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道士下山](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47/53235847/b_53235847.jpg)
第15章 国军走私2
不要觉得这就离谱了,其实还有更离谱的。走私粮食、换取钞票,这些还只是小打小闹,这是远远满足不了国军高官们的胃口的。
不久之后一些胆子大的国军高官,开始盯上了大宗物资的生意,这就是木材生意!
从1943年开始,美军已经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美军击沉了日军大量的货运船舶,为了继续维持运输,日军在汕头、厦门、普陀山等地设立木船制造,大规模的建造一些平底帆船。
而制作平底帆船需要大量的优质木材,这些材料只有国统区才有,因此日军决定拿出自己储存的大量棉布物资,准备用以货易货的方式,来收购国统区的木材。
美军得知日军的做法后,要求国民政府禁止木材的外流。
虽然国民政府明面上禁止了木材外流,但是却管不住想赚钱想疯了的国军高官们。木材自己防区内有的是,而日军手里的棉布此时可是紧俏的物资,只要能搞到这些棉布,就可以大赚一笔。
于是这些国军高官们开始强行收购防区内的木材,什么?你还说你不卖?那你看看是你的嘴硬,还是国军部队手里的枪硬!
而被国军高官们强行收购来的木材,被他们交给当地公署,统一出售给汉奸商人们,由这些汉奸商人们转手卖给日军。
之后日军会用棉布来给汉奸商人们抵账,拿到棉布后的汉奸商人们,再将棉布卖给出售木材的当地公署。
就这样,一条稳定的产业链开始成型,而且国军高官们走私的木材越来越多,例如安徽泾县的国军,几个月内就走私大型木材四万多根。
不过就如同贩卖烟土一样,贩卖木材的国军也实在太多了,大量的国军高官都搞起了木材贩运,导致收购木材的日军,还把木材的收购标准给渐渐的提高了。
一开始日军只是要求,收购的木材标准,其口径不低于六英寸,也就是152毫米。
随着国军贩卖的木材越来越多,日军开始要求卖过来的木材必须是笔直的,凡是带着弧度的一律不要。
但即便是要求如此苛刻,国军高官们贩卖的大量木材还是络绎不绝。
日军一看,干脆把收购的木材标准,提高到其口径不低于八英寸,也就是203毫米。
国军高官们相互内卷,大量的贩卖木材给日军,不仅减少了日军加工工艺的难度,还提高了日军运输船的质量。
这怎么对得起前线跟日军作战流血牺牲的将士,不说中国军队,就是美军要是知道,自己辛辛苦苦的努力击沉日军运输船,结果猪队友却主动的大量送材料上门给日军,估计也得气个半死。
除了木材之外,国军高官们连钨砂也不放过,要知道钨砂可是军工生产的必需品,而日本本土和其他占领区几乎都不产钨。
在抗战中,全球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钨砂都是来自中国,而国内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钨砂,又是被国民政府掌握,毕竟钨矿只产于内地。
日军占领区内的钨砂产量,完全可以说就是微不足道的,只要国民政府切实的切断对日本钨砂的供应,日本的军工生产,肯定会遭到一定的打击。
但是遗憾的是,国军高官们也不放过钨砂的走私,光是GD省,在1940年的短短一个月内,当地的国军高官,就走私了超过八十吨的钨砂。
而当时全国每年更是高达三千吨以上的钨砂被国军高官们走私,其中的高达百分之九十七的钨砂,被日军给买走。
这么重要的战略物资,如果没有大量国军高官们的允许和包庇,是绝不可能成规模的被运输出去的。
而这些走私出去的大量钨砂,又变成日军生产出来的炸弹,扔到了前线作战的国军将士们的身上,这种离谱的事情,真的可谓是魔幻至极。
既然国军高官们连钨砂都大量走私了,那么铜矿也不会幸免,仅仅从广西一地走私出去的铜矿,每个月就高达七百吨。
而国军高官们走私粮食换回烟土牟取暴利,更是常规操作,例如驻黄河南岸的国军第38集团军司令,他的任务就不是打仗,而是带领整个国军第38集团军进行走私。
以开烟馆为主要任务,就连日军在中条山发起进攻的时候,他还在沉迷于抽大烟,最终导致中条山战役的失利,这样的司令,加上底下的部队,就算武器装备好,又怎么能打赢日军?
而且虽然中条山战役国军惨败,但是战后国军居然又和日军愉快的做起了买卖。
尤其是汤恩伯,更是大肆走私,在汤恩伯霍霍下的河南地区,当时的市场上充斥着各种烟土,就连其麾下的国军部队内部,也都染上了抽大烟这种嗜好,其麾下部队的战斗力更是一言难尽。
由于烟土的销量好,新桂系第11集团军所控制的安徽全椒、和县、定远一带,大量种植烟土。
搞得江淮一带烟土大量流行,但是大量种植烟土,却会导致粮食的种植面积减少,从而导致粮食的产量锐减。
民间缺粮的同时,国军高官们却不顾百姓死活,大肆走私粮食一千万担,卖给日伪军。
例如1940年时,浙江嵊县就发生了在当时轰动一时的饥民暴动,1940年时,广东五个县发生抢米风潮,安徽也有类似的情形。
可以说国军高官们不顾百姓死活,大肆走私贩卖粮食给日伪军,进一步加剧了百姓们的饥饿困境。
除了汤恩伯,国军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也是不遑多让,顾祝同从1939年开始,就走私大量的粮食和棉布。
顾祝同还勾结伪军张少华部,双方打通走私线路,带领整个第三战区的所有国军军官一起大发其财,顾祝同自己带头娶妾。
整个抗战时期,所有国军内部的高官,几乎就没有不走私的,各地的粮食,山西河南地区的棉花,广西的桐油,浙江的茶叶,广东江西的钨砂,四川湖南的猪鬃,甚至驼峰航线运输的汽油、磺胺、轮胎。
只要日伪军又需要,所有的日伪军需要的物资,全都可以走私贩卖给日伪军,而日伪军也会投桃报李,提供各种日用品给走私物资过来的国军。
运回国统区的大量日用品被国军高官们在国统区内进行大肆贩卖,国军高官们个个赚的是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