出城相迎。双方会面结束后,孙策安排晚宴款待陶应一行。宴会上,丝竹声声,热闹非凡。陶应起身离席,在庭院中散步,想稍作休憩。月色如水,洒在庭院的石板路上,四周静谧,唯有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忽然,一阵清脆的笑声打破宁静,陶应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劲装的女子,手持长剑,在庭院一角舞剑。她身姿矫健,每一个转身、每一次出剑都带着飒爽的英气,月光下,发丝随风飘动,宛如仙子下凡。陶应不禁看呆了,待女子收剑,他才回过神,上前拱手道:“姑娘好剑法!刚柔并济,招式精妙,让我大开眼界。”

女子转过身,目光明亮,落落大方地回礼:“见笑了,方才舞剑,扰了公子兴致。我平日就爱舞刀弄剑,一时兴起,没注意到有人。”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几分豪爽。

经交谈,陶应得知她就是孙策的妹妹孙尚香。孙尚香听闻眼前之人便是徐州的陶应,眼中也多了几分好奇与欣赏:“常听兄长说起陶公,今日得见,果然不凡。我还听闻陶公在徐州击退曹操,保境安民,实在令人钦佩。”

陶应笑着回应:“不过是众人齐心,共同抗敌罢了。倒是姑娘,巾帼不让须眉,一身武艺令人赞叹。”两人相谈甚欢,从兵法谋略到江湖趣事,无话不谈。陶应发现,孙尚香不仅武艺高强,还对天下局势有着独特的见解,她的率真和聪慧深深吸引着他;而孙尚香也被陶应的沉稳、睿智所打动,不知不觉间,两人互生情愫。

此后几日,只要一有空闲,陶应便与孙尚香相聚。他们或是在庭院中切磋武艺,孙尚香灵动的剑招总能让陶应眼前一亮,而陶应也会分享一些独特的战术技巧;或是在花园里畅谈天下,从徐州的发展规划到江东的未来走向,彼此交换着想法。相处的时光里,他们的眼神交汇越来越频繁,言语间的关心也愈发明显。

几日后,陶应在返回驻地途中,路过一片山林,忽然听到一阵打斗声。他和陈到等人赶过去查看,只见一伙山贼正在围攻一名大汉,大汉虽寡不敌众,却毫无惧色,奋力抵抗。陶应见状,立即让陈到等人帮忙解围。山贼被击退,大汉前来道谢。交谈中,陶应得知大汉名叫廖化,为人豪爽,武艺高强,便邀请他加入徐州军,廖化欣然应允。

随后,陶应与孙策商讨联盟细节时,周瑜向他推荐了两位江东将领——周泰与蒋钦。陶应与二人会面,见他们气宇不凡,谈吐间尽显军事才能,心中十分欣赏。周泰、蒋钦也对陶应的谋略和志向深感钦佩,双方虽各为其主,但都期待未来能在对抗乱世枭雄的战场上并肩作战。

离开江东后,陶应又前往荆州,与刘表达成了类似的合作协议。

回到徐州后,陶应将与江东、荆州的合作成果告知众人。众人听后,纷纷表示赞同。

“主公,如此一来,我们徐州有了坚实的盟友,发展将更加顺利。”陈群说道。

陶应望着远方,目光坚定:“不错,在这乱世之中,唯有团结各方力量,共同发展,才能在乱世中立足。接下来,我们要全力以赴,让徐州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