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这方面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但石油资源的大规模勘探开发利用却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谈及新中国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就不得不提本传记的主人公——中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界唯一的工程院院士李庆忠。
李庆忠祖籍江苏省昆山市,石油勘探专家,中国现代石油物探学科带头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副总工程师,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名誉院长。
李庆忠院士既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也是第一代石油物探人。自1952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在为祖国寻找石油宝藏的路上埋头耕耘、默默奉献,60余年来,从新疆大漠戈壁到大庆皑皑雪原,再到东营碱滩一片,克拉玛依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我国多个大油田的成功勘探与开发都凝聚着他的智慧和汗水。地震波波动理论、三维地震勘探方法、两步法偏移归位技术、地震地层学的重要补充、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他提出的每一次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和方法改进都极大地推动着中国石油勘探事业的发展进程。
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两鬓斑白的耄耋老人,李庆忠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在石油物探领域跋涉求索。生活的艰难、技术的落后、设备的陈旧、西方国家的封锁、“文化大革命”的风雨……在一系列困难和曲折面前,他都未曾放弃“为祖国找石油”的理想和信念。在艰苦的岁月里,是什么支撑着他不断前行?在科研求索的征途中,他的动力源自何处?一系列创新发现的提出,成功的奥秘究竟在哪里?他所处的时代、人生的经历和周围的环境对他的科研生涯有何影响?其治学特点和科研风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了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为了全面梳理总结李庆忠院士的学术成长历程,2014年夏,中国海洋大学承接了中国科协设立的李庆忠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
李庆忠院士为人一向是谦虚低调的,所以,他对于我们开展的采集工作是有“抵触情绪”的。他说,作为中国成千上万物探队员中的一分子,他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没有什么好宣传的。我们耐心细致地向他解释,给他讲解采集工作和新闻宣传工作的区别,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学术成长历程的概括,更是希望通过此项工作以点带面、以个体树群体、以学科写领域,来记录和弘扬新中国第一代石油物探人的成就和精神,向后来人展示中国石油科技发展的曲折历程和老一辈科学家创业的艰辛与不易,进而激励新一辈石油物探人奋发有为、不断前行。多次沟通后,在其爱人梁枫老师的热心协调下,李庆忠院士最终同意我们开展采集工作并提出了三条原则:一是实事求是,不准夸大、拔高,把他塑造成千人一面的高、大、全形象;二是不要因为这件事给他的同学、同事和朋友增加负担和干扰;三是因为年代久远,有些时间节点和历史事件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表述,要认真做好求证工作,把握不准的内容可以不写。就这样,我们的采集工作在摸索中起步了。
科学家的成长与成才离不开他所处的社会和时代,而且他们的人生轨迹、思想转折和科学建树等往往会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影响。所以,采集小组首先对20世纪30年代至今的时代变迁、社会演进以及世界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的历程等进行了梳理,并重点对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脉络和历次石油大会战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李庆忠的家学渊源、求学历程、师承关系、职业选择、科研环境、学术思想、交流合作等进行了深入挖掘与探寻。
采集过程中,采集小组一方面进行口述资料的访谈,沿着李庆忠成长、学习和工作的轨迹,一个地点、一个地点地去采访知情人员,请他们回忆和介绍李庆忠的成长、求学、工作、生活以及科研场景与细节,还有他的思想性格和学术特点的养成过程。访谈对象中,有李庆忠老家的文史专家,有他就读的小学、中学的校长,有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同学,有在新疆一起从事石油勘探的队友,还有他在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中国海洋大学的同事和学生等,他们不仅乐于接受采访,还积极提供线索,为采集工作出谋划策,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另一方面是进行实物资料的采集,李庆忠院士的论文手稿、学术著作、亲手绘制的地震资料图、使用过的地震勘探设备以及与他有关的档案资料等都在采集的范围内。两年多时间里,采集小组行程两万多千米,辗转于上海、昆山、北京、乌鲁木齐、大庆、东营、涿州、高碑店、徐水、青岛等多个城市和地区,采访近40人,录制音频资料达3000分钟,拍摄视频资料2500余分钟,整理访谈稿达20余万字。得益于李庆忠院士的慷慨捐赠,我们在实物资料的采集方面也是收获颇丰,共收集到实物500余件,其中手稿100余份、专著4套、证书60余本、地震资料图120余张、信件30余封;采集整理数字化档案和照片800余件……这里面既有李庆忠院士在清华大学求学时记录的叶企孙教授上课的光学笔记,也有他1972年写就的长达21万字的波动地震学论文《地震波的基本性质——复杂断块区的反射波、异常波及干扰波》,还有他撰写的中国石油物探界的经典著作《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以及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档案资料等。不管是口述访谈,还是实物资料,都对我们全面、深入、立体了解李庆忠院士和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挚爱的石油物探事业提供了莫大的支持和帮助,并成为传记书写的重要资料来源之一。
在我们的采集工作开展之前,也有许多以李庆忠院士为书写对象的人物传记、科学类文章发表或出版,这些资料成为我们开展采集工作的重要支撑和参考。如1990年石志在《石油物探报》撰写的《在地质、数学和物理的交汇点上——记物探局副总工程师、局劳动模范李庆忠》一文,这篇文章更多的是展示李庆忠在石油物探领域取得的科技成就,有三维地震勘探方法的创新、波动地震学的提出、地震资料处理的两步法偏移技术等。另有2009年《科学中国人》杂志刊登的贺春禄撰写的《生当报国为石油 从不言悔物探路——记我国著名石油勘探专家李庆忠院士》,比较客观翔实地记述了李庆忠院士大学毕业后的工作经历、科研成就和人生轨迹。在采集过程中,我们找到的文章还有魏世江、吕小霞、赵新安3人联合撰写的《李庆忠:奋战“物探”第一线》,该文于2004年发表于《光明日报》;2007年出版的《工程科技的实践者:院士的人生与情怀》一书收录的潘志林撰写的《守望物探家园——记李庆忠院士》一文;2010年8月14日《中国石油报》刊发的曹占鳌、崔公利联合署名的《甘将红颜伴石油——记原新疆地调处第一任女子磁力队队长梁枫》一文,该文主要展示的是李庆忠的妻子梁枫女士的工作事迹,其中也涉猎了一部分与李庆忠有关的内容;纪玉洪发表在2010年10月29日《中国海洋大学报》上的《一位老院士的人生魅力——访石油勘探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李庆忠》一文;汪鹏撰写的《把青春献给石油勘探事业》刊载于2014年7月20日《昆山日报》上;2014年12月,香玉撰写的《李庆忠院士:为石油甘愿付出一辈子》刊登在《神州》杂志上;卢嘉锡等主编的《院士思维》一书收录的李庆忠院士的自述文章《不唯书,不唯上,独立思考》等,这些宝贵的文章都从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给我们的实物采集和传记写作以启迪和帮助。此外,我们还采集到了两部以李庆忠院士为主人公的专题片《我是石油物探人》和《物探人生》。
通过对上述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分析,采集小组发现这些文章和专题片更多的是侧重对李庆忠科学研究成果的宣传,忽视了对其学术灵感和创新思维从萌发到付诸实施的全过程探析,而且对其家庭成长环境、父母的熏陶、师长的指引与教诲等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经历几乎没有提及。此外,这些文章发表的日期较早,无法展示李庆忠院士在2000年以后取得的科研进展和学术成就,如三维圈闭分析程序TRAP-3D的问世、生油理论的争鸣、对中国西部山区地震勘探难关的攻克等。
李庆忠院士的成长和成才历程是比较坎坷曲折的,早年他目睹了侵华日军的残暴行径,亲历了租界内法国人的嚣张跋扈以及国民党统治的反动与黑暗,这些切身体会使他在少年时期就对祖国的强盛和生活的安宁有一种深深的向往和期许,这也是他爱国思想萌生的起点,并在后来的求学和工作中变得愈加牢固,成为他工作后心中始终激荡着的“我为祖国找石油”和“尽快为国家甩掉贫油国帽子”的信念的有力支撑。这些生活中的细节和思想上的轨迹在前述的文章中都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和考证。此外,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任何技术、方法和理论的改进与创新都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生产的论证,而李庆忠尤为重视这一点。与此同时,他的工作轨迹也始终循着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的实践历程行进,在一线的摸爬滚打中,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反复验证中,野外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室内资料分析处理、指导钻井试油等物探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看见他的身影。所以,李庆忠的学术研究有其独特的方法、模式和思维习惯,这与他所处的时代、所面临的环境以及物探学科发展的进程密不可分。
按照采集工作的要求,应该把李庆忠的学术成长经历置于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之中,与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对比研究,而不是割裂开来、孤立地探究。在学术传记的谋篇布局中,我们契合李庆忠院士的人生经历,以时间为主线,以石油物探学科的发展脉络为纲,以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的进程为轴,以其个人生涯的重要时间节点和科技成果作为章节划分的标准与依据。全书共有八章,分别为少年时代、清华岁月、西北历练、鏖战大庆、转战华北、调回涿州、结缘海洋、为霞满天。
第一章主要介绍李庆忠的家学渊源以及少年时期的坎坷经历。1930年10月,李庆忠出生于江苏省昆山县的中医世家,祖父、父亲、伯父等长辈皆是当地颇有名望的医生,自小在药草的香气中熏陶成长,潜移默化中对前来就诊的底层人民生出一种同情和怜悯之情。5岁随家人迁往上海,1937年8月,日军开始进攻上海,李庆忠举家避难法租界。年幼的他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和法国人的蛮横,爱国、救国思想开始萌生,并在动荡的时局中度过了颠沛流离的小学和中学时代。
第二章以李庆忠在清华大学的求学历程为主要内容。1949年秋,李庆忠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招收的第一批大学生进入清华大学学习,第一年在电机系学习,后因更热爱物理学转入物理系就读。在物理系,李庆忠遇到了叶企孙、何泽慧、王竹溪、周培源等一批名师,打下了坚实的数理知识基础,为日后从事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点亮了前行路。1952年,国家酝酿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要求1949级学生提前一年毕业,李庆忠被分配至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并在北京秦老胡同进行了短暂的物探知识培训,从此开始结缘石油物探行业。
第三章主要记述李庆忠在新疆的8年工作经历。1953年春,李庆忠抵达新疆中苏石油公司,主要从事重力测量工作。其间,斗酷暑、抗严寒、战风沙、搏野狼,他和队友们克服重重困难,一心为国家寻找地下的石油宝藏。同时,他在新疆也度过了一段难忘的青春岁月,并与磁力队队长梁枫喜结连理。为了完善知识结构,李庆忠还自学了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等地质学方面的知识,与队友们一起探明了克拉玛依大油田。
第四章围绕大庆石油会战展开。1961年5月,李庆忠从新疆前往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并参与了其中的地震勘探会战。这期间,他主要从事重磁力资料的研究工作,并有意识地加强了对复变函数、数学物理方程等数学知识的学习,撰写了我国第一篇反褶积论文,成为我国运用反褶积技术的开端。他还与同事一起编写了《松辽盆地构造特征及构造发育史报告》《松辽盆地地震勘探方法总结》等报告,连续三年获评“五好红旗手”。
第五章讲述的是李庆忠在东营参加华北石油会战的经历。1964年年初,李庆忠奔赴渤海湾地区找油。这一时期,也是他成果频出的关键时期,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提出、波动地震学理论的阐释、两步法偏移技术的创新……由他主导的一系列在我国乃至世界石油勘探领域震撼性的科研成果纷纷涌现出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第六章介绍的是李庆忠从胜利油田调回涿州物探局之后的学术历程和研究成果,时间节点划分在20世纪80年代初至21世纪。这期间他不仅对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地震地层学说进行了补充完善,还勇于批判和揭露物探领域的不正之风,与伪科学做斗争,并对石油地质学中的圈闭理论进行了升华。1993年,他出版了人生的第一本专著《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时至今天依然被石油物探界奉为经典之作,被誉为“打开高分辨率之门的一把钥匙”。这期间,李庆忠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1985年,李庆忠作为主要参加人的“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勘探理论及实践”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9月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第四届科技大会上被授予“石油工业杰出科技工作者”称号。
第七章主要介绍的是2001年李庆忠受聘中国海洋大学后,在物探人才培养以及海上石油资源勘探等方面开展的工作。进入21世纪后,李庆忠对石油物探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需要着力解决的难题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并对广受业界关注的岩性油气田勘探、多波地震勘探进行了研究分析,与博士生张进、王建花分别合著了《岩性油气田勘探》《多波地震勘探的难点与展望》两本著作。
第八章围绕晚年的李庆忠依然心系物探事业、辛勤耕耘展开论述。自20世纪80年代起,李庆忠始终坚持亲自编写程序验证各种物探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可行性、准确性,日积月累形成了一个拥有200多个模块的SEISPLOT程序包。通过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他对石油地质学界推崇的“有机生油理论”产生了疑问,并从自己的理解出发撰写文章,与有关学者进行探讨、争鸣,呼吁大家在找油时不要只坚持“一元论”(有机学说),应该作两种设想。此外,晚年的他依然笔耕不辍,历时3年,把他60余年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思想进行了梳理归纳,汇集成了《寻找油气的物探理论与方法》一书(共三册),这既是对他个人学术生涯的总结,也是对新中国石油物探技术进步的记录。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截至目前,已年近九旬的李庆忠依然豪情满怀、志在千里,继续谋划和书写着中国石油物探事业的奋进之路。
“石油”这一名词源自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在其经典著作《梦溪笔谈》中这样写道:“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又因“石之细碎者谓‘砂’”,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中,也有“沙,水中散石也,字亦作‘砂’”的释义,而且在李庆忠的文章论著中多见“砂”字,如《含油气砂层的频率特征及振幅特征》《岩性油气田勘探——河道砂储集层的研究方法》等。我们由以上两处得到启发,结合李庆忠一生钟情于地球物理勘探事业、几十年不懈地为国家寻找地层深处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感人事迹,故将传记命名为《寄情水际砂石间》。
在采集工作开展中,我们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帮助,也收获了太多的知识与感动。在昆山,已至古稀之年的文史专家陆宜泰先生热心地为我们当向导,帮助联系熟知李庆忠祖辈情况的人士,积极收集李庆忠曾就读过的昆山县立中学的有关史料。在我们数次去涿州采集的过程中,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的梁云辉老师总是热情周到地帮助协调联系各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的领导和有关科室也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方便,李庆忠的同事袁秉衡、王克斌以及他的学生侯爱源、方云峰等也欣然接受我们的采访,最为宝贵的是在这里我们采集到了李庆忠不同时期的档案资料。在新疆,何平、刘治蕃、梁绍全、靳仰廉等老一辈石油物探人为我们讲述了当年与李庆忠夫妇一起共事的难忘经历,在感怀过往的同时,他们为国家石油工业的发展繁荣感到自豪。在关于李庆忠清华求学经历的挖掘中,他的同班同学唐孝威院士、赵文津院士对于当时老师授课的情况、课外活动的情况以及李庆忠的学习情况等都给予了认真的回忆。李庆忠在大庆石油会战时期的同事吕志良为我们介绍了当年他们参加石油大会战的艰苦岁月。谈及在渤海湾盆地开发胜利油田的场景,俞寿朋、刘成正、柴振一、王良全、赖正乐、赵良才、张明宝等多位与李庆忠一起并肩作战的队友皆对他执着的科研精神记忆犹新,并为我们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生活和工作细节。在青岛的采集中,中国海洋大学领导,宣传部、新闻中心和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的相关负责同志、部分教授、学者,以及李庆忠院士的学生们都给予了无私的帮助与支持。首先,学校自上而下皆十分重视这一采集工作,希望借此机会把李庆忠院士的宝贵学术成长经历进行梳理留存,以激励后人,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副校长李巍然和党委宣传部部长兼新闻中心主任陈鷟在工作开展中给予了许多的关心、指导和支持。其次,李广雪教授、周华伟教授、刘怀山教授在访谈中对李庆忠院士为人治学的点点滴滴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与李庆忠院士交往中印象深刻的诸多细节进行了回忆和描述。李庆忠院士的博士生童思友、张进、王建花、吴志强、张海燕等围绕师生间相处的经历和导师对他们的指导与培养等内容做了介绍,特别是童思友、张进、张海燕三位老师从专业角度对我们的采集和写作进行了不厌其烦的指导。此外,还有在北京、上海、大庆、徐水等地的采集中,我们也获得了各地档案馆、学校和石油单位的倾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向以上单位和个人表达深深的谢意。当然,采集小组最应该感谢的还是李庆忠院士以及他的夫人梁枫女士,正是因为获得了他们的认可和支持,我们才得以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披沙拣金,少走弯路,使采集工作如期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