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
屹立于北京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钟楼、鼓楼),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集礼仪文化、皇家文化、市民文化、建筑文化于一身,在中轴线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影响。梁思成先生曾将北京中轴线比作“凝动的乐章”,而钟鼓楼就是这乐章的动人尾音。城市钟鼓楼可上溯至秦汉时的谯门、谯楼、鼓角楼等具有报警报时功能的建筑,宋代《营造法式》有“鼓钟双阙,城之定制”之说。钟鼓楼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但北京的钟鼓楼却与众不同。两楼南北纵立,鼓楼在南,红墙黄瓦,钟楼在北,灰墙绿瓦,一胖一瘦,相距百米,彼此呼应,这样的设计在全国钟鼓楼中是绝无仅有的。在周边平缓开阔、青砖灰瓦的民宅映衬下,高耸的钟鼓楼展示出北京城壮美的空间秩序。
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社会,掌握时间才能治理天下。在古代,准确掌握时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白天还好办一些,只要不是阴天下雨,大家看太阳就知道大致时间。可到了夜晚,只能依靠城中心的钟鼓之声,人们才能感知时间。我国古时有一套完整的报时系统,把一夜分为5个更次,从晚上7点到次日凌晨5点,每两个小时为一更。北京钟鼓楼作为司时报时的城市功能性建筑,成为帝王实现“敬记天时,以授民也”的重要礼制建筑,通过“晨钟暮鼓”的报时方式“号令全城”,管理国家运行和百姓生活的秩序,以“声与政通,硕大庞洪”的钟鼓之声昭示法度、安定民心。
作为“时间建筑”的钟鼓楼,承载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和时空观,是中国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声闻于天、生生不息。著名作家刘心武在长篇小说《钟鼓楼》中这样写道:“对于这座古老城市所经过的漫长历史,天安门自然是它尊贵的面孔,而钟鼓楼却是它朴素的心脏。”
晨钟暮鼓
唐朝李咸用《山中》诗曰:“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所以人们一般都称之为“晨钟暮鼓”。实际上,正确的称谓应该是暮鼓晨钟。北京钟鼓楼沿用先击鼓后撞钟,即每日报时始于“暮鼓”,止于“晨钟”的“暮鼓晨钟”的报时方法为古都报时。
从外观看,建筑之艺也在钟鼓楼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北京钟楼现建筑为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1747年竣工,为了防火,整个建筑采用砖石无梁拱券式结构。梁、檩、檐、椽、斗拱、暗窗等建筑构件均为石料雕凿而成。在钟楼二层的永乐大钟,堪称中国的“古钟之王”,重约63吨,是我国现存最重的铜钟。敲响铜钟时,“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耸听”。强大的传声功能得益于其特殊的扩音构造。钟楼一层、二层四面正中各开一个券洞,构成“十”字形空间,上下层中部贯通,形成特有的共鸣腔,相当于一个巨大的扩音器,便于钟声传播。用现代科学仪器测量,当钟声在110分贝时,10千米处仍能听到。鼓楼二层有25面更鼓,包括1面大鼓(代表一年),24面群鼓(代表二十四个节气)。钟鼓楼报时钟、鼓敲击方法相同,均为108声,俗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快慢相间敲两遍,共计108声。之所以敲108声,是因为中国古人用“108”代表一年,包括一年12个月,24个节气,72候(古人5天为一候,一年共有72候),三者相加刚好108。
在深沉有力的鼓点与浑厚清扬的钟鼓声之间,日夜交替,岁月更迭。作为时间的守望者和刻度者,钟鼓楼曾是封建皇权的象征,也是都城的标配,它们曾见证昔日的古都的繁华,如今也同享着盛世的荣耀。沧桑变幻,岁月沉浮,代表着时间秩序之美的暮鼓晨钟与市井生活相知相交,相融相和,共同奏响新时代北京城市发展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