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精神病理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自知力和现实检验能力

1.自知力(insight)

一般说来,自知力不是精神症状。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也就是说,可贵的是每个人都能够了解自己,对自己认识是否正确、能力的大小、所作所为是否恰当能够做出正确的评价,或者说,这是对自我认知的认知,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在精神病学上是指患者知道自己疾病的症状是异常的或病态现象的认知能力,以及对其症状所持的正确态度。自知力可有不同程度损害,两个极端的情况是:有的患者知道自己的行为不正常是心理或精神上出了问题,迫切要求治疗,称为自知力存在;有的患者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不认为有何不正常,否认有病,拒绝治疗,称为无自知力或自知力缺乏。介乎二者之间的情况则称为有部分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全。完整的自知力应包括如下内容。

(1)知道自己有异乎常人的表现。

(2)知道自己的异常表现是疾病症状或病态行为。

(3)知道自己的症状和病态行为属于心理上或精神上的疾病。

(4)要求对自己的病进行治疗,且对治疗有良好的依从性。

自知力缺乏曾被认为是精神病(psychosis)区别于神经症(neurosis)的显著特征,但这种区别并不可靠,现在大多用现实检验能力受损进行表述。了解患者有无自知力主要目的在于预测患者是否会依从治疗:有较好自知力的患者大多治疗依从性好,预后较佳;自知力缺乏的患者往往治疗依从性差,预后不良。其次,在治疗过程中自知力逐步恢复,是疾病趋于好转或缓解的重要指标。

2.现实检验能力

现实检验(reality testing)是指将内心的活动与外界客观现实区别开来的认知过程。最初由Freud提出,认为是一种自我功能(ego function),常作为心理治疗技术在精神分析过程中运用。现实检验能力(ability of reality testing)作为精神病理学概念,主要是指患者能够把精神病理现象的内心体验与外界客观的真实情况区别开来。如果说自知力是对认知的认知能力,现实检验能力则是引进客观现实作为参考系,与相应的内心体验或认知进行比较,做出正确评价的能力。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把自己的幻觉、妄想当作客观现实,是现实检验能力缺损的典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