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中世纪文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本书试图把三种文学起源的历史进行汇总,这三种文学源自同一个根系,却随着历史的沧桑变迁各自演变,和记载它们的文字一样,最终走得越来越远。这个共同的根源就是塔西佗在公元一世纪命名的日耳曼尼亚;这个名字就其本身而言,其地理意义远不如民族意义,但是,与其说是一个民族,不如说是风俗、语言、传统和神话传说都较为接近的多个部族的集合体。克尔(1)曾注意到,日耳曼尼亚从未形成过政治实体,但是大陆上的日耳曼人的“沃丁”(Wotan)就是英格兰地区撒克逊人的“沃登”(Woden),而在斯堪的纳维亚人那里,又变成了“奥丁”(Othin)。我们所处的北半球主要受到罗马和基督教的影响,创作史诗《贝奥武甫》的诗人对于《埃涅阿斯纪》一定不陌生,而在冰岛文学中最重要的《海姆斯克林拉》(Heimskringla)一书的标题中,我们就不难看到翻译过来的拉丁短语orbis terrarum(2)的影子。

鉴于年代久远,材料几乎完全陌生,本书并非一部历史,而更像是一部选集。我们不应忘记,诗歌是很难翻译的;任何一个现代的版本都无法完整地呈现原始文本中那种纯粹而古老的韵味;拥有丰富辅音群的各种日耳曼语言,可以很好地表现出史诗那种粗犷的美,却很难传递出抒情诗沉静的甜美。通晓德语或英语的读者,在研究古老的行文方式时不会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本书最后的参考书目对此也有所提示。

有不少优秀的、著名的文学史,其关于中世纪文学的段落我们也会在本书中呈现,无视它们将是非常荒谬的。但是,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指出,本书的编写理念及其实践都直接建立在原始文本之上,除了乌尔菲拉版的《圣经》。

读过萨迦的人都会在现代文学中找到它们的影子;研究撒克逊诗歌,甚至古代斯堪的纳维亚游吟诗人的人,也会发现比喻中存在奇特的、巴洛克式的例子。

豪·路·博尔赫斯 玛·埃·巴斯克斯

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九六五年一月二十七日


(1) William Paton Ker(1855—1923),英国学者、散文家。

(2) 拉丁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