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概述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由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也是实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系列教育新理念、满足终身教育需求的必然要求。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定义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指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系统(见图1—1)。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纵向流动、双向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
图1—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图
(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包含四个方面:
1.就业导向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无论哪一个层次的职业教育,最基本的职责都是促进就业。评价职业院校的底线标准就是“就业”,通过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和长期职业发展能力来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同时,建立第三方评价系统,围绕“就业”这个基本点,政府综合评价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对学生的贡献和对社会的贡献。
2.系统培养
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带来了对多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人才需求是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也应该是多层次的。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根据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要求,系统培养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3.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最核心的性质、最重要的灵魂,也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路径。我们经常提倡高等教育要多样化,但十几年来这个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对职业院校来讲,坚持走产教融合的道路,就必然会实现特色化、多样化发展;通过产教融合这条道路,高等教育同构化和同质化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4.全面发展
各级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习者的职业发展、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就业导向是方向,系统培养是结构,产教融合是机制,全面发展是目标。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主要有四大特征,即贯通、衔接、立交、融合。
1.贯通
要贯通从中职,到高职,到本科,到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贯通的前提是就业导向、产教融合。没有就业导向、产教融合,就没有贯通。
2.衔接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衔接,搭建起人才多样化成长路线图。要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划清学习者的成长路线,把在衔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从隐性变成显性、从抽象变成具体,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把这条路连通起来。
3.立交
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角度来讲,“立交”更多地体现为怎样建立教育和就业的旋转门上。教育、就业,再教育、再就业,是学习型社会中人成长最普遍的路径。发达国家如德国、瑞士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都充分体现了这个规律。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框架应按照“立交”的要求,打破各类教育“各自为政”的思维,打通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的界限,把教育作为一个有机体来认识和规划。“立交”不仅是衔接好教育体系内的各种教育,更重要的还要把教育和就业的“旋转门”建立起来。
4.融合
要建立有效机制,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与产业相融合。特别是学校与所服务的产业、所在的城市、所在的社区,都要建立某种意义上的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办学校必须要创造价值,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说明高等教育结构有问题,从理论上讲,高等教育规模越大,创造的社会价值应该越多,就能更加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毕业生就业难恰恰说明高校没有创造出应有的价值,没有形成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正循环。职业教育要另辟蹊径,走好产教融合这条路就能真正迎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