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的价值选择与实践推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研究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公园城市的指示,是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升华,蕴含大历史观,体现哲学辩证思维,充满为民情怀,内涵极其丰富,成都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深化对公园城市的认识,科学把握公园城市的本质要求,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公园城市作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是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的复合系统。公园城市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

1.2.1 研究的简要概述

城市是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居民对城市生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环境优美、生活健康,又要文化休闲、精神满足。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成都时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的概念,这体现了党中央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新把握,是新时代关于城市发展建设模式的新论断,是推动城市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的理论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同时,我国城市发展面临人口、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困境,城市建设亟待突破传统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束缚,探索全新的发展路径。“公园城市”的提出和实践,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顺应城市发展的规律,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是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1857年,美国景观设计学奠基人奥姆斯特德在纽约设计的中央公园首次将公园与城市相结合,为市民提供舒适的公共空间和放松身心的游憩地。田园城市是限制城市无限制的扩张和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的结果,但是田园城市过于理想化,对于城市居民的数量变化缺乏灵活的应对能力,同时也缺乏对人性的关怀。美国建筑师赖特的广亩城市强调城市中人的个性,反对集中主义,他呼吁人们回到过去的时代,认为分散的发展有利于人们亲近大自然,美国将逐步走向乡村。但是,赖特过于强调个人主义,造成城市发展滞后、城市文化氛围缺乏、公共服务设施私有化严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百废待兴,城市公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华沙重建计划、英国第一代卫星城哈罗新城规划都注重城市公园的建设,且强调城市公园与乡村公园的衔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城市公园。1976年第一次世界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全球性宣言,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发展理念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近年来,国外涌现出众多主题公园,如迪士尼乐园、工业遗产公园、军港公园等,这些公园是对城市公园的补充,满足了人们多元化观赏的需求。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公园与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进一步融合发展,由仅注重游憩功能向更加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人居环境改善、景观品质的提升转变。

1.2.2 研究拓展的基本情况

当下,社会各界对公园城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一些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观点,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拓展了“公园城市”学术研究的视野。总体而言,当前关于公园城市的研究呈现研究视角多样、研究内容广泛、理论得到归纳、研究局限仍然存在的特点。

第一,研究视角多样。国内学者基于各自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兴趣,采用多种研究视角对公园城市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学界进行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与前期探索。

一是将公园城市作为一种理念进行研究(理念视角)。有的学者认为公园城市理念体现了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怎样实现城市发展等重大命题的探索和回应。这种探索是在尊重自然规律和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以西方为中心的城市现代化路径和治理方式的一种超越,是对城市发展道路的拓展,是在中国城市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和世界价值的城市创新发展经验(王林生,2020)。有的学者认为,公园城市理念是关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论述,是新时代关于城市发展建设模式的全新概括和阐释,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赵建军等,2019)。有的学者阐述了公园城市理念发展过程及主要特色,并将其理论知识和城市景观设计相结合,从生态、与城市衔接、公共空间共享3个方面探讨公园城市理念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启示(范丽琼,2019)。有的学者从本源和源流的视角探讨公园城市理念,认为公园城市理念体现着“文化中孕育着自然,自然中蕴含着文化”的内涵,从而更完整地理解了公园城市理念(赵纪军等,2020)。

二是将公园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形态加以研究(形态视角)。有的学者认为公园城市是一种新的城市形态,其设计突出尊重自然本底,基于城市生态系统的优化与重组,生成城市空间形态,实现城市生态与形态的有机统一(成实 等,2018)。有的学者对公园城市形态的空间结构和类型、公园形态规划特征与指标体系进行了详细论述,认为公园形态的空间结构是公园城市形态的骨架,公园形态承载着公园城市发展的社会理想。公园城市的公园形态类型分为区域公园系统、城市公园系统、公园综合体系统、生态廊道系统等(吴承照 等,2019)。有的学者认为公园城市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发展总要求,通过提供更多生态产品提升城市的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需求的城市发展理念、城市建设理念和理想城市结构形态模式(贾建中,2019)。

三是将公园城市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一种路径加以研究(路径视角)。有的学者认为,公园城市是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可行道路,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更高追求,是城市发展的新革命,他们还对公园城市的时代背景、内涵转化进行了探讨(金云峰 等,2019)。有的学者认为,建设公园城市,是新时代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重要路径,能更好地优化城乡关系、更新城市风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胡小芳,2019)。公园城市建设是落实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生态环境退化、生态产品供应不足、低效单一性发展等突出问题的必要路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和优美生态环境日益增长需求的必然模式,也是城市发展的国际趋势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归宿(王香春 等,2020)。

四是将公园城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论述(思想视角)。有的学者认为公园城市是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与成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是经济新常态下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充分彰显了新发展理念(叶胥 等,2019)。有的学者认为公园城市是我国基于当前城市发展阶段对城市治理提出的一个新命题,是一种中国特色城市治理的新目标与新路径。公园城市以“绿色”为治理底色,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作为治理宗旨,是一种人与自然融合的命运共同体,是对绿色治理核心价值理念的美好阐释(史云贵 等,2019)。有的学者认为公园城市是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国城市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探讨公园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对于推动我国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叶洁楠 等,2021)。

第二,研究内容广泛。公园城市作为一个全新的事物,需要社会各界从多个角度、多个领域加以研究和探讨。

一是公园城市相关概念阐释方面。有的学者对公园城市的背景进行了探讨,如程晨对公园城市的时代背景进行了解读,认为城市的生态价值应该被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坚持用可持续的眼光看待未来城市发展;有的学者对公园城市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阐述,如马玉宝认为,公园城市不是“公园”和“城市”的简单叠加,而是“公”“园”“城”“市”四个字的含义总和,是完整的生命体,更是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公园城市是生态的,同时也是文化的、经济的,是生活的,也是生产的(马玉宝,2019)。有的学者对公园城市的特征进行了梳理;有的学者对公园城市的意义、价值进行分析;有的学者提出了公园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目标、问题和发展路径。作为崭新的概念,公园城市的内涵、特征、历史发展等得到了广泛关注。在概念内涵研究上,学者们梳理了风景园林与城市关系演变特点以及公园与城市关系演化,探讨了公园城市在新语境下的时代内涵。学者们普遍认为公园城市是21世纪新的理想型城市,它突出“人—公园—城市”三者生态和谐共生关系,并强调“公园城市为人民”的人本思想。在特征研究上,学者们认为公园城市具有人本思想、生态系统观、创新协调发展等特征。

二是历史追溯方面。学者们研究公园城市与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田园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的历史渊源,指出公园城市是城市园林发展的现代新理念,与各时期城市园林发展一脉相承。学者们在形态研究上总结分析公园综合体、生态廊道、城市公园、区域公园等多种公园城市形态。从关键词共现关系看,风景园林学科是研究公园城市的主流学科,积极推动了公园城市理念及发展研究,比如,绿地是公园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学者从公园城市背景下探讨城市绿地建设与发展。从关键词来看,公园城市研究内容涉及“绿地空间”“绿地系统”“绿道”等,绿地空间是城市生态基底,被视为实现公园城市建设的空间载体。从研究范围层面看,学者们聚焦区域生态绿地与城市绿地,区域层面较多关注绿地管控研究,如成都生态绿隔区管控、上海郊野公园规划管控等;城市层面较多关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游憩空间布局、城市绿道体系及建设等。从研究内容层面看,学者们突出对公园城市绿地的系统性研究,强调绿地空间的系统价值与规划建设。同时,建设公园城市是响应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之大势,公园城市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城市建设上的最新阐释,可以说“生态”是公园城市最重要的代名词。公园城市的生态研究涉及绿色生态价值、城市形态与生态、生态化与开放空间等内容。价值是事物存在的本质属性,公园城市最为突出的价值是绿色生态价值,一些学者以此为视角展开研究,发现公园城市建设能显著提升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其派生价值能促进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生态建设可以通过城市形态实现,有学者分析不同时期城市形态与生态空间关系,提出公园城市形态规划应以自然为底,优化和重组现有城市生态系统,达到“城在园中”的城市形态格局。也有学者将视角聚焦微观空间,研究公园城市生态化设计策略。

三是公园城市建设与实践推进方面。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这是党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城乡融合发展”。2019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确立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标志着城乡融合发展正式提上日程。2021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的复函,原则同意浙江嘉湖片区、福建福州东部片区、广东广清接合片区、江苏宁锡常接合片区、山东济青局部片区、河南许昌、江西鹰潭、四川成都西部片区、重庆西部片区、陕西西咸接合片区、吉林长吉接合片区11个试验区方案。2021年2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四川成都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2021年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其中,四川成都西部片区被赋予5项试验任务,标志着成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进入新的阶段。2022年5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指出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批复》精神,国家有关部委印发了《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意见》,以新发展理念为“魂”、以公园城市为“形”,全面推进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打造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支持成都加快建成新发展理念的坚定践行地和公园城市的先行示范区。2022年4月26—29日,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作出了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积极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的决策部署。这为加强党的建设,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了坚强保障。成都市委、市政府印发《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同时,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指示和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相关决策部署,推动规划落实落地,成都市社科联、成都市社科院编制《成都都市圈建设蓝皮书(2021)》,并及时发布了2022年《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当前,四川天府新区是当下公园城市的“热门代言人”,主要是因为它是建设公园城市的经典实践案例。“成都”“天府新区”等词的高频出现,体现了成都作为公园城市的重要发源地地位。成都研究与实践公园城市的举措涉及特色小镇规划、公园社区规划、社区修补、河网组织等,成都主要结合公园城市理念探索城镇规划与设计的路径方法。此外,上海、南京、深圳等地公园城市建设也受到关注,其建设举措涉及公园城市体系构建、景观更新、绿色网络构筑等。

第三,理论得到归纳。公园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有着多重逻辑意蕴,是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统一的必然结果。公园城市包含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五位一体”建设的整体性推进,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城市发展新形态。总之,公园城市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在理论渊源、价值追求、理论内容三个维度实现了城市发展研究的当代转向,开创了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新样态,有着科学、完整、全面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架构。

第四,研究局限仍然存在。公园城市的研究方兴未艾,相关研究虽然视角宏大、成果丰硕,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切入视角局部化、研究方法单一化、成果样态碎片化、跨学科合作低频化等局限。

一是进一步精准切入公园城市的表达视角创新。现有研究成果虽然从不同角度对公园城市展开了宏观式或抽象性的论述,但是研究着眼点大多还是聚焦于理论溯源、理论内涵、理论特征、理论价值以及实践创新等方面,仍然局限于传统的研究范式。对于公园城市演进的历史进程、演进特点、逻辑展开及其经验与教训,需要进行深入的梳理、总结与提炼。

二是进一步丰富公园城市的研究方法、研究方式、研究途径。通过梳理现有关于公园城市的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其研究方法多是概念分析与文本解读,呈现的是一种横向性的概念剖析与文本结构。其实,可以从实际出发,基于现实案例或相关数据等佐证材料,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园城市的价值逻辑、现实逻辑以及实践逻辑进行研究,以提升公园城市理论的阐释力、话语的影响力和实践的引领力。关于公园城市的研究,就其理论本身而言,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其实更可以对公园城市的科学性进行客观对比与分析。在理论溯源上,学界普遍认为公园城市的生成蕴含着多重逻辑意蕴,其中,理论渊源多是从内涵、概念、特征等维度展开。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这些研究在公园城市理论溯源上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倾向,相关研究呈现出碎片化的样态。因此,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不仅需要对公园城市的理论来源进行深入挖掘,同时还应对现有思路进行整体性考察与创造性概括,并将其置于马克思主义系统观之下,找出不同理论之间的不同点与关联性,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

三是进一步增强综合性研究和跨学科合作研究。当前关于公园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林学、工学、经济学等领域,鲜有立足于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视野比较单一。因此,亟须进一步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拓宽公园城市的研究视域,形成更多有影响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通过跨学科研究的方式对公园城市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创新性探究,既是当前公园城市研究的热门方式,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

四是进一步丰富公园城市建设的理论创新。公园城市是一个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公园城市究竟要建成什么样子?公园城市建设的探索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理论支撑?学者们对公园城市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公园城市的规划布局、建筑特征以及景观环境的指标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构建,盲目增加绿地面积只会阻碍城市的发展。公园城市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城市绿化率、公园面积、城市人口以及人居绿地面积等因素需要多少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公园城市,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要尽快构建公园城市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

五是进一步完善公园城市实践经验的提炼。与以往的花园城市、森林城市和生态城市相比,成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还不完善,这也导致了理论的论述缺乏实践的支撑。要加大公园城市的实践力度,增加绿化面积,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充分考虑市民和专家学者等各界人士对建设公园城市的看法和建议。公园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引导城市由物质利益为导向转向精神、生态、社会协调发展。

六是突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规划重点。公园城市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其建设和发展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目前公园城市各项建设之间没有一个合理的优先顺序,导致城市无序发展,各功能地区相互独立,缺乏有机联系。应把城市建设拆分成若干小项,并对各个不同项目的重要程度做出等级评价,做到有的放矢,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增量和存量以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突出重点项目,加大投资和扶持重点企业的力度。

1.2.3 公园城市未来可期

第一,加快建设公园城市评价体系。公园城市是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目前对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公园城市的生态价值体现在空间尺度适宜性、景观形象独特性和空间组织完整性上,应合理划定城市生态绿线、管控城市发展红线、保护和利用城市紫线、规划河流建设蓝线,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控制线。公园城市的经济价值体现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地区开发潜力上,应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打造产品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经济增长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城市旅游宣传力度,整合优质资源。公园城市的人文价值体现在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的保护上,应抓好对历史建筑的管控,确定历史建筑的紫线范围,严守世界遗产地、风景名胜区,科学规划城市街巷空间,加快公园城市的指标体系建设,打造敞开空间,建设生态宜居型、环境友好型的美丽城市。

第二,加大公园城市的实践力度。为加大公园城市的实践力度,可以多增加试点城市,给予城市一些特权,不要仅以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来评价城市,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建设宜居、和谐、生态、环保的现代城市,让城市的价值能够最大化;加快乡村公园和城市主题公园的建设力度,形成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公园城市发展格局;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公园城市建设,将工作地点就近选择在居住区附近,从而改变市民出行方式,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步行、共享单车等低碳的出行方式;注重场景空间的体验,根据人的需求从空间建造向场景塑造转变,增强空间归属感、场景体验感,让市民在生活中享受到宜居,在工作中享受到宜业。同时,要把实践得出来的优良理论、经验向全国推广,由点带面,全面深化公园城市的建设。

第三,突出公园城市的特色。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更多地表现为地域空间的城市化,即以土地扩张为工具、以增量发展为导向的“速度型”城镇化,这种城镇化方式虽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加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但也忽略了城市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人做规划。公园城市在规划中要更加注重人的因素,以人的感受来规划和发展城市。因此,公园城市规划要从人的视角来考虑建筑的体量和大小,营造环境怡人的氛围,深化人对城市的感知,增强城市的可识别性,美化城市景观,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合理规划城市,而不是使其成为“见地不见人”的规划。同时要突出不同城市的特色,增强城市的可辨识度,避免千城一面。例如,将上海的弄堂、福建的土楼以及皖南地区的徽派建筑与当地现代建筑相融合,让建筑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在公园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切实把握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目前,公园城市正处于理论体系的深入、完善和优化阶段。但是,由于公园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城市生态系统,所以,对其认识与实践规律的把握不能一蹴而就,未来应以建设和发展公园城市为主线、以提升城市居民生活环境为核心、以解决关键问题为出发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公园城市理论体系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公园城市的内涵有待进一步阐释。从字面上看,公园城市由公园和城市组成,公园在古代指官家的园子,供极少数人享受,而现在一般指政府为了提高公众生活品质和美化城市环境而划定的公共区域。“城”主要是为了防御敌人或者野兽的袭击而用城墙围起来的区域;“市”是一种交易的场所。城市是由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而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公园城市的本质是以城市生态建设为核心,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以城市的文化和城市精神为规划建设依据,促进生态平衡、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和政治建设有序进行,注重以人为本,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公园城市不是简单地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增加公园和绿地的面积,而是要形成公园包含着城市、城市置身于公园之内的发展形式。发展公园城市要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使得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现代科技文明等多种文明交相辉映、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