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在我进入芝加哥大学开始研究生学习时,《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难倒经济学家的问题》这篇文章是一个名叫约翰·特雷西·麦格拉思的人写的。他提出了一系列令人尴尬的常见问题,自认为经济学家无法做出解答:为什么自动售烟机里卖的香烟比杂货店里的更贵?为什么赛马场赌注的最小单位是20美分?为什么橙味汽水的价格是汽油的4倍?某天晚上吃饭时,我和我的朋友们(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不停地嘲笑麦格拉思。因为只需用一丁点儿的经济学知识,就可以轻松解答他所谓的“难题”。
今天,在继续累积了30多年的经济学知识后,我认为麦格拉思的问题让人沉迷又困惑。当时,我们在餐桌上略微思考后就给出的答案其实并不严谨,更像是一种逃避。我们用“供给和需求”的理论打发了绝大部分问题,好像它真的能解释一切。无论我们当时对这个理论有着怎样的理解,我们都确信那就是经济学的意义所在。
而现在,我对经济学的看法是:首先,我们要带着好奇心观察世界并承认世界充满了未解之谜;其次,我们要将一般命题设定为人类的行为总有其目的,并尝试做出解释。有时候,谜团本身(就像麦格拉思的问题一样)非常复杂,于是我们会在虚拟世界中尝试探索,寻求与之类似的谜团的正确解法,也就是所谓的模型。如果我们的目标是理解为什么橙味汽水比汽油更贵,那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能购买的商品只有橙味汽水和汽油;如果我们的目标是理解为什么有人想要取缔硅胶隆胸手术,那我们可以从构思一个男人完全根据胸围大小选择婚姻伴侣的世界开始。
之所以构建模型,并不是它们可以代表现实,而是思考抽象模型是思考真实世界前的热身,我们的目标始终是了解自己所在的复杂世界。走向理解的第一步——也是我读研究生时尚未迈出的一步——就是承认理解这个世界并非那么容易。
这本书是关于经济学家如何思考的随笔集,囊括了很多我们认为的神秘事件,探究了它们为什么神秘,以及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它们。书中描述了一些我认为已经解决的谜团,还有一些谜团悬而未决。有很多很好的理由支持我们学习经济学,但我在这本书中试图强调的是经济学可以作为一种解开谜团的工具,解谜的过程也十分有趣。
在过去几十年里,我有幸每天都能与一群非凡的经济学家共进午餐,他们的敏锐、奇思妙想和创造奇迹的能力一直激励着我。几乎每天都有人在午餐时提出新谜团供大家讨论,并且总能得到十几个精彩又新颖的解决方案,继而收到十几个直击痛点的反对意见。真理总是越辩越明,对此我们乐此不疲。
这本书记录了我在午餐时参与的一些受益匪浅的讨论。有些观点是我的原创,但我已无法确定具体是哪些了。我从马克·比尔斯、约翰·博伊德、马尔文·古德弗兰德、布鲁斯·汉森、哈南·雅各比、吉姆·卡恩、肯·麦克劳林、艾伦·斯托克曼以及这些年一路走来的其他人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获益良多。谨以此书献给我们的午餐小组,衷心感谢他们带我一起经历过山车般的奇幻思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