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4章 稀米汤
毫无疑问。
热水一烧开,张为民就不再继续去烧热水了----接下来的话,只靠着柴火着了的自然温度,就能保持住这个水开的形势。
张为民这下得去兑一兑调料。
找一个小盆子,放上一些姜粉,撒上一些小茴香、花椒粒、盐巴----盐巴就意味着用来腌菜的是粗盐。
没有粗盐的话,也可以用细盐去腌菜。
另外,小茴香和花椒粒,得放在后锅中,借助着前锅的、锅底下的柴火处蔓延出来的热度,稍微地炒上一炒。
来让其的香味释放出来。
还有,其他的倒也还好,但盐巴的放入量,一定要控制好。
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过多的话,腌出来的白菜,会多一些的苦味,从而不好吃----咸苦、咸苦的那种。
过少的话,腌出来的白菜,会少一些的酸味,从而没味道----盐的话,是会咸,可在一定条件下,这股子咸味又会转变成酸味。
谨记。
HCl(化学式),或者叫,氯化氢(中文名)。
当它溶于水的时候,就名为盐酸了----盐酸、盐酸,这就是腌酸菜的时候,明明放的是盐,不是醋。
结果出来的味道,却会酸的缘由了。
额。
化学是初中三年级要上的课。
所以,还是那句话----身怀初中学历这一“天赋神通”的张为民。
明晓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知识点,万分正常。
------
调料弄好之后,用筷子搅拌、搅拌,就能去腌酸菜了。
此时,冷水盆里已经放了好些个白菜。
只见张为民在用作腌菜的的小缸中,率先倒上一层调料。
再拿起一瓣白菜,用力捏掉上面的水分----不能拧,这是白菜,不是抹布,它会断掉的。
并将其铺在腌菜缸中。
一直到这些白菜铺满了一层,张为民便在白菜的上面,紧接着铺上一层辣椒。
最后,他用手掌使劲儿的压了一压。
这腌菜的一层,就算圆满结束了。
随后重复上述的步骤,直至整个腌菜缸都被填满即可。
------
在张为民腌酸白菜的期间,邓胜梅并没有闲着。
人家在熬煮一些调料水----用的就是刚才烫过白菜的开水。
至于说调料水里面放的调料包,都是上一次煮肉剩下来的----农村人比较俭朴。
一个东西能多用几次,就多用几次。
例如这个调料包,张为民估计自己的老妈都得等将其煮的不大有味道了之后,才会扔掉。
待到调料水煮好,邓胜梅便将其给舀出来,并盛到之前搅拌干的、调料的那个盆儿里。
这一份调料水,要放凉。
而凉了之后,便需要倒入腌菜缸中----这能让酸白菜得到更多的香味。
而倒入之后,便需要用石头去压住了----先放石片,后放石块。
而放了之后,便需要找到一个足够大的袋子去倒着套住缸口。
顺便为了减少空气进去,还要用绳子在腌菜缸的身子上系住袋子。
并且系得紧紧的!
------
弄完地溜溜和白菜,就到了午饭的时刻。
之前锅里的热水没有舀完,刚好能热个馒头和菜。
以及煮点米汤喝。
话说这个西北地区的米汤啊,用的是小米----西北地区多产小米,少产大米,则,老百姓多吃的也是小米粥。
而且这个米汤,还比较稀----老百姓的观念很朴素。
他们认为,米汤如果稠了的话,这不就变成饭了吗?
这还能是汤吗?
不能!
所以他们才不怎么喝稠的米汤。
此外。
张为民也不晓得究竟是怎么搞的。
这农村地区烧出来的米汤,居然要比城里用电饭锅烧出来的更好吃!
是柴火的缘故么?
还是说,他家里每每去烧米汤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王里面添加上一些油食?
油食加柴火,米汤特好吃?
------
午饭刚一热好。
张建国就抱着一大把、一大把的韭菜走进了屋里。
普普通通的农村中生活着普普通通的农民。
而这些普普通通的农民,就以一种互帮互助、团结前进的普通方式生活着。
这不,当张为民和邓胜梅在屋里面忙活的时候,张建国就坐在大窑的椅子上,拣着韭菜。
他还把拣好的韭菜用清水洗了又洗、淘了又淘。
说实话,张为民也很好奇。
为什么中老年人明明手脚没有年轻人那么勤快。
可一旦到了拣韭菜等活计上,却是绝对不慢!
老当益壮,还是穷且益坚?
------
张建国把抱过来的、洗好了的韭菜,洋洋洒洒地、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了案板上。
显而易见。
能被腌制的不是只有白菜和地溜溜,还包括韭菜。
只不过韭菜和前面二者有所不同罢了。
一来,韭菜在腌制之前,必须要晾干。
二来,西北地区腌制出来的韭菜,只有咸味儿,俗称,“咸韭菜”----这也就意味着,腌制咸韭菜的话,用到的东西只有盐巴。
整个腌制的流程也很简单。
把处理好的韭菜,切成一小段儿、一小段儿的模样----为了好吃,再添加些切碎的辣子丁儿于韭菜段中,可以多姿多彩。
然后,撒盐。
并静置一会儿。
然后,用手去轻轻的揉搓----手法类似于,乌龙抓乌贼手。
直至韭菜中的水分出来,致使其翠绿、翠绿的时候,就可以去装罐了。
同样的。
腌咸韭菜用的是和腌地溜溜一般无二的、可以密闭的陶瓷罐子。
也同样的。
罐子中的咸韭菜,得用手掌给压实。
------
饭菜热好后、米汤烧好后。
张为民就将其弄出来,放到了盘子中,并端入了大窑里。
至于说腌咸韭菜的事情。
谁弄好的韭菜。
谁就去腌韭菜。
再说了,邓胜梅和张为民已经弄好了地溜溜和白菜,这最后的一个韭菜,也理当属于他张建国的工作范畴之内。
活的话,大家都要干的嘛。
“稀溜溜、稀溜溜。”
张世慧这个小姑娘家家的,在吃饭上,胃口的确比较一般。
可在喝米汤上,却相当喜爱。
然而由于刚出锅的米汤比较烫。
她也就只能沿着碗沿去把漂浮在表面的、已经凉了一些的米汤给慢慢地“吸溜”进嘴里面----这也是西方的社会,为什么不会去“吸溜”汤类的原因。
碟子装的话,液体更容易接触到空气,也更容易散热、更容易变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