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的火红岁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5章 人情请托

就在小周忙于工作,全身心投入的时候,也有些人情世故方面的困扰找上门。前世他就不是很擅长与人打交道,一直专注于修炼和学习,以期能够跟上双胞胎弟弟的脚步。他对伟人说过的:“我们既要埋头赶路,也要抬头看天”,没什么感想。

可以说是标准的宅男一枚,父母亲人也将他保护的太好,完全没有接触过社会上的事。但当他来到这个世界,离开了原来的舒适圈,也需要学会适应环境。当他成为飞机制造车间的实际负责人后,特别是传出飞机制造车间的福利待遇要高于其他车间时,就有人想通过他的关系将人调到飞机制造车间去。

马上就要到元旦了,天气一天冷过一天。满京城的人家早就已经开始屯煤、屯柴、屯菜,总之就是屯可以屯的一切。这一日,小周忙完一天的工作,拖着略显疲惫的身体回到四合院这边。

今天回来得有点晚了,家里的其他人都已经回来,刚推开家门,就瞧见小叔跟对门的王大爷一起坐在客厅里。见到小周进门,王大爷的神色间隐隐带着几分期待和忐忑。

王大爷年逾六旬,头发早已花白,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脊背也微微有些弯曲,但他的眼神依旧透着老一辈人独有的坚毅与热忱。他外面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中山装,衣角整整齐齐,袖口虽然打着补丁,却干干净净,一看就是个生活朴素、注重整洁的人。

“小周,你回来了!外面天冷不冷?”王大爷一下子站起身,脸上挤出热情的笑容,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讨好,又满是长辈对晚辈的殷切。

小周微微一愣,看了小叔一眼,随即反应过来,笑着招呼道:“王大爷,您怎么来了,快坐快坐!”说着,拿起一旁的热水瓶给王大爷面前的杯子里添着热水。

王大爷拿起水杯,小酌了一口,就像是在喝着烈酒。略一犹豫,双手不自觉地在膝盖上搓了几下,才开口说道:“小周啊,其实大爷今天来,是真有事想求你帮个忙。”

小周心中隐约猜到几分,转头看了眼小叔,见他并没有多言语,看来这是要考校自己的为人处世能力了。便耐下性子问道:“王大爷,有话您直说,您和小叔都在一个院里住了多少年了!也帮了我们家不少忙,况且,抬头不见低头见地,只要我能帮上忙的,肯定不推辞。”

王大爷听罢松了一口气,脸上闪过一丝无奈与窘迫:“是这样的,我家那小子,叫王宇,你也知道,从小就对机械感兴趣。这孩子啊,打小就闲不住,家里的闹钟、收音机没少被他拆了又装、装了又拆,零件散落一地是常有的事,可他却乐在其中。我们夫妻俩前面几个孩子都没立住,如今这把年纪我都退休了,就这一个孩子了,也就随他喜欢了。”

“现在他在技校学机械加工的,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背那些复杂的机械原理,晚上别人都睡了,他还在借着宿舍的灯光研究图纸。”王大爷眼中满是自豪,“实操课上,不是我自夸,他老师说过,浑身都透着股机灵劲儿。老师布置的任务,他不仅完成得又快又好,还总能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把简单的操作流程优化得更高效。上次学校组织的机械设计比赛,主题是设计一款简易的自动化加工设备,他愣是凭借自己的奇思妙想和扎实的动手能力,从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拿了一等奖。”

“自从上次听说你自己制造了一架飞机,他就对飞机制造那是痴迷到骨子里了,一有时间就扎进那些晦涩难懂的资料里。看到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技术,他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兴奋,还会认真做笔记,反复琢磨如何应用到实际中。”

王大爷说到这儿,语气软了下来,带着几分恳求,“小周啊,你现在负责飞机制造车间,能不能给这孩子一个机会?他要是能进去,肯定会好好工作的,他真的太热爱这一行了。而且如果不能进飞机制造车间很有可能要离开京城,会被分配到大三线工厂去。”

小周面露难色,正准备开口,王大爷又急忙补充:“大爷知道这事儿不容易,也知道进飞机制造车间是需要培训和考核的,我也不要求你坏了规矩,只是希望能给他一个机会。”

“要是这孩子不符合要求,大爷绝对不勉强,就是想着他这么有热情,又有能力,错过这个机会太可惜了。”说着,王大爷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落寞,仿佛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但又隐隐带着一丝期待。

小周看着王大爷,心中有些动容,思考片刻后说道:“王大爷,您的心情我完全理解。这样吧,正好年后我们要对那些新进厂实习的学生进行一次选拔考核。我先了解一下他的具体情况,如果合适的话我会给他一次机会。不过最后的结果要看车间的技术骨干们和管理商量后才能决定,要是他真的有能力,我相信他可以通过培训和考核。要是考核通过了,自然就能进车间。”

小周这倒不是推脱之词,而是实际情况,他可不想搞一言堂,也不会侧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的任何一边,而是想制定个相对平衡的团队,管理和技术齐头并进,防止将来不懂管理的人上来乱管理,也要防止不懂技术的管理胡乱指挥,出现外行指挥内行的局面。

王大爷听了,眼中瞬间燃起希望,他对自己的儿子还是有信心的,连连点头,脸上的皱纹都似乎舒展了许多:“行,行!太感谢你了,小周!这孩子要是能进车间,肯定会拼了命努力的。”

送走王大爷后,小周陷入了沉思,一旁的小叔自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话,全程打酱油。这时也没有打搅小周的思考,小周在想像王大爷这样的请托以后肯定不会少,他想形成一个制度,来约束后来人。

他知道,这不仅是对王大爷儿子的一次考验,也是对车间未来发展的一次机遇。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按照规定和标准来处理这件事,给有能力的人一个公平的机会。

这件事的后续也很有意思,王宇不仅顺利通过考核进入了车间,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渐脱颖而出,成为小周的左膀右臂。经过小周的长时间指点,最终成为了飞机设计师,还独立设计出了非常出色的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