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偶游般若圣殿
有一部讽刺电影《小红花》,电影讲述了一个幼儿园老师们依靠小红花机制教育管理小孩子的故事。每个孩子只要按照老师要求完成指定的任务,就可以奖励小红花一颗,相反没有完成的孩子就要扣掉一颗。小朋友方枪枪因为先天发育慢,很多任务完成不了,因此没有得到一颗小红花奖励,最后逐步发展到被所有老师同学孤立,把他完全变成了透明人。最后方枪枪一直跑,想逃离幼儿园,结果是看到街道上大人们在争夺更大的小红花,原来到处都是小红花的世界,自己又能跑到哪去?
看完这个电影感觉很压抑,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就是电影中的方森森,小学比成绩,中学比名次,大学比专业,工作后比资产。这一个个不同的小红花激励着我们努力奋斗,从没有想过我们自己是否需要这些小红花?我们毕生追求的是否都是这个社会规则想让我们去争取的?如果没有小红花,那么社会又应该靠什么去运行呢?人类社会是不是就会变得无序和混乱?
幸运的是我们的莫玄羽出生在70年代末期,那时的大多数农村人其实对上学考大学没有什么执着追求,很多人认为学习认几个字就够了,早早回家劳动挣钱才是正路。所以那个年代的孩子小时候没有经历小红花的约束,那种释放天性的教育治愈了童年,而美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
莫玄羽从小就有一群小伙伴,一起上课捣乱,一起偷果子,掏鸟洞。就是这种儿时羁绊,让他相信人与人之间是有真情存在的。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放纵的,无论你多么调皮,在老师眼中都是正常的,老师可以把你打一顿,但他不会孤立你,不会冷暴力。他们没有KPI考核,没有繁重的业务打卡,但他们付出了最珍贵的东西—真心。
他们为自己的职业而自豪,为桃李满天下而光荣。虽然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没有电影短视频,但一个个经典的日本漫画和金庸小说,填补了玄羽的精神需求,让他始终相信生活是有光的,这种童年时代获得的强大精神内核,可以让他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黑暗挫折,都不会失去自我。
1997年的夏天注定是痛苦和灰暗的,就在全国人民都在庆祝香港回归的喜庆日子里,莫玄羽是一家人却沉浸在唉声叹气中。玄羽自己觉得自己没考上大学不要紧,人生的路有多条,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总有人考不上大学,为什么我就一定要上呢?但另一个声音又告诉他,他所设想的未来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一个普通农民的孩子,没有经济能力让他去追求那些形而上的学问,唯有读书考学才能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殷切期望。这种纠结和不安让他心中惆怅痛苦,在床上躺了一周后,夏忙时节已经来到,玄羽看着忙碌辛苦的父母,自己必须振作精神,不能再让父母为自己担忧。
他拿起镰刀,拉上架子车,在麦田里挥汗如雨,唯有劳动才能驱赶这阴霾的心情,唯有汗水才能让灵魂得到安歇。玄羽拼命的劳动了三天就不幸中暑病倒了,一直高烧不退,昏迷中,分不听是幻觉还是真实,感觉自己的灵魂脱离了身体,慢慢向上飘去,他清楚的看到自己躺在床上,村里的乔大夫正在给他扎吊瓶。他感到自己就像一颗羽毛,轻盈自然,没有任何痛苦和情绪,只剩喜悦,一种难以言说的巨大喜悦。
莫玄羽感觉自己的灵魂越飘越快,一直向上飞去,完全不受自己的掌控,后来飞到一片云雾缭绕之地,只见云雾中漂浮着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殿,整个大殿散发着金色光芒。玄羽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只听大殿内仙音袅袅,钟声回荡,感觉与自己想象中的神仙世界一模一样。看到大殿正门匾额上四个大字“般若圣殿”,只见殿内摆放着各种奇珍异兽的雕像,大殿中央一个金色的莲花宝座上,一名菩萨坐在上面谈经说法,面容慈祥,无悲无喜,浑身也散发着金色光芒,让人有种天然的亲近感。
菩萨座前坐着十多名听法的高僧大德,每个人身上也都散发着不同颜色的光,他们一个个面色平静,双眼微闭,手捻念珠。菩萨讲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他的声音穿透力很强,轻轻一声,仿佛就可呼啸九天。
莫玄羽感觉讲的东西很玄妙,就想坐下来听一会,当听到菩萨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突然说了一句,”莫玄羽,你快回去吧,还没到你该来这的时候。”莫玄羽正想问问这是什么地方?他怎么会来这里?一种莫名的力量就拉着他往下走,感觉一瞬间就回到了自己的身体。
当莫玄羽回到自己身体里的时候,感到一种强烈的酸痛沉重感,仿佛身体有千钧重,与刚才的那种逍遥愉悦感形成明显的区别。头顶着挂着吊瓶,药液随着输液管缓缓流进身体。甚至能感觉到药液在身体流动的方向。转身看着身边的爸妈,发现他们头顶着也散发着微弱的光亮,但与刚才在幻境中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莫玄羽继续沉浸在刚才的幻境中,但又感觉刚才那不像是做梦,那种感觉太真实,细节太清楚了。更离奇的是,当爸妈看到玄羽醒来时,激动的快流出眼泪了,原来他已经挂了三天吊瓶了,莫玄羽清楚的记得,他的灵魂离开身体时才第一次挂吊瓶啊,而且他也就离开了一小会啊。
等到病情痊愈后,莫玄羽整个世界观崩塌了,难道这个世界并不像物理学描述的那样简单,回想起小时候万婆婆说的话,再联系村里发生的一些离奇事件,这一切无法靠科学解释的现象到底是什么原理?真有一个未知世界存在吗?
可惜这一切的疑问没法向别人诉说,别人也听不懂,还会以为莫玄羽有精神疾病,甚至连他自己也怀疑自己的脑子是不是烧坏了,精神出现问题。无奈之下,只能带着这些疑问去找东方斌探讨,见到东方斌以后,莫玄羽就将他的这些经历告诉了东方斌,原以为东方斌会认为他脑子出现问题,没想到东方老师非常相信他的话,并表示他也有货类似经历,不过去的不是同一个地方。聊着聊着,就自然聊到了宇宙的问题上。
“东方老师,你认为宇宙到底从何而来?”玄羽直接抛出了哲学层面的问题。
”要问宇宙从何而来,那么必然存在一个宇宙产生之前的存在。小时候我们仰望星空,想像宇宙如此之大,那么宇宙的外面究竟是什么?其实,提出这两个问题本就进入了思维的误区,原因在于人类的大脑被时间,空间两个物理量束缚住了。真实的情况是,时间和空间都是在宇宙产生之后才出现的,而且是靠大脑才感知到的,因此,追问宇宙存在之前和宇宙之外这两个问题自然没有意义。”
”科学家不起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吗?宇宙是从一个虚无的极点爆炸产生?”
”宇宙大爆炸理论有待进一步验证,也许还不严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宇宙就是从一个虚无的奇点产生,在极短的时间内,生成了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这四种基本力。后来逐渐形成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原子,原子相互组合,分解,形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量子力学的很多理论感觉已经不是科学,而是神学了。”莫玄羽显然对量子力学充满好奇。
”俗话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因为物理学家发现,他们毕其一生探索世界,永远只是发现物质规律,而不知道为何存在这样的规律,更不可能创造任何事物。
一切只是发现而已。已经发现的规律也只是一种未知物理量的局部显现而已。例如万有引力定律仅适用于低速状态下的物体运动,狭义相对论无法解释微观世界的粒子运动,量子力学更是将人的意识活动引入实验,让物理学接近神学。”
“我们古人的很多智慧真是朴素的世界观吗?还是确有我们理解不了的奥秘?”莫玄羽再次问道。
”无数物理学家的终极梦想,即是找到宇宙这个大型游戏的编程源代码。也就是大统一理论,人类作为宇宙产生的智慧生命,在宇宙的时空尺度下只是转瞬即逝,又何能找到这个源代码?在中国老祖宗的智慧中,他们不知道数学公式,物理定律,更不会运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甚至文字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匮乏。但是他们怀着敬畏自然的朴素态度,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究天人之际,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而且逻辑上完全自洽。
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周易》中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无处不透漏着一种智慧,几乎与现代物理理论宇宙产生模型一致。在宇宙产生之前,道就已经存在了,物质产生后,在道的作用下形成世界万物。这个道就是推动宇宙向前发展的基本法则,相当于一切物理法则的总和。”东方斌将道家智慧引申为宇宙真理,也有些牵强。
“我记得看过一个科幻短篇小说,描述了一群地球科学家每个人可以询问外星人一个科学问题,但外星人回答后这个人必须死掉,只有一名科学家问完问题后还活着出来了,他的问题就是,宇宙的目地的是什么?”玄羽提出了这个宇宙终极问题。
东方斌沉思了一会答道:”如果说宇宙的初始状态确定,维持它不断发展演化的规律法则不变,那么宇宙各处的发展趋势是一致和确定的,这就承认了宿命论。
我们假设上帝存在,他费尽心机设计了宇宙这样一台大型游戏,初始参数设置好了,启动这个程序后每一次运行结果都是相同且确定的,那么他启动这款游戏的目地是什么?这将变得毫无意义。那么程序中必然存在一个bug,也就是给程序中引入一个不可预测的变量,大胆假设一下,这个变量即是人的意识。”
“意识和物质,这是哲学家讨论的问题,到底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感觉两者都有道理啊!”玄羽感觉自己脑袋快炸了,这些问题太耗散人的精力。
”物质在道的推动下演化形成了生命,也让生命有了意识,而意识又可以改变物质世界。也就是说“境由心生”和“心随境转”都是正确的,两者本就是一体的。
从本质上说,佛学侧重于研究人的意识活动,认为物质有形世界是虚幻的,不存在的,一切只是缘起性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它不去通过观察外在世界而得到宇宙奥秘,而是向内求索,一切佛性,本自具足,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一切规则法则都只在自己心中,只需向内寻找答案即可。
物理世界中宇宙产生于大爆炸,道家世界中宇宙产生于道,佛家世界中宇宙产生于虚空,看似差异很大,实则殊途同归。共同向我们显示了一个道理,即“宇宙不可知。”或者说无法全知。”
“一些皆无所得,难道这也是悟道后的唯一真相?”莫玄羽有些失落。
“也许吧,世间像你我这样考虑这些问题的人真不多,能有如此悟性的更少之又少,我们这种人注定是孤独的,我给你介绍一个有真本事的道长,道号圣德贤人,你有机会可以拜访一下他,或许对你有帮助。”
拜别了东方斌,拜访圣德贤人的信念就在莫玄羽心中下了根。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是彭月影自然没有像现在社会那样,”上岸先斩意中人。”而是主动约莫玄羽一块出去散心,他鼓励莫玄羽复读再考,她相信他没有问题。但莫玄羽对考学已经心灰意冷,没有毅力再去过那暗无天日的补习生活。只能暂时决定去平安市找个工作打工挣钱,缓解一下家里的经历困难,再一个原因就是和彭月影呆在一个城市,相互见面也比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