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中原乱局
衙署后堂。
谢恒走到赵知铨身前:“出什么事了吗?这么急叫我过来。”
赵知铨拿起桌上的信封递给谢恒:“你先看看这个吧,杨鹜送来的。”
“杨鹜?”谢恒接过信封:“他对咱们的事倒是挺上心。”
他倒是没想到杨鹜这么尽心,这位为了奇货可居倒是舍得下血本。
“他既然想投资,自然就得付出些成本。”赵知铨拿起桌上看到一半的书:“在者,他一双儿女在咱这,又怎么可能不用心。”
“那倒是。”谢恒笑着点了点头,随后便认真的翻看着信件。
信件的内容很杂,外界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都包含在里面。
“左良玉败了?”谢恒放下信件惊讶道。
赵知铨点点头:“半个月之前的事了,左良玉仅准备了数天便被熊文灿催着仓促上路,到了房县又让张献忠引到了包围圈之中,焉能不败。”
谢恒皱着眉头道:“那熊文灿这次算是真完蛋了。”
从心底来说,他还是不希望熊文灿被撸的,这货虽然有些事干的挺抽象,但对农民军还是挺温和的。
不管是张献忠还是罗汝才,他都是能动嘴绝不动手,堪称明末第一大善人。
这样一个‘好人’,就这么完蛋了实在有些可惜。
“他是自作自受,”赵知铨起身道:“昔日曹公在时就说过此人有名无实,现在看来,一语中的啊。”
谢恒问道:“依老师之见,熊文灿完蛋了,朝廷会派谁过来处理这堆烂摊子。”
赵知铨淡淡道:“当今朝廷能臣不过那么几个,洪承畴被调去任了蓟辽总督,孙传庭又给下了狱。”
“郑崇俭,贺人龙资历不足,傅宗龙倒是够格,但未必愿意淌这趟浑水。”
“如此一来,能收拾这堆烂摊子的便只有杨嗣昌了。”
“杨嗣昌?”谢恒疑惑道:“他如今可是阁臣,崇祯会派他出来吗?把他派出来了崇祯身边可就没人了。”
“没什么不可能的,”赵知铨放下手中的茶杯:“这摊事本就是杨嗣昌弄出来的,他当初不力保熊文灿,也不会弄成现在这样。”
“再加上上次鞑子入寇,他做了很多不必要的事,现在皇帝恐怕已经不似从前那般信任于他了。”
“如此种种,到那时他杨嗣昌不来都不行啊。”
“哦,”谢恒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那您觉得,杨嗣昌到时候过来了会怎么对咱们?”
他唯一忧心的便是这个,要是杨嗣昌不把他当回事都还好手,要是真把他当盘菜那可就麻烦了。
“你倒还真把咱们当回事了,”赵知铨笑了笑:“就咱们这点人,尚不及张献忠的十分之一,杨嗣昌脑袋让驴踢了才会来找咱们的晦气。”
“相比他,你还是想想怎么应付那位另林知府吧。”
提起林秉义,谢恒叹了口气说道:“这个易学远也太贪了些了,浑然不知细水长流的道理,三千人半个月一千石粮食,恐怕也只有他干的出来。”
他感觉这些人都有点疯,易学远这么明目张胆的干,是真不怕人查啊,也不想想要是真把知府逼急了,两人可都没好果子吃。
“一千石而已,算得了什么,”赵知铨不屑道:“当年老夫随曹公在辽东时,当地的军头报上来的比这个还多。”
“这……”谢恒突然发现自己对于大明朝的腐败问题还是认识少了些,在他看来贪污腐败至少还是得装一下的,起码得巧立名目,但现在看来这会的大明朝的官员貌似演都懒得演,直接明着来。
实际上,真实情况比谢恒想的更离谱,明朝末期的边军腐败极其严重,政府年年增加辽饷缺额却一年比一年大,堪称财政黑洞。
就拿天启五年来说,辽饷收了近三百多万两,然后开支结束后一算发现居然还他妈倒欠了一百多万两军饷。
由此可见,贪腐之风极其严重。
如此一来年年发不到军饷的底层士兵自然不会干,他奶奶的,咱们为官老爷出生入死,到头来连饷都没得发,这他妈像话吗。
当然不像话,该是我的就必须是我的,一部分人胆大的简单粗暴,直接发动武装兵变(蓟州兵变,宁远兵变。)
另一部分胆子没那么大,只敢就地卖卖武器,粮食啥的,卖完了再向上面申请,反正亏谁不能亏了自己。
“先不说这个了”谢恒摇摇头道:“那林秉义的人马上次都让咱们给一锅端了,他这次又哪里弄来的人手?”
上次高谚虽然弄了个单骑走免,但带过来的人却全部留在了这,他之前还想拿他们找林秉义换赎金来着,奈何这群人却死都不肯写信,
无奈之下,他只好先把他们安排到码头和客栈去做些修缮的活。
赵知铨道:“应当是各家凑的些乡勇。”
谢恒嗯了一声说道:“您说荣王府有没有可能掺合进去?”
上次姚知远下黑手便把荣王府拉了过去,这次也保不齐。
赵知铨沉吟片刻:“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那就有些棘手了,荣王府那些护卫可都是些好手,真要打起来姚昌那点人恐怕够呛。”谢恒有些忧虑。
“是棘手,”赵知铨颔首:“但现在秋收在即,咱们也抽不出人手来,真要有情况也只能先让姚昌顶住了。”
谢恒沉默片刻后点了点头叹道:“也只能先这样了,实在不行,我再让李毅多派些人出去盯着。”
赵知铨摆摆手:“你是主,你决定就行。”
商议完后,两人一同迈步走出中堂。
谢恒伸了个懒腰:“最近那些小孩子还好吗?”
赵知铨回道:“都挺好,我让姚知远的老账房带着你识字,再过些年他们便能出来帮你做事了。”
谢恒呼出一口气:“那些以后再说吧,现在他们好好活着就行了。”
这群小孩子平均年龄只有十岁,要用也得五六年后了,现在说这个话早了一些。
不过说起这个,倒是提醒了他,小孩子不堪用,他可以培养成人啊,弄个讲武堂啥的,招生培养个一两年就用,性价比还是蛮高的。
但转念一想,现在财政这么拉垮,怕是撑不起,想弄也得财政富裕了再说。
“唉,说到底,还是穷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