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九条鱼
孙卫东看看越走越远的柳三水,又看看铁皮桶里的三条鱼,最后又抬头看向三岔河口……
这……柳三水在搞什么名堂?
柳三水让自己再钓六条鱼,凑九条鱼,是什么用意?
孙卫东实在是捉摸不透!
不过柳三水是个高人肯定无疑!
孙卫东摒弃杂念开始钓鱼,开始专心钓鱼,自从他和毛青学开始夜钓,还是第一次一个人钓鱼,钓鱼是忍受寂寞的过程,但也是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四个小时后,孙卫东钓到了五条鱼,最小一指一只长,最大的一扎长,鱼的种类有草鱼、鲢鱼和青鱼。
还剩最后一条鱼!
孙卫东此时又饿又渴,抬起手腕看表,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他点上一支烟,收拾有些急躁的心情,继续钓鱼。
河对面的芦苇丛不时有飞鸟掠过,芦苇丛里还有几只野鸭子,一只震旦雅雀落在了离孙卫东三米远的芦苇上。
震旦鸦雀被称为“鸟中的大熊猫”,是鸟类中的活化石,整体只有拳头般大小,黄色的嘴巴和粉色的小脚十分俏皮,胸前有丰满的雪白绒毛再搭配上棕色的羽毛,看起来就像一个冬天穿得很臃肿的小孩。
孙卫东不认识震旦鸦雀,就在他看得出神时,手上感受到了鱼竿的震动。
有鱼上钩了!
孙卫东立刻回过神来,赶紧拉杆,结果鱼脱钩跑了。
孙卫东懊恼的摇摇头,重新下饵放线。
一直到了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满了河面和芦苇丛,孙卫东还是没钓上最后一条鱼。
孙卫东内心着急,想要放弃,放下鱼竿站起来抽了一根烟,最后又老老实实的坐下,拿起了鱼竿。
直到月上枝头,星辰出现后,孙卫东终于钓到了第九条鱼,这条鱼不大,只有一指长,身体有些发黑,可能是比较小的原因,鱼鳞不太明显。
不过孙卫东钓够了九条鱼,急着去找柳三水,所以也没太细看,把最后钓上了来的鱼放进铁皮桶,又往铁皮桶里加了些河水,提上铁皮桶就往村里走。
村里停电了,柳三水在屋子里点了根本蜡烛正在听匣子,广播中播放的是单田芳的评书《白眉大侠》。
见到孙卫东提着铁皮桶回来了,柳三水关了匣子,起身看铁皮桶里的鱼,为了看得清楚些,他还拿出手电筒照了照。
“啧啧,太不小心了,你看看,你看看,都把鱼嘴,鱼鳞都钩破了。你肯定没有像我那样收杆,你看我钓的三条鱼,基本没有大伤。”
孙卫东说:“钓鱼自然会伤到鱼。”
“那伤的也太严重了,估计养不了几天就会死掉。”
孙卫东诧异的说:“你钓鱼是为了养?不是为了吃啊?”
“不是我养,是你养。我今天一早去钓鱼,就是知道你要来,特意给你钓的。”
孙卫东更加不解了,问:“给我钓的?我养鱼干什么?”
柳三水放下手电筒,说:“还记得我给你说逆天改命的三个办法吗?”
“记得,一是风水,二是阴德,三是信仰。”
柳三水点头说:“阴德和信仰是靠人的行事来决定的,风水则需依靠外力。而鱼就是风水。在风水学说之中,鱼能够使得一汪死水变得活分起来,因此鱼的存在可以增加一个人的财运。
根据《易经》中的说法,双为阳,单为阴,生活在水中的鱼属于是属阴物,而人属阳物,人养鱼在风水学中则是‘阴阳平衡,持中守正’。‘阴阳平衡,持中守正’在风水中特别关键。我让你钓九条鱼,也是有说法的。”
“有什么说法?”
“九是阳数的极数,简单来说就是单数中的最大数值,这也是为什么帝王会用九五之尊来称呼他,而且帝王穿着的龙袍上也是盘旋着九条龙。
另外,在《诗经·小雅·天保》中,出现了‘九’个如字,分别是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如月、如日、如南山、如松柏,九个事物都是有着极好的寓意的,因此这‘九如’在古人的观念中,是祝福的最高境界,‘九鱼’与‘九如’有着近似的谐音,所以让你养九条鱼非但不会破坏阴阳风水,反而还有着吉祥如意的意味在!可你看看,你把鱼伤成这样,还能养活么,估计活不了几天!”
孙卫东心中戚戚,有些慌神,说:“你早给我说呀,你早说我就不会小心了。要不,我现在去河里在钓几条。”
柳三水摆手说:“再钓的不算,天道讲究顺其自然。鱼养不活,是你的命数。就这样吧,回去后你挖个池子,池子里种上荷花,能活几条算几条吧。”
“那我现在就回去?”
“对,现在就回去。要是晚了,估计九条鱼都得死了。”
“我还有问题想……”
“有问题改天再说,先去回去把九条鱼安置好,浴池挖在院子里的东北角。还有,用逆天改命的事不许对任何人说。”
孙卫东不在耽误时间,向柳三水道了谢,赶紧提着铁皮桶离开了柳三水家。
回去的路上,孙卫东想回家在院子里挖坑,肯定会被父母追问缘由,就算糊弄过去,以他妈的性子,说不定那天家里来了亲戚,就把鱼捞起来下锅做菜了。
要找个单独的院子才行。
回到市区已经是晚上十点多,孙卫东开车直接到谈固村工地,找到了范长友。范长友虽是百汇建筑的董事长,可他做事喜欢亲力亲为,与工人同甘共苦,愣是不听劝阻在工地上临时盖了个办公室,整天在盯在工地上。
谈固村开发工地上日夜不休,范长友正戴着安全帽在巡视工地。
“老范。”孙卫东远远看到范长友就喊。
范长友见是孙卫东,忙快步跑了过来,问:“孙总,你怎么来了?”
“找几个工人,带上铁锹,镐头,跟我去挖个养鱼的鱼池。”
范长友惊讶的说:“啊?大晚上去哪儿挖鱼池?”
“我一会在给你解释,你先找人,多找几个,今天晚上必须弄好。”
见孙卫东着急,范长友不敢耽搁,应了一声立刻去找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