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434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荧惑守心

东暖阁

“阁老,户部送来急奏。“

夏元吉盯着户部侍郎呈上的《茶马走私案卷宗》,绢帛上的墨字在宫灯下泛着血光。当他翻到“宣德五年陵寝贡品采买“条目时,狼毫笔尖突然炸开,墨汁在“孝陵卫“三个字上晕成狰狞的鬼面。

..........

杨荣的皂靴碾过东暖阁侧殿旁半人高的蒿草,月光将无字碑的影子拉长成通往密室的锁链。当他第五次核对怀中《皇陵堪舆图》时,突然听见阁外后方传来窸窣声——那是侍卫在分食混入曼陀罗汁的炙羊肉。

“三、二、一......“杨荣默数着心跳,直到青铜爵杯滚落青砖的声响传来。他转动碑座螭首的第三枚鳞片,地底顿时传出机括咬合的闷响,一道暗门在殿基座下悄然开启。

阴冷的地气裹挟着腐烂的海藻味扑面而来。杨荣举高犀角灯,火光在甬道壁画上投下扭曲的暗影:那是用朱砂混合人血绘制的《始皇东巡图》。徐福的求仙船队正破开绘满眼睛的浪涛,船头方士手中的青铜司南竟与郑和进献的罗盘形制相同,徐福船队的桅杆也与宝船规制相同。

“建文四年七月初七......“杨荣的指尖抚过壁画题记,突然触电般缩回——那些看似斑驳的墨迹,实则是无数细小蠹虫组成的活体文字。虫群在他缩手的瞬间重新排列,拼出“荧惑守心,龙战于野“八个甲骨文。

杨荣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当他将郑和密信放在壁画题记上时,甲骨文突然再次浮空重组:“荧惑守心,龙归沧海。殷人东渡,扶桑即亶。”

前方传来水珠坠地的回响。杨荣的蟒袍下摆扫过满地龟甲,这些刻着星象图的卜骨以九宫格排列,每块中央都嵌着枚玉米金粒。当他试探性地拾起一片龟甲,整条甬道突然剧烈震颤,二十八具悬棺从穹顶缓缓垂落,棺椁表面的饕餮纹正渗出黑色黏液。

“亢、氐、房、心......“杨荣数着悬棺的星宿方位,冷汗浸透了中衣。这些本该镇守皇陵的青龙七宿棺阵,此刻竟按照西洋星图的黄道十二宫排列。当他的影子掠过第五具悬棺时,棺盖突然炸裂,涌出的不是尸骸,而是成群的发光水母——与郑和舰队遭遇的诡异生物一模一样。

穿过悬棺阵的杨荣跌坐在井台边,犀角灯照出井壁密密麻麻的铭文。那些用鱼肠剑刻就的段落间,夹杂着成串玉米形状的奇异符号。更令他毛骨悚然的是井水——本该澄澈的密室泉眼,此刻翻涌着赤红色的浪涛,咸腥味与宝船遭遇的风暴海水如出一辙。

“徐福啊徐福......“杨荣将郑和密信中夹带的玉米粒投入井中,金粒入水的刹那,水面竟浮现大西洋飓风的实时云图!漩涡中心清晰标注着“扶桑新洲“的朱砂印记,正是三日前从郑和舰队消失的坐标。

井底突然传来铁链挣动的巨响。九条浸泡在血水中的玄铁链破水而出,吊起一具三丈长的青铜椁。椁身布满的铜绿下,隐约可见《山海经》记载的归墟海图,而那些游动的蠃鱼图案,竟与马欢在奏报中描述的发光水母群完全一致。

“阁老果然精通风水厌胜之术。“阴冷的声音从椁内传来。杨荣惊退数步,看着神机营副将樊忠掀开椁盖——这个本该在泉州督办火器的将军,甲胄上沾满秦代制式的三棱箭镞。

樊忠举起半块虎符冷笑:“陛下早料到你觊觎归墟之力。“他佩刀出鞘的瞬间,杨荣瞥见对方掌心闪着蓝光的鳞片,“自郑和首航西洋,长陵金井便与幽冥海共鸣。昨夜子时,这井水......“

话音未落,椁内突然迸发青光。杨荣怀中的建文玉玺不受控制地飞向青铜椁,严丝合缝地嵌入椁盖的河图洛书机关。伴随着齿轮转动的轰鸣,棺内喷涌出的不是尸气,而是裹挟着珊瑚碎片的咸涩海风。

当青光渐熄,杨荣发现自已站在球型密室内。四壁镶嵌的夜明珠排列成紫微垣星图,中央矗立着三丈高的青铜司南。指南车的四轮缠绕着沧龙脊椎化石,勺柄镶嵌的陨铁碎片,竟与南京观象台浑天仪缺失的部件完全吻合。

“这是徐福为祖龙寻找长生药时,从归墟带出的鬼工仪。“樊忠的刀尖刮去司南表面的铜锈,露出内层铭文,“张衡《灵宪》有载:'海有十洲,司南指之而不归'......“

杨荣突然浑身战栗。司南底盘刻着的泉州开元寺塔纹样,与郑和奏报中美洲海岸的石塔完全一致。当他冒险转动司南勺柄,整个密室突然响起浩瀚的潮声,四壁星图开始塌缩成旋涡——紫微帝星正被黑洞般的归墟吞噬!

“看看这个。“樊忠扔来卷浸泡过的《徐福航海志》。当杨荣展开潮湿的帛书,墨迹竟在月光下重组为陌生的海图:标注“蓬莱“的位置,赫然是郑和遭遇绿色极光的海域!

更令他窒息的是末页的朱批。那字迹与三十年前自焚而死的建文帝奏折如出一辙:“朕得急奏,扶桑洲殷人甲骨乃靖难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