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六品秦王府文学
李逸登门拜访,
不料却又那么恰巧,李世民和房玄龄今日也在。
李世民看着李逸被带进来,立马站起身来对他招手,“哈哈,说曹操曹操就到,我正跟克明说一会去御宿川看看你和你的无极小学堂去,倒是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学堂,能够让无逸连续拒绝了陛下两次授官。”
“李逸见过秦王殿下,”
李世民上前几步,亲切的挽住李逸的手:“上次在樊川克明家中,你送给我的那些丹药,本来我没太在意,不料在豳州却救了我一命,还救了大唐一次。”
“不敢当不敢当。”
李世民拉着李逸来到杜如晦家中堂上首的榻上同坐,还亲自给他倒了杯茶。
“你师傅那治疟疾的药是真灵,陛下派到军中的御医,用的常山治疟疾,把我治的是呕吐不止头疼脑胀,治的是动弹不得。可你治疟的药说吃三天四次,我仅吃了两天,就已经能骑马上阵,大破薛贼了。”
“你师傅那药方你可知晓,若是能够大量制成那种白色小药片,以后医治疟疾就方便了,尤其是军中,征战南北,极易发生疟疾,还会传染,轻则寒热交替打摆子,四肢酸痛、头胀乏力,重则昏迷、死亡。”
“我问御医,他说疟疾每年有十万以上人死于此疾,虽古往今来各种治疟方子很多,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李世民越说越激动,他是亲身经历过这病的厉害的,打摆子这些还仅是难受,但御医说每年得有几万甚至十几万人死于这种病,是把他吓了一大跳的。
疟疾有时甚至能够瘫痪一支军队的战斗力。
仅次于那种较厉害的瘟疫。
李逸已经被好多人问过治疟药方了,孙伏伽问过,后来李渊也派人问过,太子李建成也问过,杜如晦也来信问过。
“若我师傅还在就好了。”李逸叹息一声,“我没有这药方,只知我师傅当年云游天下时,把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书中收录的四十三个治疟方子一一验证,效果都不太好,”
“其中一方,取青蒿一握,水二升,捣汁服之,古方记载治疟疗效不错,但我师傅照方制作却无甚作用,后来我师傅发现,青蒿一类实有两种,有黄色者,也有青色者,黄花蒿色绿带蛋黄,气辛臭,我师傅就是从此黄花蒿中提取了黄花蒿素,最后制成了治疟药片,”
李世民听的很认真,“玄龄,赶紧记下无逸的话。”
李逸却摇头道:“我师傅当初费了许多心思,失败无数次,偶然中成功了一次,后来却再没成功过。”
他也不是骗他们,青蒿素虽然是从黄花蒿中提取的,但现在的条件可没这本事,大唐再怎么研究也没用啊。
听到这里,李世民不由的大为失望,但还是有些不死心,“既然你师傅当年能从黄花蒿里炼出那个黄花蒿素制药,那认准了这个方向,不停的试,总能试对吧,就算再困难,可只要成功了,那就值得。”
“难,我师傅都说,他其实并不能确定那次成功,是不是真的是从黄花蒿里提取的东西起的效果,
殿下,我师傅倒是传了我几个其它的治疟方子,效果不如之前那个黄花蒿药片管用,但也是我师傅研究许久写的方子,效果还不错。”
“此方名为柴胡截疟饮,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加常山、槟榔、乌梅、桃仁。
我师傅传我的歌诀是柴胡截疟金鉴方,乌梅槟榔桃仁囊。小柴胡汤全入药,和解表里截疟强。”
“玄龄快记下来,”李世民赶紧喊。
房玄龄左手握着一卷纸,右手执笔,直接就刷刷的记录着,根本不需要铺开纸在桌上写。
“用法是加生姜、大枣,水煎,并滓露一宿,次日发前一二时,小温服;恶心,以糖拌乌梅肉压之。”
李世民接过房玄龄记录好的,看了一会皱眉,“你这个方里也有常山啊?”
“常山治疟疾确实有效,只是也确实会引起呕吐,
常山截虐、黄连止痢、当归调经、麻黄定喘,都是有奇效的。
常山、蜀漆,有劫痰截疟之功,不过常山有毒,生用上行必吐,因此入药时需酒蒸炒熟则气稍缓,少用亦不至吐。”
李世民骂那个军中御医是庸医,“那家伙胡子都全白了,怎么就不知道常山不能生用?”
“我师傅也是不断研究才发现的。”
李世民拿起笔,亲自在房玄龄写的后面加上了这段需要酒蒸炒熟的话,还加重加粗写的大字。
在没有青蒿素、金鸡纳霜这些治疟药前,中药常山可谓是治疟疾首选。之前给李世民用的药也是常山的方,只不过方不同,药也不同,效果不好。
李世民拿着那张黄麻纸,无比感叹的道:“若是试用效果真的很好,无逸你可又再立一大功。
来我秦王府吧,我向陛下保举你为秦王府典签,你别嫌这仅是从八品下小官,先屈就一下,一步步来,绝不会委屈你。”
典签,以前叫签帅。
南朝时,惯以年幼皇子出镇地方,皇帝会特派亲信担任王府典签,品级虽低,但实权在长史之上,后来权力越来越重,就算是成年皇子或他人出任刺史,亦被典签控制,当时人称,诸州唯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
不过到如今,典签再无这种特权,仅仅只是王府里掌宣传书教的小官。
从九品的太子正字,正九品的秘书省校书,李逸都拒绝了,
现在这个从八品的秦王府典签,他想了想还是摇头拒绝了。
皇帝敕授,太子拉拢,李逸都拒绝了,现在却立马接受秦王府官,皇帝老李可能无所谓,但太子李建成估计不会轻易放过他。
再缓缓,他现在这身板还太小,经不起太子的摧残打击。
见李逸拒绝,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你来,我请陛下授你为秦王府文学,”
“嘶!”
房杜二人同时吸了口气。
亲王府文学,这可是从六品上。李世民现在的秦王府文学姚思廉,那是名门之后,当代名士,做过南陈衡阳王府法曹参军、会稽王主簿,隋朝汉王府行参军、掌记室,后来是代王侍读。
李渊攻入长安时,代王府僚属跑光了,就姚思廉不离左右,唐兵涌入,姚思廉一番话喝斥住了士兵,李渊都称他为忠烈之士,特授封他为李世民的文学。
李逸跟姚一比相差太远了。
李世民后来还有一位文学,就是褚遂良他爹褚亮,现在薛举那当黄门侍郎呢。
“李逸何德何能,岂敢为秦王文学,”
李逸再次拒绝李世民的征辟,理由嘛也还是刚还俗又年轻不知世事,也放心不下刚开办的无极学堂等等。
“若是这柴胡截疟饮验证有用,殿下到时可以赏赐我点钱帛就行,哈哈哈。”
李世民也不由的摇着头笑了。
被连续拒绝几次,还是有点让人失望的。
“李逸碰到了一个麻烦事,今日登门拜访杜公,其实也是来寻求帮助的。”
“哦,什么麻烦尽管说来,我帮你解决。”李世民大气的道。
“这事说来也是很蹊跷,”李逸便把罗家堡村民失踪之事说了出来,还把他的的猜测,有人可能是冲着他的作坊生产方子来的也说了。
李世民思索片刻,“还真有可能,这事你放心,我马上派人去查。”
“听说太子殿下赐了你一条七环金銙蹀躞带,怎么没见你带?”李世民看着李逸腰上那条铜銙蹀躞带笑问。
“太子赏赐不敢辞,但李逸在乡下教书,哪能戴金銙带呢。”
这回答还算让李世民满意。
“你既然有了太子赐的金銙蹀躞带,我就不再送了,我送你点别的吧,”
李世民提笔,在纸上写下赠黄金三十铤几个字,“三水,你回王府取三十铤黄金来。”
侯三水接过纸,低声问了句:“大铤小铤?”
黄金贵重,并非一般流通货币,主要是用于进贡朝廷,和赏赐臣子的,金铤和金条的区别主要是一个块状一个条状。
金铤有大型金铤和一般金铤两种,大型的形状为束腰型,又叫猪腰金,重量五十两、二十五两、十二两半、十两几种,主要是用于贮藏库金。
一般金铤则是直型,大铤三两、中铤一两、小铤半两,这种金铤更多是用于赏赐,便于使用。
“大铤,三十铤。”李世民豪爽道。
李逸听的怦然心动,好幸福的感觉,九十两黄金,最硬的通货了,不过他还是站了出来,“殿下,李逸可不敢受此厚赏,太多了。”
房玄龄在旁边笑道:“无逸此话莫非八十两就收了?”
杜如晦也哈哈大笑。
“那药方是我师傅留下的,我将他献给朝廷,若是能医治更多的病人,也是利国利民。”李逸嘿嘿笑道。
“该赏还是得赏,盖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犹不能以化天下,韩非子也早说过,功必赏,过必罚,误必惩,绩必奖。”李世民手一挥,“你不要不好意思,这都是你该得的,若是药方好用,到时另有重赏。”
侯三水有些羡慕妒忌的看了李逸一眼,拿着李世民那张手书回秦王府取黄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