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飘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万物灵长

当天夜里。

天命司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晚宴。

同时李默还得知了那名身怀风清体资质的小少爷,名为周正,而那名冰雪美人,则名为赵画雪。

大家算是初步认识了,混了个眼熟。

不过在场众人当中,最引人注意的却并非这两人,而是那名已经花甲之年的老者,他的牙齿都已经脱落了几颗,耳朵也似乎不太好用了,有些耳背,不过已经不再疯癫,娓娓诉说起自己的经历。

“老夫张国印,是漳河上的一名渔户。”

他长叹了一口气。

“年轻的时候,我曾跟随父亲来过安乐城一次,我记得当时也是端午时节,在得知天命司检测灵根资质需要五吊钱后,我们犹豫了许久,父亲最终还是没有舍得花费五吊钱,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内心深处一直引以为憾,前段时间,漳河发大水,许多人都不在了,这次过来就是为了证明我这个无用之人……”

现在李默终于可以理解他在检测出身怀灵根后,为何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陷入到疯癫了。

可惜以他如今所剩不多的寿元,即使检测出身怀灵根,恐怕也很难再有所成就。

李默左边坐着的是陆天佑,右边坐着的则是一名面相看起来活泼可爱的女孩儿,留着两个挂耳髻,对着李默微笑时露出了两个小酒窝。

“你好,我叫朱一丹。”

“你好,我叫李默。”

双方微笑示意。

因为是刚认识,两人点头一笑后并没有多说什么,晚宴很快便在众人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第二天。

这是一条长约二十丈的巨大飞舟,缓缓停泊在天命司的后院。

众人纷纷登上飞舟。

随着飞舟缓缓升空,李默的心中怦怦狂跳,似乎是有些紧张。

片刻后。

他坐在飞舟的舱室边缘,在高空俯瞰大地,心情可谓无比激动,但却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避免被别人笑话。

不过李默显然是想多了,他并不是唯一没有乘坐过飞舟的人。

随着飞舟在云霄上飞驰,不少人都激动地大呼小叫起来,不是所有人都有李默的涵养,这里绝大多数人都只刚刚束发的成童,从未走出过安乐城,只是半大的孩子而已。

李默的见识也许不及他们中的一些人,但心性却绝对不是这些成童能够相提并论。

从安乐城到清明山,足足有数百里的路程,途中多为坎坷山脉,即使快马加鞭也要两天左右,步行快则七八日,慢则小半个月,然而飞舟仅仅只用了两个时辰左右,便横跨了数百余里路程,来到清明山上。

“哇!”

飞舟上传来阵阵惊呼。

李默也来到飞舟的甲板边缘眺望。

只见这座耸入云霄之上的山顶,赫然有无数座华丽楼宇,有些更是射出了一道道冲天的光柱,在天空形成了玄妙莫测的组合阵列,地面的分布则是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模式,分成了数十座大小不一的院落。

而在这些院落的中央,则是一座巨大的广场。

广场上长有一棵百丈高的巨树,无数灵禽栖息在上面,围绕着散发出灵光的巨树盘旋。

画面美轮美奂,犹如仙境,难怪会引起众人的惊呼。

李默置身如此美妙的仙境当中,也同样感到心旷神怡,久久震撼难言。

随着飞舟缓缓降落到地面,众人在几名修士的带领下,依次从飞舟中走出,来到了地面上。

李默感觉自己瞬间便被浓郁的天地灵气包围了!

这里的天地灵气密度,虽然远不及灵石内的灵气,但却远非外界能够相提并论,以至于他竟然隐隐产生了些许压迫感,就好像数不清的天地灵气,正在从四面八方向这里源源不断汇聚过来。

“灵目门。”

李默注意到面前的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有灵目门三个大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

“谨遵万物灵长之道,人乃天地之精华,万物之灵长,天地生万物,皆为人所用。”

李默曾听韩魁、陆天佑说过,各国都有自己的道统。

而乾国遵守的道统,便是万物灵长之道。

紧接着他又看向了远处的巨树。

高达百丈巨树的树冠上,不仅栖息了无数灵禽,还源源不断垂下仿佛肉眼可见的灵气,犹如雨点般坠落,融入地面,消失不见。

众人目瞪口呆的清澈愚蠢眼神,顿时引来两名守门道童的嬉笑。

好在这时,一名看起来四十余岁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似乎是负责接引李默等人的修士,先前负责带领李默等人来此的修士们纷纷上前行礼。

“丁师叔,今年在安乐城检测出身怀灵根的人,共有五十一位,其中一人身怀特殊灵体,名为周正,身怀风清体。”

“嗯,辛苦了,你们回去休息吧。”

负责引路的几人闻言,有说有笑离开了。

从安乐城来此的五十一人,则纷纷看向了这个中年男人。

只见他穿着一身宽松鹤氅,手持拂尘,面相威严,拿起名单,对众人一一点名过后,这才开始自我介绍。

“贫道丁伟,将作为你们未来三个月的启蒙授课师叔,负责教授你们山海界的基础常识、乾国的万物灵长之道、灵目门的主修功法,以后你们称呼我为丁师叔即可。”

丁伟不苟言笑,说话语气没有一丝波澜,仿佛是一位没有感情的人,让人很难产生亲近。

“修士修行,除了需要身怀灵根,还需要极大的悟性,所以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诸位若是无法掌握本门的主修功法,成为一位合格的练气期修士,也就说明悟性不够,或无法适应乾国的万物灵长之道,届时便可自行下山另寻机缘了,只有练气期修士,才能在清明山上继续修行,都跟我来。”

众人闻言,纷纷跟随丁伟。

李默心中凛然,原来不是检测出拥有灵根,便能成为灵目门的弟子,这里竟然还有淘汰制度。

众人绕过了一座座院落和高耸建筑后,来到了一处相对僻静的院落。

李默注意到这里还有一些与他们类似的人,眼神里都透出清澈的愚蠢,应该是从清明山附近的县城中,检测出身怀灵根的人,比他们更早一步抵达清明山。

“这里是启蒙堂,今后三个月,你们将在此启蒙修行,期间不可轻易外出,否则轻则遭受鞭刑,重则逐出山门。”

“是。”

众人纷纷回应。

接下来,众人在丁伟的带领下,每两人一间寝室,在此安顿下来,并每人分发了两件宽松的鹤氅道袍,自行熟悉启蒙堂内的基础设施。

这里似乎是灵目门中的一座与世隔绝的院落,院内衣食住行,应有尽有。

随着时间的流逝,又有不少人被送进了启蒙堂内。

这些人显然都是来自更远处的郡县,因为路途遥远,才会更晚抵达,而以牧州的辽阔面积,即使是以飞舟的速度,恐怕也至少要四五日才能横穿整个境内。

当然。

飞舟的速度有快有慢,牧州许多地方乃是人迹罕至的荒野山区,并不能一概而论。

“哎,接下来不会每天都让我们吃这些吧?”

面对启蒙堂伙房的粗茶淡饭,陆天佑显然是有些不太习惯,不断地唉声叹气抱怨,难以下咽。

李默则是吃得津津有味,两人同住一个寝室,李默对陆天佑出声安慰。

“你可以想想别的事情,别盯着看就行了。”

陆天佑闻言,顿时翻了个白眼。

好在清明山上没有蚊虫,夜里睡得格外香甜。

第二天.

一大早,来自安乐城的众人便纷纷来到了教室,他们被统一为一个班级,外面仍不时有人来到启蒙堂,但都被分配到了其他班级。

丁伟准时来到教室。

“今天是第一天,大家先放松一下,我们首先要学习山海界的基础常识,有谁知道,何为山海界?”

教室内只有零星几人举手示意。

丁伟环视后,竟是示意张国印作答。

老者从蒲团上起身,轻声一笑道:“这方天地,日月所照,山河所在,目之所及,足之所至,皆为山海界。”

丁伟点了头。

“不错,我们生活的这里,便是山海界,这是我们人族的世界,但这里却并不只有我们人族,人族所在的中原之地,为山海界最富庶的区域,这里百国林立,其中以鲁国、乾国、凌国、虞国、夏国、晋国这六大国家最为强大,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坚持的道统,境内宗门追逐各自的道统不断传承,而在中原之地外,则有妖、魔、鬼、怪盘踞,人迹罕至,非常凶险……”

他洋洋洒洒讲述了小半个时辰。

许多人都听得云里雾里,李默则感觉极大的开拓了眼界。

滩河大邪祟和各种邪祟,都被归为怪物一类,与妖、魔、鬼并不能混为一谈。

而修士作为人族,自然是要维护人族的秩序利益,不断铲除各国境内作乱的妖、魔、鬼、怪,但也有一些遵守法度的特殊例外,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乾国的国祚,至今已有两千余年,虽然是六大国中建国最晚的,但却是当今中原最强势的大国,乾元圣君乃是大陆之上毫无争议的最强修士之一,也许还要把这个之一去掉。”

提到乾元圣君,丁伟原本波澜不惊的面庞,竟是泛起了难以掩饰的憧憬之情。

他看起来有些狂热崇拜的样子。

“圣君开创了乾国的万物灵长之道,人乃天地之精华,万物之灵长,天地生万物,皆为人所用。”

李默在外面的石碑上曾看到过相关记录。

“经过乾国两千余年来的不断发展,期间虽然有一些宗门衰落灭亡,消失于历史长河,但绝大多数宗门都在万物灵长之道中保持了昌盛,并且宗门的数量也随之越来越多,至今已有十三大宗门……”

“丁师叔。”

周正打断了丁伟的话语。

众人纷纷看向周正,他从蒲团上站起来,流露出不解之色。

“我听安乐城的长辈们说,乾国不是只有十二大宗门吗?”

丁伟愣了一下后,神色黯然地点了点头,示意周正重新坐下。

“说是十二个宗门也没错,你可知这百余年来,乾国与鲁国为何会持续展开如此多次的战争吗?”

周正摇头。

“在百余年前,乾国境内的土行门,突然放弃了万物灵长之道,改为遵循道法自然之道,或者说长生不死之道,叛逃至鲁国,更名为土行派,由此两国才展开了持续百年的战争,由于我们灵目门距离鲁国最近,因此在多次的战争中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不仅先后有两位元婴老祖因此兵解,其中还包括本门的一位元婴后期老祖,名为全知真人,于三十年前,在中山国境内被鲁国再造门的修士偷袭,也让本门因此由盛转衰……”

李默听着这位丁师叔娓娓讲述着灵目门的历史。

灵目门成立于千余年前。

乃是由鲁国、乾国之间的中山国散修灵目真人,在参考妖族天赋神通后,结合乾国万物灵长之道,来到乾国境内创立。

灵目真人于八百年前仙逝后,洞察真人继任为第二代掌门,之后洞察真人于四百年前仙逝,清灵真人继位为第三代掌门,传承至今。

“一个宗门的传承延续,不仅需要遵循特定的道统传承,还需要元婴修士的镇守威慑,否则只能沦为刀俎鱼肉,而一位元婴修士轻易便可拥有千年寿元,只要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将足以保证一个宗门持续四五百年的稳定地位,而若是能够晋升为化神修士,据说顷刻间便可提升至两千余年寿元,也许还要更长……”

山海界的修士,可分为练气期、筑基期、金丹期、元婴期、化神期。

这便是山海界人族修士的全部。

至于更高境界的修士,自从上古时期后,便仅存于一些书籍的记载中了,化神后期修士便是山海界修士的极限,再未听说过有人晋升至炼虚期。

甚至就连化神期的修士,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在中原大地上被明确记录下来的,也就只有寥寥十几人而已,并且几乎全部都集中于六大国的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