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大明皇嫡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4章 星象异兆,燕藩困惑

北平府,宁静而庄严的庆寿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坐落在城中一隅。

寺墙之外,尘世喧嚣,寺墙之内,别有洞天。

寺内古木参天,枝干交错纵横,繁茂的枝叶宛如一把把巨伞,遮天蔽日。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如金色的细丝般洒下,在地上形成斑驳陆离的景色。

那禅房之中,檀香袅袅升腾,丝丝缕缕,如梦如幻。

燕王朱棣和道衍和尚如往常一样分坐在两侧。

朱棣身着华服,锦缎上绣着的龙腾图案栩栩如生,彰显着他尊贵的身份。

他剑眉微蹙,眼神中透着疑惑与急切。

朱棣率先打破了沉默,开口道:“大师,今日本王来时你言有重大事情发生?不知是何事?”

他的声音在这静谧的禅房中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道衍和尚不紧不慢地抬起右手,动作优雅而沉稳。

他为燕王朱棣倒了一杯刚沏的茶水,茶水热气腾腾,缕缕清香瞬间弥漫开来,仿佛能驱散人心头的阴霾。

随后,他轻轻把杯子推了过去,杯底与桌面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

道衍没有立刻回答燕王的问题,却问了一句看似莫名其妙的话:“皇孙朱雄英成亲,燕王殿下派遣了何人去恭贺?”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神秘力量。

朱棣拿起茶杯,感受着杯壁传来的温热,轻饮了一口。

他回道:“大师为何会问此事?本王备了厚礼已派高炽和高煕去了应天府。”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道衍和尚,试图从对方的表情中找到答案。

道衍和尚微微点头,目光深邃如潭,让人难以捉摸。“贫僧之前说的事,燕王殿下可曾交代?”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郑重。

朱棣一脸疑惑,眉头皱得更紧了,“可是让去京师之人接近观察本王的侄儿一事?本王交代了高炽,不知道为何大师这么看重本王侄儿?”

他的心中充满了问号,迫切地想要得到一个清晰的答案。

道衍微微叹了口气,看向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那是忧虑与坚定交织的光芒。

“贫僧前些时日,在藏经阁中翻阅那些古籍,再加上翻看之前几年的星象记录,竟发现了一桩奇特的星象!”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仿佛那发现让他的内心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朱棣愕然,心头像是被重锤猛地一击,瞬间收紧。

“几年之前?已经过去了,大师发现了何异常?”他的声音变得急促,心跳也随之加速。

说实话,朱棣心里对星象的预示向来深信不疑。

主要原因还是他的父亲朱元璋,朱元璋出身低微,却能在乱世中崛起,夺得天下。

对此,朱元璋本人格外感恩上天的眷顾,对星象等反映天命的事物带有特殊情感与认知。

朱棣作为其子,自幼耳濡目染,在父亲的影响下,也深深受到这种观念的熏陶。

他坚信星象是天命的体现,关乎着皇权的合法性与稳固性。

道衍和尚缓缓站起身来,脚步沉重如山,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千钧之重。

他喃喃道:“洪武十五年四月夏,丙戌日,客星犯紫微,癸巳日,荧惑出太微端门!但是在洪武十五年五月己酉朔日,出现荧惑守心与荧惑逆行相结合的异常星象!”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禅房中回荡。

朱棣也随之起身,神色紧张得如同拉紧的弓弦,随时都可能断裂。

他急忙道:“请大师解惑?”他的目光中充满了急切与渴望,仿佛溺水之人在寻求救命的稻草。

道衍和尚转过头,目光如炬地看向了燕王朱棣。

那目光仿佛能穿透朱棣的灵魂,直达他内心最深处的恐惧与渴望。

“紫微垣是星象中代表帝王和皇族的区域,客星(即新出现的星,可能是彗星或其他临时出现的天体)犯紫微,预示着会发生对皇家的威胁,可能预示着皇家成员的不幸!”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在朱棣的心间。

朱棣眯着眼睛,努力回想着那段时间发生的事情,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那几个月,我朱家没有离去或者有恙之人啊!”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疑惑。

道衍和尚摆摆手,神色凝重得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燕王殿下,听贫僧细细说来。”他深吸一口气。

“癸巳日的星象显示此星象乃大凶之兆!荧惑现于太微端门,主战乱、灾祸。储君恐有伤身之危,宫廷亦将生变,皇孙之位或有更迭。太微者,天子之庭也,端门乃出入之要冲,荧惑居此,示朝中权柄失衡,奸邪作祟。或有外邦窥伺,内廷争斗,致皇孙易主!”

他的话语如狂风骤雨,无情地冲击着朱棣的心灵防线。

朱棣大惊失色,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额头的汗珠滚滚而下。“大师所言若是如此,那!那!本王那侄儿?”他的声音颤抖着,几乎无法成句。

道衍和尚点点头,语气沉重得如同铅块。“星象所显示,确是如此!”他的目光坚定,仿佛对自己的解读确信无疑。

朱棣急切又道:“我那侄儿不是刚成亲吗!好端端的!”

他的眼中充满了不甘与难以置信,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预言。

道衍和尚双手合十,低诵佛号:“阿弥陀佛!”那声音在禅房中回荡,带着一种空灵与超脱。

“就是洪武十五年五月己酉朔日这一星象!出现荧惑守心与荧惑逆行相结合的异常星象!”他的声音再次响起,打破了短暂的宁静。

燕王朱棣着急开口:“这一星象又有何意?”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急切与恐惧。

“此星象实乃大异之兆!荧惑守心与逆行相叠,预示着皇孙将逢大难,有伤身之虞,且宫廷中皇孙之位恐生变动。然,皇孙竟奇迹生还,此乃天数莫测,阴阳逆转之象!”

朱棣惊异的追问:“大师为何如此笃定是我那侄儿呢!”他的目光中充满了质疑与困惑。

道衍和尚深深叹了一口气,目光中透着一丝决然。

“其一,贫僧仔细推算过,适应之人为殿下的下一辈之人,而且居长!其二为洪武十五年五月己酉朔日,太孙朱雄英在武昌得了痘疾!本该殒命的他却活了下来!”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不容置疑。

朱棣愣愣的看着道衍和尚,内心翻江倒海,思绪乱如麻,不敢相信这一切。他的目光游离,仿佛失去了焦点。

道衍和尚看到燕王朱棣这一神情,也怕自己太着急,让朱棣乱了以后的心神。

又道:“或言,此乃上天对皇孙之考验,虽历经生死之劫,却能浴火重生。亦或是冥冥中有神秘之力庇佑,使其在绝境中得一线生机吧!”

朱棣沉默不语,轻轻点点头,眼神游离,不知在想些什么。

两人都沉默不语,禅房内的气氛愈发凝重。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只有那檀香依旧袅袅升起,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流转。

过了半晌,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朱棣才缓缓开口问道:“大师,若据你之前推算那一卦,本王还?”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

道衍和尚双手背后,身姿挺拔如松。

“对于星象和推卦一事,贫僧还从未出过什么差错!但是,太子的长子这一星象贫僧从未听说过!”他的语气坚定而自信。

“若有机缘,贫僧定要亲眼瞧上一番!望王爷以后要相助贫僧!”他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希望能得到朱棣的支持。

朱棣深深点了点头,表情复杂,似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禅房外,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也在诉说着这未知的命运。

那风声似乎在低语,又似乎在叹息,让人不禁心生感慨。

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每个人都如同风中的落叶,漂泊不定,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