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成长的斑斓画卷
哲航从来都不是那种天赋异禀之人,在这浩瀚无垠的人海之中,他普通得近乎平庸,就如同那一颗毫不起眼的尘埃,在岁月的角落里静静沉寂。然而,人生绝非是那潦草涂鸦的作品,这一次,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扭转自己的人生轨迹,踏上一条全新的征程。
当那层层迷雾缓缓消散,天空如同被擦拭过一般,一片敞亮澄澈。远方的灯塔在这明朗的天际下清晰可见,仿佛在向他招手示意。四年级的哲航,因原学校无人就读而无奈倒闭,只得背上行囊,踏入那陌生的镇级谭广学院。初入这个全然陌生的环境,渺小的他宛如一只离群的孤雁,孤独而迷茫。那间教室说不上宽敞阔绰,可里面的学生却着实不少,熙熙攘攘的人群让哲航更觉自己的渺小与孤单。刚转学而来的哲航与另外两个同样迷茫的新同学,被老师一同叫上讲台进行自我介绍。哲航的脸上悄然泛起羞涩的红晕,那抹红晕如同天边的晚霞,带着几分羞涩与不安。他不自觉地遮遮掩掩,举止扭捏,局促不安的模样让人看了忍俊不禁,仿佛一只受惊的小兔子。
令人倍感意外的是,刚入学的哲航竟被安排坐在女生旁边,而且左右都是女生。这突如其来的安排让他瞬间感受到一种无形的束缚,极度的不自然在心底如藤蔓般蔓延开来,仿佛有无数只小蚂蚁在心头乱爬,让他坐立难安。
“嘿!新来的,我叫杨淑娟,我是你的右同桌,你叫什么名字?”一个清脆的声音打破了哲航的不安。哲航吞吞吐吐地说:“我……我……叫哲航。”杨淑娟大大咧咧地说:“送你一盒笔芯,我们就是好朋友了。”从那以后,渐渐地,哲航身边有了朋友,在学校里的日子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他们一起嬉戏玩耍,玩得不亦乐乎。
就这样,他们愉快地度过了一个充满欢乐的星期。每天,哲航和杨淑娟一起扫地,在课间尽情嬉戏打闹,一起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偶然间,两人之间仿佛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墙,再见到对方时,都显得格外尴尬。哲航开始努力融入男孩的圈子,试图找回曾经的那份自在与快乐。
是爸爸!爸爸打工归来,那无疑是一个令人无比欣喜的时刻。家中的气氛刹那间热烈起来。哲航激动地在门口张望,满心渴望着能立刻扑进爸爸的怀抱。容迈拖着行李箱,眼神中同样充满了期待。爸爸满脸疲惫,然而归家的喜悦却怎么也掩盖不住。他很可能会带来远方的礼物以及精彩的故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分享着爸爸打工的种种经历与见闻。在这一刻,家变得格外完整,温暖如潺潺流水般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缓缓流淌。
容迈回到了家乡,只为了照顾读一年级的惜怜与刚转入谭广小学的哲航,终于放暑假咯!暑假,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哲航的生活中徐徐展开。
炽热的阳光倾洒大地,仿佛要将世间万物都烤得发烫。制砖厂外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投下一片片斑驳的树影。哲航跟着爸爸走进这个充满汗水与辛劳的地方,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砖块的味道。
爸爸穿着破旧的工装,忙碌地穿梭在砖堆之间。他额头上布满了汗珠,却一刻也不停歇。哲航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拿出书本开始学习。他知道,爸爸希望他能好好学习,将来有更好的生活。
不一会儿,爸爸满头大汗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份热气腾腾的早餐。他慈爱地看着哲航,说:“儿子,饿了吧?快吃点东西。”哲航接过早餐,心里暖暖的。他看着爸爸疲惫的脸庞,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辜负爸爸的期望。
在那个炎热的暑假午后,制砖厂的水管压力过大爆裂了,哲航来到水龙头旁,蹲下身子,仔细地观察着水龙头的接口。他轻轻地将水管的一端对准水龙头,然后用手慢慢地旋紧,不料,他抬起头,只见一群白花花的大鹅正气势汹汹地冲了过来。哲航惊慌失措,连忙站起身来想要躲避,可已经来不及了。那群大鹅像是被什么激怒了一般,张着翅膀,嘎嘎叫着向他扑来。
其中一只大鹅猛地咬住了哲航的脚腕,尖锐的疼痛瞬间传遍全身。哲航疼得眼泪都快出来了,他一边试图挣脱大鹅的嘴,一边大声呼救。
正在不远处劳作的老板听到了哲航的呼喊声,老板拿起手中的工具,飞奔过来。他用力驱赶着大鹅,终于把哲航从大鹅的攻击中解救了出来。老板娘听到动静也匆匆赶来,满脸歉意地向他们父子俩道歉,并承诺一定会好好看管这些大鹅,不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
在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哲航对那群大鹅心有余悸,但他也从这次经历中学会了更加小心地应对周围的环境。而那个被大鹅咬伤的脚腕,也成为了他暑假在制砖厂难忘的记忆之一。
在制砖厂的日子里,哲航每天都陪伴着爸爸。他看着爸爸辛苦地工作,更加懂得了生活的不易。而爸爸也会在空闲的时候,过来看看哲航的学习情况,给他一些指导。这个暑假,虽然艰苦,但父子俩的心却紧紧地贴在一起。
暑假结束,学院几年级的学生,在学校里究竟能做些什么呢?大多时候,无非是玩一些看似无聊的游戏,再就是面对那枯燥无味的学习。哲航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太理想,上学期间以及放学之后,他常常与几个同学一起被数学老师张春留下来补课。张春老师个子不高,她不仅是这个班级的体育老师,曾经还担任过这个班级的班主任,后来由于某些缘故,班主任之位换成了语文老师黄琦琦。如此一来,倒也映衬了那句常被人们调侃的话——“数学老师是体育老师教的”。
“乘法口诀九九表你们都不会背诵吗?你们不会用点心吗?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学生!给我继续背诵,什么时候能会背什么时候回家!”张春老师怒目圆睁,气愤地吼道。教室里顿时一片嘈杂,各种磕磕绊绊的背诵声交织在一起,“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三八二十四,五六三十……”本是三点多就该放学,却常常被留到五点半左右,那漫长的等待着实让人又气又无奈。老师在旁边监督的时候,大家都紧张地努力念书,生怕被点名起来背口诀表;而老师一旦离开,同学们便迅速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黄琦琦老师十分严厉,作为现在的班主任,她立下了诸多规矩:必须按规定完成作业,不许迟到早退,不许课后在走廊奔跑……哲航天性爱玩,对写作业毫无兴趣,而且班主任还明确规定不许在学校补作业,一旦被发现就让班长记名字。于是,像哲航这样不爱写作业的小伙伴们,晚上回家就尽情玩耍,早上便陷入焦头烂额的境地。他们想出一个“妙招”——去厕所里补作业,渐渐地,厕所里补作业的人越来越多。老师得知后,安排一些学生去当“卧底”,结果补作业的同学被包抄了,名字也被记了下来。“回家不好好写作业,第二天又回来补作业,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啊!写完作业的就在教室呆着,没写完作业的,和我一起下去到操场,看我怎么收拾你们!”黄琦琦老师怒不可遏地说道。十几个人垂头丧气地来到操场,围着操场跑五圈,累得气喘吁吁之后,又被带到一条直线跑道,进行“青蛙跳”。大家都不老实,趁着老师在视野盲区的时候,就会偷偷向前跑一段距离,可这种“偷工减料”的行为很快就被发现了,所有人只能重新跳。哲航和一些伙伴们屡教不改,经常犯错误,就像一块陈旧的油条,炸出来永远是绵软的,口感不佳,被老师们亲切地称为“老油条”。在往后的日子里,他们惊喜地发现了一个校外补作业的好去处。那是穿过小吃街的一条小巷,尽头处有一个宽阔之地。这里老早就聚集了许多人在补作业。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也融入了这个庞大的补作业人群之中。
哲航此前一直在缺乏教育资源的希望学院读书。那所学院从未开设过英语课程,这对于如今转入普遍教育环境的哲航来说,实在是极大的不公平。他比同龄人晚了一年半开始学英语,即便他迈着再快的步伐,也难以追上这条学英语的道路。所以,他的英语根本没有任何基础,课堂上更是如同听天书一般,完全听不懂。而他们的英语老师游格飞,要求他们学习英语,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好比是一道登天还难的难题。游格飞老师惩罚他们的方式着实过分,邀请他们一起吃“竹笋炒肉”。
哲航喜爱阅读课外书,唯独不爱写作业,一回家爷爷奶奶问他为什么不写作业,他的回答就是:我在学校里写完了,写完倒是写了不少,不过第二天还要去学校补作业。记得操场阅读角的课外书全被他翻阅了个遍。哲航看课外书主要是为了看看那些充满趣味的小故事,那些好看的、好玩的内容最能吸引他,尤其是历史类课外书籍,那古老的故事仿佛带着他穿越时空,领略不同的世界。后来有了课外拓展课,他便很少有时间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了。
在拓展内容的选择中,哲航毅然报了钢琴。那架黑亮的钢琴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仿佛在诉说着神秘的音乐故事。对于哲航来说,这大概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钢琴吧。科学老师杨振风看着哲航,眼中带着些许诧异,不禁问道:“他能学会吗?”这个问题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泛起层层涟漪,然而,答案却如同被迷雾笼罩,我们无从知晓。令人惊讶的是,平日里给哲航班级上美术课的李莉老师,竟然摇身一变,成了钢琴拓展课的老师。
当哲航第一次踏入钢琴拓展课的教室,一种陌生而又压抑的氛围扑面而来。他坐在琴凳上,手指僵硬地放在琴键上,却仿佛失去了灵魂的指挥棒,怎么也不听使唤。每一个音符的弹奏都像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他那手脚仿佛被施了魔法般,完全不听从大脑的指挥。不灵活的动作很快就招来了李莉老师的训斥,那严厉的话语如同尖锐的刺,扎得哲航心里直发慌。于是,从那一刻起,他一心就想着上拓展课的时候怎么逃跑。“陈华,到!张艺萱,到!刘谋,到……”拓展课上鸦雀无声,只有老师的点名声在空气中回荡。李莉老师提高音量:“哲航!哲航在哪里?举手!”她的眼里透露出一丝愤怒与失望,仿佛两团燃烧的火焰,随时可能将哲航吞噬。“报告!哲航告诉我他在上厕所!应该得二十分钟左右。”张泽林小心翼翼地说道。可实际上,他哪里是去上厕所啊,此时的哲航早就跑到少年宫旁边的小公园,那里绿树成荫,微风轻拂,他在草地上尽情地奔跑、嬉戏,玩得不亦乐乎。
然而,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李莉老师说:“完了,教研书没带,同学们等等我,我去拿钢琴书,等我两分钟。”就在这时,“老师好!”哲航那微弱的声音如同蚊子的嗡嗡声般低声喃喃道。“你等一下,我找你有事。”李莉老师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式,她的眼神紧紧地盯着哲航,仿佛要将他看穿。她说:“你为什么不去上钢琴课?你知道课外拓展课人人都要选一样、人人都要学一样吗?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很难……”她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入哲航的心田。哲航默默地低下了头,心中涌起一丝愧疚。接着,李莉老师耐心地指导他:“左手应该这样变换:哆、来、咪、发、索、拉、西,哎对!大拇指交换到中指下,就是这样。”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哲航开始认真练习起来。渐渐地,那曾经枯燥乏味的钢琴在他手里也显得“灵活”起来,一个个音符如同欢快的小精灵,在他的指尖跳跃。他没有惊人的天赋,也没有超人的智商,可他把弹钢琴当做了一种益智兴趣,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哲航自幼便钟爱节约,每日仅有一块零花钱的他,竟也能为家中添置一些家具与食品。他对每天的零花钱格外珍惜,从不舍得花掉,而是找来一本厚厚的书,将零花钱整整齐齐地夹在其中,一页一块。就这样,日复一日,那每天节约的一块钱,看似渺小如尘,却蕴含着无尽的生活智慧。他并非不想花钱去享受那些属于孩子的快乐,只是他早早地懂得了家庭的处境。
在五年级的小朋友们都尽情地沉浸在愉悦的玩耍中时,哲航却微微皱着眉头,轻轻甩了甩手上的水珠,脚步沉稳地走进厨房。但那又如何呢?对于离婚的妈妈和忙碌上班的爸爸来说,他只能学会自食其力。“一碗米要加一碗半的水,两碗米就得加三碗水。”他微微低头,嘴唇轻动,喃喃自语着。
起初,哲航做的饭菜实在难以称得上可口,甚至有些难以下咽。他紧张地看着自己做出来的菜肴,不是盐放多了,咸得让人直咧嘴,就是辣椒放多了,辣得人嘴巴通红。然而,他并没有气馁,而是一次次勇敢地尝试,在每一次的实践中汲取经验。他轻轻握拳,锤了锤自己的胸口,给自己打气:没关系,慢慢来。
“西红柿鸡蛋汤,先把鸡蛋打散。”哲航熟练地拿起鸡蛋,在碗边轻轻一磕,双手灵巧地将蛋液倒入碗中,接着拿起筷子快速搅拌,蛋液在碗中欢快地旋转着。随后,他小心地将油烧热至八成,敏捷地关掉电磁炉,缓缓倒入鸡蛋液。瞬间,鸡蛋液在锅中滋滋作响,散发出淡淡的蛋香。不一会儿,煎出的鸡蛋色泽金黄,还带有些许焦香。他满意地看着,迅速捞出煎好的鸡蛋。接着,再次把锅烧热,倒入比例为 1:1的菜籽油和猪油混合油。油热至七成后,他稳稳地倒入切好的西红柿,用力翻炒起来。西红柿在锅中翻滚着,渐渐炒出“砂状”,红彤彤的,十分诱人。这时,他小心地倒入煎好的鸡蛋,放入少许食盐翻炒几下。随后,加入纯净水,大火烧开。那翻滚的汤汁,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接着,他轻轻撒入鸡精、花椒粉,再添少许食盐调味。最后,果断地关掉电磁炉电源,快速撒上葱花。那翠绿的葱花点缀在红黄相间的西红柿鸡蛋汤上,让人食欲大增。
这一次,他紧张又期待地看着爷爷奶奶品尝自己的“厨艺”。当看到爷爷奶奶露出满意的笑容,听到他们的夸赞时,哲航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心中也由此在厨房中收获了满满的信心。
“好好读书啊!要知道,你的妈妈当初毅然决然地抛下了你们兄妹二人,可你瞧,你们如今不也过得挺滋润嘛!”这句话从周围的嘈杂声中传出。容迈在距离家二十公里之外的地方上班。他每日奔波于家和工作地之间,不辞辛劳地为生活打拼。时光悄然流逝,与容迈离婚的曦秀也回来看望哲航和惜怜这对兄妹。他们之间那份亲密依旧如往昔般温暖而动人,仿佛时光从未将他们冲淡。然而,命运的齿轮无情转动,如今的他们,彼此的关系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转换为一种全新的身份。曾经的亲密中或许夹杂着些许陌生与感慨,那是生活的磨砺与变迁在他们之间留下的痕迹,可无论身份如何转变,那份深深的牵挂与眷恋,却如同心底最柔软的弦,轻轻一拨,便奏响了亲情与回忆的乐章。
那时候的哲航还不明白离婚意味着什么,在他小小的世界里,只知道爸爸妈妈不能再生活在一起了。曦秀温柔地抚摸着哲航和惜怜的头,那轻柔的动作中满含着深深的眷恋与愧疚。那天,哲航和惜怜吃着各种各样的零食,脸上洋溢着单纯的快乐。曦秀就那样静静地看着他们,眼神中流露出复杂的情感,仿佛沉浸在过往的回忆中无法自拔。那一幕幕曾经的画面在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有欢笑,有温馨,也有遗憾和无奈。她静静地守望着这两个孩子,心中百感交集,不知该如何弥补曾经的缺失。
天空被黄昏的色彩渐渐晕染,傍晚的气息悄然弥漫开来。曦秀即将踏上归程,她叫唤来一辆拉客的摩托车。此时,那如藤蔓般蔓延的不舍,在她心底肆意生长。
哲航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他的双眼通红,泪水在眼眶中不停打转,声嘶力竭地哭喊道:“妈妈,留下来再玩一天吧!”然而,曦秀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处理,他不舍,她也不舍。
突然,性情大变的哲航如一头被激怒的雄狮,怒吼道:“那拉客的摩托车要是敢来接你,我就拿锤子给它砸了!”话一出口,过往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些一起欢笑此刻显得如此珍贵却又遥不可及。
片刻后,摩托车抵达目的地。曦秀缓缓走上车,每一个动作都仿佛重若千钧。不太懂事的惜怜呆愣地站在原地,而哲航手持铁锤,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沉默如同沉重的夜幕。他没有说话,她也没有言语。他只是静静地凝望着她,眼神中饱含着无尽的深情、痛苦、眷恋与无奈。那目光,仿佛穿越了时空,诉说着他们之间那些无法言说的故事,见证着那令人心碎的离别时刻。
他始终不明白妈妈为什么会这么狠心,无数个夜晚,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对妈妈的狠心依旧无法释怀,但他也在这个过程中渐渐成长。他学会了独立面对生活的挑战,变得更加坚强。
小学快结束了,不知不觉哲航已经上了六年级,课余生活也同样丰富多彩。和同学们在操场上尽情奔跑嬉戏,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让他们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一次轻松的课间聊天,分享着彼此的小秘密,增进着深厚的友谊。
哲航并不喜爱打篮球,他总是那么无比的内向,静静的呆在那里,偶尔会与玩得好的几个朋友到处走走,散散步……开学季已至秋天,哲航一家人还挤在爷爷奶奶的土墙房子里,爸爸容迈决定与五伯简修杰一起修建一栋房子,离爷爷奶奶房子大约有一百米处,容迈与五伯简修杰、四伯许文鲁,大伯钱天福和一些工人精神抖擞地来到施工现场。他们有的扛着沉重的木材,迈着沉稳的步伐,将木材运送到指定位置,每一步都带着力量,肩膀上的木头仿佛也在诉说着他们的勤劳。
瓦匠师傅蹲在地上,一手拿着砖刀,一手拿起一块水泥砖。他熟练地用砖刀在灰浆桶里一挑,刮去多余的灰浆,然后稳稳地将灰浆涂抹在砖块上。接着,他迅速地将水泥砖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微微调整角度,用砖刀轻轻敲打,让砖块与周围的砖紧密贴合。整个修房子的现场,工人们的动作此起彼伏,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为人们打造出一个个温馨的家。
施工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星期。这天,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柔和的光芒,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丝丝凉爽。曦秀坐在窗边,手中拿着手机,脸上带着关切的神情,拨通了容迈的号码,电话那头很快传来了声音,曦秀温柔地问候着兄妹俩的生活,语气中满是担忧与牵挂:“最近你们过得怎么样呀?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在聊了一会儿兄妹俩的情况后,曦秀微微歪着头,眼神中流露出好奇,话锋一转问惜怜:“对了,你爸爸这段时间在干嘛呢?”
惜怜接到电话,脸上露出一抹笑容,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语调轻快地说道:“这段时间忙着修房子呢。”电话这头的曦秀微微一愣,随即嘴角上扬,眉毛轻轻一挑,眼神中带着几分调侃,笑着说道:“修房子?你可能猪圈都修不起哦。”说这话的时候,而容迈听到曦秀的调侃,也不生气,只是无奈地笑了笑,眼睛里却透露出一股倔强。
好在容迈很有骨气,在冬天建成了一座毛坯房。哲航和惜怜围坐在毛坯房外马路边的火堆旁,安静地看着那燃烧不息的火焰。
哲航手上的冻疮极为严重,那一块块冻疮就像无数条丑陋的爬虫,密密麻麻地趴在手背上,肆意地蠕动着,带来阵阵难以忍受的瘙痒。这些冻疮红肿得厉害,原本正常的手背此时像是被吹足了气一般,肿得像刚出笼的大包子。冻疮处的皮肤呈现出一种可怕的紫红色,手指只要稍微弯曲一下,就如同有无数根钢针狠狠地扎进肉里,钻心的疼痛瞬间传遍全身,疼得哲航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起来。
在贫穷的小山村里,冬日的寒冷被一种极具标志性的取暖器——“火炉”所驱散。火炉,那是靠烧煤来获取热量的小炉子,旁边总会连接着一根烟囱管道,将废气悄然排出屋内,确保室内的温暖与安全。
每到冬天,当凛冽的寒风在屋外呼啸,屋内的火炉便成了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一家人总会自然而然地围聚在火炉旁,感受着那源源不断散发出来的炽热。大人们会聊聊家常,谈论着这一年的收成与来年的计划,而孩子们则瞪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火苗在炉中欢快地跳跃。
在围炉取暖的温馨时光里,还有一项特别的“活动”。时不时会有人拿出些糯米糍,小心翼翼地放在炉上烤炙。随着时间的推移,糯米糍的表面渐渐变得焦黄,那股香甜的气息也开始在屋内弥漫开来。等到糯米糍烤得软软糯糯的时候,迅速将其裹上一层白糖,一口咬下去,白糖的清甜与糯米糍的软糯在舌尖上交融,别有一番风味。那独特的口感和味道,成为了山村冬日里难忘的美食记忆,也为寒冷的季节增添了一抹甜美的色彩,让艰苦的生活多了一丝幸福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