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往般旧事”
蝉鸣在窗外无休止地喧嚣,仿佛要将整个夏天的燥热都宣泄出来。高三教室的吊扇摇晃着送出热风,却吹不散林思瑶眼底的阴霾。她死死盯着月考成绩单上那刺眼的排名数字,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将纸张默默塞进抽屉最深处,仿佛这样就能把失败也一同掩埋。
放学铃声响起,林思瑶故意放慢收拾书包的动作。她害怕回家,害怕对上哥哥陈明关切又无奈的眼神——自从进入高三,那份无形的压力就像蛛网,将她越缠越紧。记忆突然闪回初中时,陈明总把剥好的糖炒栗子塞进她书包,可现在,她却觉得自己像个不断让他失望的累赘。
走出校门,她漫无目的地晃进小公园。夕阳把长椅晒得发烫,远处孩童嬉笑奔跑的身影,与她沉重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手机在包里震动,是陈明的来电:
“思瑶,怎么还不回家?我炖了银耳汤,再凉就不好喝了。”
“哥,我想在外面待会儿。”
她声音闷得像含着棉花,喉咙发紧。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电流声里传来翻书的沙沙声,
“注意安全,需要接你吗?”得到否定回答后,陈明轻声补了句,
“我等你。”
回到家时,玄关处陈明的球鞋歪在一边,客厅亮着暖黄的灯。餐桌上摆着她最爱的糖醋排骨,保温桶里的银耳汤还冒着热气,红枣漂浮在表面,像几颗黯淡的星星。林思瑶盯着碗里的食物,突然鼻子一酸:
“哥,我这次又考砸了。”
陈明停下夹菜的动作,骨节分明的手顿了顿,将剥好的虾仁放进她碗里:“高三的试卷像雪花,偶尔被埋住很正常。”他指了指她书包侧袋露出的笔记本,那上面画着未完成的广告草图,“你上次说想做广告设计,我查了下,某某大学的广告专业在全国排前五,录取分数线比现在的你高30分。”
林思瑶猛地抬头,却撞进陈明带笑的眼睛。他推来平板电脑,上面密密麻麻列着学习计划表:每天清晨六点晨读英语,晚自习后两小时专攻数学和物理。
“周末我们去广告公司实习的表姐那儿,看看真实的设计案例。”
他点开收藏夹,里面存着二十多个广告创意视频,
“这些是我筛选的获奖作品,你可以分析镜头语言和文案逻辑。”
那段日子,陈明成了林思瑶的“专属家教”。深夜的台灯下,他把复杂的函数图像画成可爱的漫画,用代码运行原理讲解物理电路。当林思瑶因为解不出题崩溃大哭时,他就默默泡杯热牛奶,等她情绪平复后,再轻声说:
“我们换个思路试试?你看这道题,像不像你上次设计海报时调整构图的过程?”
有次模考失利,林思瑶把自己锁在房间里。陈明在门外敲了很久,最后从门缝塞进张纸条:
“小时候你学骑车摔破膝盖,哭着说再也不学了。结果第二天,你偷偷把护膝绑得紧紧的,说‘这次一定能骑直线’。现在的你,比当年那个倔强的小女孩更勇敢。”
转机出现在整理旧物时。林思瑶翻出初中日记本,扉页上稚嫩的笔迹写着“我要成为最厉害的广告设计师”,旁边贴着她用蜡笔绘制的第一张海报。陈明不知何时出现,递来个文件夹:
“这是我联系广告圈朋友整理的资料,他们说你上次设计的校园公益海报很有灵气。”
文件夹里不仅有专业书籍推荐、历年优秀作品集,还有陈明手写的笔记:“广告创意=洞察+想象力,就像解数学题需要找到突破口。”那段时间,陈明经常带回广告行业的最新资讯,有时是一本杂志,有时是某个品牌的线下活动照片。他甚至用代码为林思瑶制作了一个创意灵感收集小程序,能自动分类整理她随手记录的想法。
在陈明的鼓励下,林思瑶开始关注广告行业动态,用废旧笔记本收集创意灵感。当她熬夜赶制自主招生作品集时,陈明就坐在旁边敲代码,时不时递来切好的水果。晨光爬上窗台时,他会把凉透的咖啡换成温热的蜂蜜水,笑着调侃:
“大设计师,眼睛要罢工了。”
有天凌晨,林思瑶为了一个广告文案反复修改,情绪濒临崩溃。陈明突然从书房抱来吉他,轻轻弹唱起她最喜欢的歌。柔和的灯光下,他的声音带着浅浅的沙哑:
“休息一下吧,灵感就像星星,得等眼睛适应黑暗才能看见。”
高考前最后一次模拟考,林思瑶的成绩跃进年级前三十。公布排名那天,陈明带着她逃了晚自习,两人坐在天台上分食一盒草莓蛋糕。夜风掠过发梢,陈明指着星空说:
“知道吗?你改第十版海报那天,我在书房写代码,突然觉得我妹妹比所有算法都耀眼。那些你以为无人知晓的深夜努力,都在悄悄发光。”
高考当天,陈明穿着印有“思瑶必胜”字样的T恤,在校门口被同学笑闹调侃。但当林思瑶走进考场前回头时,看见哥哥站在梧桐树下朝她比心,阳光穿过枝叶的缝隙,在他身上镀了层金边。那一刻,她忽然明白,那些在黑暗里咬牙坚持的日子,原来一直有束光,温柔又坚定地照亮着前路。而这束光,来自那个永远站在她身后的哥哥,用他的方式,为她编织着通往梦想的桥梁。
高考结束后的蝉鸣依旧聒噪,却不再像往日般令人烦躁。林思瑶将书包甩在沙发上,望着茶几上陈明准备的冰镇酸梅汤,玻璃杯壁凝结的水珠顺着纹路缓缓滑落,像是她这一年压抑情绪的具象化释放。
“去海边玩吧?”
陈明突然从书房探出头,笔记本电脑还挂在臂弯,
“你不是说想看真正的日出?”
三天后,两人拖着行李箱站在北戴河的沙滩上。凌晨四点的海风裹着咸涩气息扑来,林思瑶裹紧陈明递来的外套,看着他弯腰在沙滩上用树枝画着奇怪的图案。潮水漫上来时,那些线条被冲得七零八落,陈明却笑着说:
“就当把高考压力都冲进海里了。”
破晓时分,天际线裂开一道金线。林思瑶举着手机拍照,镜头却不自觉转向身旁的陈明。哥哥的侧脸被染成琥珀色,睫毛在眼下投出细小的阴影,这个总是默默站在她身后的人,此刻比日出还要耀眼。
成绩公布那天,林思瑶攥着手机的手都在发抖。当看到总分超出那个大学录取线23分时,她冲进陈明的房间,却发现他的书桌上摆着两份录取通知书——除了她梦寐以求的专业。
“本来想等你查到成绩再告诉你。”
陈明挠了挠头,耳尖泛红,“以后我们就是校友了,我实验室就在你教学楼隔壁。”他变魔术似的掏出个小盒子,里面躺着枚银杏叶造型的书签,叶脉间刻着细密的代码,
“这是用实验室3D打印机做的,输入特定指令……”他话没说完,林思瑶已经扑过去紧紧抱住他。
暑假过半,陈明带着林思瑶去了自己实习的科技公司。在开放式办公区,林思瑶看着哥哥和同事讨论算法时专注的模样,突然意识到那个总为她剥糖炒栗子的少年,早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人。午休时,陈明带她去顶楼露台,指着远处的写字楼说:
“等你毕业,说不定我们能合作个广告项目,用AI生成动态海报。”
开学前一周,兄妹俩一起整理行李。林思瑶翻出高中时的错题本,夹在里面的纸条飘落——是陈明写的鼓励话语,边角已经泛黄。
“留着吧,”陈明伸手接住纸条,“以后遇到难题,就当我在你耳边唠叨。”
九月的校园,银杏叶开始染上金边。林思瑶抱着教材走在林荫道上,手机突然震动,是陈明发来的消息:教学楼转角咖啡厅,给你准备了开学礼物。推开店门的瞬间,熟悉的焦糖玛奇朵香气扑面而来,白枯叶正在吧台后调试咖啡机,而陈明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个会发光的樱花八音盒改良版——这次的花瓣里,藏着她录取通知书的微缩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