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被困
嘲笑的喊声如汹涌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在河道两岸来回激荡,传至每一位河北军将士的耳中。
丁岳端坐于马上,面色阴沉如水,双手紧紧握拳,指节泛白,缰绳被勒得咯咯作响。
他怒目圆睁,死死地盯着河面上那些耀武扬威的贼寇,胸腔中怒火燃烧。
身旁的将士们亦是义愤填膺,有的气得满脸通红,拔刀相向;有的紧咬下唇,暗暗咒骂。
眼见贼寇如此嚣张跋扈,随着丁岳一声令下,大军迅速列成紧密的一列,如一条蜿蜒的钢铁巨龙。
骑兵们搭箭上弦,弯弓如月,弓弦紧绷,发出嗡嗡的低鸣。
一声整齐的呼喝之后,利箭如飞蝗般朝着河面上的船只攒射而去,一时间,箭雨遮天蔽日,密如骤雨,尖锐的箭头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童威、童猛见势不妙,却毫无惧色,对视一眼后,果断地率领水军们扑通扑通跃入河中。
他们身姿矫健,如灵活的鱼儿般迅速朝着对岸游去,动作敏捷流畅,很快便消失在了水面之下,只留下一圈圈荡漾的涟漪。
河北军的箭雨虽密集异常,却纷纷落空,或扎入河中,溅起朵朵水花;或射中船只,发出沉闷的撞击声,却未能伤到敌人分毫。
一时间,河面上一片空旷,唯有那些被箭射中的船只,在水中摇晃飘荡,似在诉说着这场徒劳无功的攻击。
河北军将士们心中满是愤懑与无奈,那一张张满是汗水与尘土的脸上,写满了出师不利的苦涩与不甘。
丁岳仰头望天,却也不得不强振精神,传令大军调转方向,向着西方进发。
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四万铁骑带着疲惫继续前行。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放过这支陷入困境的军队。
行不出十里之遥,前方突然浓烟滚滚而起,刺鼻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
丁岳心头一紧,快马加鞭赶到去,只见漳河之上,那座通河大桥已被大火吞噬。
火势凶猛,噼里啪啦的燃烧声不绝于耳,滚滚浓烟直冲云霄,将天空染得一片灰暗。
张横、张顺率领着一众水军,在河面上耀武扬威,他们的身影在火光与浓烟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张狂。
张横放声大笑:“丁岳老儿,今日便是你的死期!”那笑声在河面上回荡,带着满满的嘲讽与得意。
事到如今,四万铁骑被困在这方寸之地,犹如陷入了一座四面环水的孤岛。
前后左右四条通道,全部被阻断,进不能进,退不能退。
这局势如同一副沉重的枷锁,将他们紧紧禁锢。
马蹄声不再整齐有力,而是杂乱地徘徊。军旗无力地低垂着,在弥漫的硝烟中失去了往日的威严。
士兵们面面相觑,眼神中满是无助与绝望,汗水与尘土混合在脸上,刻画出一幅兵败被困的凄惨画面。
丁岳的手心已沁出冷汗,心跳急剧加速,可他清楚,身为三军主帅,自己的一举一动皆关乎着全军的生死存亡。
于是,他咬紧牙关,极力克制着内心的惶恐,嘴角艰难地向上扯动,硬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干涩地说道:“都别慌。”
身旁的副将韩威满脸忧色,上前一步拱手道:“大帅,如今辎重粮草部队尚在后方,肯定来不了。而我军随身携带的干粮,最多也就够吃两顿。若明日还不能突围,将士们无粮可食,只怕会生出兵变啊!”
丁岳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他抬起头,目光深沉地环顾四周这片困住他们的荒野。
许久之后,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沉声道:“虽说我们被困于此,但我军尚有四万之众。诸位且看,那边有一片树林,可速派人前去砍伐树木,就在漳河之上修桥,此为我军目前的求生之路!”
话毕,传令官立刻高声传令。
一时间,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一部分人奔向树林,挥起长刀砍向树木,一时间“砰砰”声不绝于耳;另一部分人则组织起来,将砍下的树木运往漳河边。
在河边,士兵们分工协作,有的负责测量,有的搬运木材,有的跳入河中打桩,喊叫声、号子声交织在一起,忙碌而有序。
尽管人人脸上都带着疲惫与焦虑,但求生的欲望让他们必须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场修桥任务之中。
漳河对岸,张横、张顺仿若置身事外,与一众水军兄弟肆意狂欢。
他们敞着怀,高唱着俚俗的歌谣,酒香肉味在空气中肆意飘散。手中的酒碗不停碰撞,酒水溅洒,那一张张脸上满是张狂与得意,眼神戏谑地盯着河这边忙碌的河北军,仿佛在欣赏一场滑稽的闹剧。
河北军的将士们在水中艰难地劳作着,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泥浆沾满了他们的身躯。他们咬牙坚持,只为搭起那座求生之桥,期望能从这绝境中闯出一条血路。
眼见桥梁已修筑至一半,突兀地,张横猛地一挥手,刹那间,水军兄弟们迅速起身,动作整齐划一,搭箭、拉弓、点火,一气呵成。
密密麻麻的火箭如流星般划过天际,带着死亡的气息,朝着那半截桥梁疾射而去。
转瞬之间,火箭纷纷命中目标,桥上顿时火光冲天,烈焰熊熊,木桥在火势的吞噬下迅速化为灰烬,噼里啪啦的燃烧声似是命运无情的嘲笑。
河北军将士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苦半天的成果毁于一旦,绝望与愤怒在他们眼中交织燃烧,却也只能无奈地对着这汹涌火势和对岸的敌军发出无声的咆哮,被困的困境愈发沉重而绝望。
眼见着将士们士气低落,一个个如霜打的茄子般垂头丧气,丁岳心中亦是焦虑万分,但他明白,此刻自己就是全军的主心骨,绝不能乱。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不安,努力挺直脊背,再次开口安抚众人:“诸位莫要气馁!这桥修不了,咱们就另想办法。先造一艘小船,待到夜晚,派一人悄悄渡河,去搬请救兵前来解围。”
说罢,他立刻传令下去,让军中会造船的士兵前来报名。
军令一下,士兵们先是一阵交头接耳,随后便有十几个人挺身而出,眼神中虽带着几分疲惫与迷茫,但更多的是愿意为大军一试的坚毅。
很快,这些士兵在河边选了一处相对隐蔽的空地,开始了紧张的造船工作。
他们分工有序,有的去周边寻找合适的木材,有的取出随身携带的简易工具,开始对木材进行加工。
锯子在木材上来回拉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木屑纷飞;长刀高高扬起,重重落下,精准地修整着木材的形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艘小船的雏形渐渐在他们手中显现,尽管简陋,却承载着全军上下四万余人的希望,每一下敲打、每一次拼接,都伴随着众人对生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