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文化记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柴俗解码

薪柴、柴火是几千年来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梦粱录》卷十六“鲞铺”条提到:“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或稍丰厚者,下饭羹汤,尤不可无。虽贫下之人,亦不可免。盖杭城人娇细故也。”这里主要论述的是南宋杭城人的生活态度,但也说明杭城居民生活中薪柴的地位。今天,农村很多地方的燃料仍然依靠柴。

打柴、搂柴、买柴、卖柴、烧火、祭灶是汉民族祖祖辈辈沿袭的日常生活事象,这种生活行为和习惯潜移默化地不断完善,渐渐成了历代汉民族人民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和习俗,成了中国人深层的心里积淀。汉语熟语以生动的形式清晰地记载和反映了这种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民俗事象和文化习俗。

(一)历史典故

典故或来自古代神话传说、寓言、历史故事的事典,或来自前人诗文、熟语的语典。柴俗典故来源较早,内涵丰富,是在长期社会演进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并得到了普通社会群体的接受和承认。这些经历了历史文化熏陶和积淀而形成的典故为大众所耳熟能详,且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意义和教育意义。

1.斧柯烂尽

这个典故出自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

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8

上文说晋朝的王质到信安郡的石室山打柴,遇到一名孩童和一位老人正在溪边下围棋,于是把斧子放在溪边地上,驻足观看。看了多时,孩童说:“你为何不回家?”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看见斧柄已经腐烂,锋利的斧头也已生锈。回到家中,他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原来王质去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而仙界一日,人间百年。

“斧柯烂尽”又作“柯烂忘归”“局残柯烂”“看棋柯烂”“柯烂归来”“柯山棋局”“柯云罢弈”“烂柯仙客”“樵柯烂尽”“王质烂柯”。

砍柴,在过去是人们具有生存意义、带有强制性的劳动,尤其是上山打柴需要磨刀、爬树、挥刀砍柴、捆柴、背柴,需要走远路,自然会很累。然而,成语典故“王质斧烂”“斧柯烂尽”所记载的打柴活动却没有一点艰难苦痛之感,相反,体现出的是一种超脱浪漫的文化精神。

2.曲突徙薪

这个典故出自《汉书·霍光传》: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9

“曲突徙薪”后比喻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能舍本逐末,要勇于承担过失。也作“枉突徙薪”,也省作“突薪”“曲突”“徙薪”。

3.卧薪尝胆

这是与越王勾践相关的历史典故。《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

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卧薪,指躺卧在柴草上,象征在艰苦的环境下发愤图强。尝胆,口尝苦胆,以锻炼意志。“卧薪尝胆”这一典故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宋代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

4.买臣负薪

汉语成语有“买臣负薪”“买臣采樵”和“朱方负樵”,均指朱买臣怀才不遇时的穷苦生活。

朱买臣的故事最早见于《汉书》,说的是吴人朱买臣家贫好读书,靠砍柴卖柴度日,“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朱买臣留不住她,只好让她离去。有一次,朱买臣负薪墓间,他的前妻与丈夫正好来上坟,见朱买臣饥寒交迫,便把他叫来,给他吃了顿饱饭。后来朱买臣受到会邑子严助的推荐,与汉武帝说《春秋》,言《楚辞》,受到赏识,拜他为中大夫。此后,朱买臣又被封为会稽太守,进入吴界时,见他前妻与丈夫正为迎接新太守修路铺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

自《汉书》记载朱买臣的婚变故事以来,不断有人对其进行改编和重写,诗歌、小说、杂剧、传奇等领域都有文本流传。《三字经》:“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其中的“如负薪”说的就是朱买臣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的故事。

5.柴车幅巾

柴车,指粗劣的车。幅巾,指用一幅绢束扎头发。坐着柴车,不戴帽子,用绢束发,形容作风俭朴。“柴车幅巾”语出《后汉书·韩康传》:

至亭,亭长以韩征君当过,方发人、牛修道桥。及康柴车幅巾,以为田叟也,使夺其牛。10

韩康是汉代很有道德学问的人,颇有名望,是汉代的“征君”,即朝廷征召他出来做事的人。某处亭长听说韩征君要从他们这个地方经过,急忙征调民夫修桥铺路,以示巴结。而韩康,轻车简从,“柴车幅巾”,亭长把他当成了乡巴佬,抢夺他的牛车来拉石土铺路。幸亏有使者赶到,说明这个“乡巴佬”就是韩征君,可以想见当时场面之尴尬。

“柴车幅巾”也作“驽马柴车”。《魏书》上说:“孔子为鲁司寇,乘柴车而驾驽马。”可见孔夫子做了大官,生活依旧简朴。这两个成语的出现,说明古人虽然生活简陋,却怡然自得。

6.雪中送炭

据《宋史》载,宋太宗贵为帝王,却知道创业不易,因此生活很俭朴,也能体恤百姓。

有一年冬天很冷,太宗坐在温暖的屋子里,穿着狐狸皮外套还觉得冷。他思虑那些缺衣少柴的百姓,于是把开封府尹召进宫,说道:“现在这么冷,我们这些吃穿不愁的人都觉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没有木炭的百姓肯定更冷。你现在就带人拿着衣食和木炭去城里走走,帮帮那些无衣无柴的百姓。”开封府尹听后,立刻带人拿着衣食和木炭,去问候那些贫苦百姓,受到救助的人们十分感激,于是留下“雪中送炭”的历史佳话。从宋太宗开始,“雪中送炭”的故事便流传开来。为了宣扬德政,宋朝历代君主中这样的举动经常可见,真宗、哲宗等朝都曾有过。冬季救寒,更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使百姓够买到低价的柴炭。为此,宋廷常将官府的柴炭减价出卖,以惠贫民,“遇炭贵减价货之,即京师炭价常贱矣。”而“雪中送炭”也成为那时帮朋友过冬最好的馈赠。

7.柴门谢客

柴门一般是指用柴木做的门,也代指陋室和贫寒之家。“柴门谢客”的“柴门”并不是贫寒的意思,而是指杜门、闭门。“柴门谢客”即闭门谢客。《后汉书·杨震传》:“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云萝公主》:“生归,殡母已,柴门谢客。”柴门谢客体现的是一种蔑视尘俗、卓然独立的品格。

8.柴市之惨

柴市,指南宋抗元名臣文天祥就义的地方,大约在今北京市宣武门外菜市口一带。元代王恽《秋涧文集》记载:“(至正)十六年,(度宗二庶子)为帅臣张弘范灭于崖山口,执文天祥至大都,囚之。上屡欲赦出相之,竟不从。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戮于燕南城柴市。”后来用“柴市之惨”泛指为正义事业而在刑场惨遭杀戮的就义之人。明代张岱《琅嬛文集》:“国变之后,(沈素先)寂寞一楼,足不履地,其忠愤不减文山,第不遭柴市之惨耳。”

(二)民间传说与笑话

民间传说、故事和笑话属于独立的文学门类,它们独特的品质和性能体现为民间性、故事性、戏谑性和思想性。人们常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传说和笑话是供人消遣娱乐的,但又不局限于消遣娱乐,它们可以表达某种严肃主题,倾吐某种不平之气。此外,它们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民俗文化、民俗风情的有效载体。中国人的民俗常常在讲故事、说笑话中体现出来。

1.门人钻火

《艺文类聚》卷八十载有一则“门人钻火”的故事:

某甲夜暴疾,命门人钻火。其夜阴暝,未得火,催之急,门人忿然曰:“君责之亦大无道理,今暗如漆,何以不把火照我,我当得觅钻火具。”11

故事说的是一天夜里,某人忽患急症,命门人钻木取火,拿来照明。这天夜里,天色阴暗,室内更是伸手不见五指。某人催促甚急,门人忿然道:“您责怪人也太无道理,夜里漆黑一团,您为什么不拿火来给我照一照,我也好去找钻火的用具。”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门人的方法可谓简单之极、聪明之至。当然,这则笑话也间接说明钻木取火一直是民间所用的取火方法。

2.邻夫

唐代《笑言》有一则“邻夫”的笑话:

有睹邻人夫妇相谐和者,夫自外回,见妇吹火,乃赠诗曰:“吹火朱唇动,添薪玉腕斜。遥看烟里面,大似雾中花。”其妻亦候夫归,告之曰:“每见邻人夫妇,极甚多情,适来夫见妇吹火,作诗咏之,君岂不能学也。”夫曰:“彼诗道何语?”乃诵之。夫曰:“君当吹火,为别制之。”妻亦效吹,乃为诗曰:“吹火青唇动,添薪黑腕斜。遥看烟里面,恰似鸠盘茶。”12

鸠盘茶,俗称冬瓜鬼、瓮型鬼,佛书中说这种鬼食人精气,主梦魇。宣化上人说,这种鬼身宽超过身高,没有脑袋也没有腿,形状酷似冬瓜,因而俗称冬瓜鬼。又用来比喻人容貌丑陋。

以妻子吹火为题赋诗,雅中有俗,俗中见雅,极具生活情趣。

3.烟气难餐

明代潘埙辑《楮记室》里有一则“烟气难餐”的笑话:

唐乾符中有豪士承籍勋荫,锦衣玉食,极口腹之欲。尝谓门僧圣刚曰:“凡以炭炊饭,先烧令熟,谓之炼炭,方可入炊;不然,犹有烟气难餐。”及大寇先陷瀍、洛,财产漂尽,昆仲数人与圣刚同窜,潜伏山草,不食者三日。“贼”退,徒走往河桥道中小店买脱粟饭,于土杯同食,美于粱肉。僧笑曰:“此非炼炭所炊。”但惭恧而无对。13

俗话说,将心比心便是佛心。门僧圣刚虽是反讽,但是入情入理,精辟深刻。

4.望烟囱

燃柴做饭,烟囱就要冒烟。《笑林广记》有一则“望烟囱”的笑话颇为有趣:

富儿才当饮啖,闲汉毕集。因问曰:“我这里每到饭享,列位便来,就一刻也不差,却是何故?”诸闲汉曰:“遥望烟囱内烟出,即知做饭,熄则熟矣,如何得错。”富儿曰:“我明日买个行灶来煮,且看你们望甚么?”众曰:“你若用了行灶,我等也不来了。”14

一个富家每到吃饭时,闲汉们就都来了。他奇怪地问道:“你们怎么知道我家饭点的?”回答说:“远望着灶头冒烟,知道是生火。不冒烟了,知道饭熟了,所以就来了。”富家说:“我明天煨个行灶(可以移动的灶),看你们怎么办?”这几个闲汉回答说:“你要是煨行灶,我们自然就不来了。”

5.禁松薪

明代冯梦龙辑《墨憨斋三笑》中有一则笑话:

唐昭宗时,李茂贞榷油以助军资,因禁松薪。优人张廷范曰:“不如并月明禁之。”茂贞笑而弛禁。15

张廷范以反讽的方式让岐王取消了禁松薪的禁令,机智幽默,令人钦佩。

6.笑话一旦

《笑林广记》有一笑话:

秀才年将七十,忽生一子,因有年纪而生,即名年纪。未几又生一子,似可读书,命名学问。次年又生一子,笑曰:“如此老年,还要生儿,真笑话也。”因名曰笑话。三人年长无事,俱命入山打柴,及归,夫问曰:“三子之柴孰多?”妻曰:“年纪有了一把,学问一些也无,笑话倒有一担。”16

将形容打柴数量的数量词“一把”“一些”“一担”,用到指人的名词“年纪”“学问”“笑话”上,确实意味深长,令人忍俊不禁。

7.秀才买柴

明代赵南星《笑赞》中有一则“秀才买柴”的故事:

一秀才买柴曰:“荷薪者过来。”卖柴者因过来二字明白,担到面前。问曰:“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说了价钱。秀才曰:“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者不知说甚,荷的去了。17

秀才往往咬文嚼字,言之必“之乎者也”,但读书也会误事误人。

8.少日月柴

明代醉月子辑《精选雅笑》里有一则“少日月柴”的笑话:

一人对客夸富曰:“我家可无所不有。”因屈两指曰:“所少者,只天上日、月耳。”语未绝,家童出白:“厨下无柴。”其人复屈一指曰:“少日、月、柴。”18

“所少者,只天上日、月耳”就是无所不有,厨下无柴就是家贫如洗。家童说“厨下无柴”后还故作镇定地说“少日、月、柴”,着实令人捧腹。对客神夸的前提是他们家所少者,只天上日、月。按照这一前提应该是什么都不缺,突然缺柴,人们自然就会从他的话语前提中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些非常明显的荒谬结论来,极具讽刺力量。

9.陈家灶神

《墨憨斋三笑》载有一则笑话:

陈孟贤素吝,同僚造一谑笑云:“腊月廿四,天下灶神俱朝上帝,众尽皂衣,一人独白。上帝怪之。曰:‘臣陈孟贤家灶神也。诸神俱烟熏,故黑。臣在孟贤家,自三餐外,不延一客,臣衣何由得黑?’”后人凡言冷淡事,辄曰:“陈家灶神。”19

一日三餐煮饭,灶神也得熏黑,哪里能吝到不食烟火。而“陈家灶神”衣独白,笑话极尽夸张之能事,是形容其吝啬的绝妙反讽。

(三)日常习俗

日常习俗是传统文化中最能反映民族大众心理需求的部分。这些习俗符号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反射,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展现在眼前的是这个民族绚丽多彩的社会文化形态。“薪水”“渔樵耕读”“童子送柴”“穷灶门,富水缸”“灶前灶后千里路”“祭灶神”“分灶吃饭”“寒食禁火”“劈硬柴”“垒旺火”等民俗文化词语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汉民族打柴燃柴的生活画卷,展示了柴俗的日常民俗形态。

1.薪水

图1-3 挑水(来源:《营业写真》)

“薪”就是柴草,“薪水”指打柴汲水。《南史·陶潜传》:“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意思是以你每日的开销,是难以供给自己的,现在派一个仆人帮你砍柴汲水。《晋书·卷四十一·刘寔传》:“每所憩止,不累主人,薪水之事,皆自营给。”其中“薪水”也是指砍柴和汲水,就是烧火煮饭义。将“俸禄”称作“薪”或“薪水” “薪俸”,意思是帮助官员解决柴米油盐这些日常开支的。魏晋六朝时,“薪水”一词逐渐发展成日常开支的意思。《魏书·卢昶传》:“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计。”这里的“薪水”就是指日常费用。

东汉以前,官吏的收入一般都是以实物(粮食、布帛)发放的,叫作“俸禄”。“俸禄”的“俸”原作“奉”,作为动词时表示奉献或接受,而作为名词时就可以作为“奉献物”或“接受之物”。《汉书·王莽传》:“其令公奉、舍人赏赐皆倍。”后来在“奉”旁加了“亻”成了“俸”,特指俸金。

古代官员俸禄的名称不止一种,除俸禄外还有“月给”“月钱”“月费”“月薪”“柴薪银”“薪水”“薪俸”等。

唐以后一直到明清,主要以货币形式为俸禄发给朝廷官员。《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这是家兄的俸银一两,送与长兄先生,权为数日薪水之资。”清代俞樾《茶香室丛钞·薪俸》:“国初官员有给薪之例,故至今薪俸之名犹在人口。”邹韬奋《经历》:“在铁路上做了工程师,每月有着一千或八百元的丰富的薪俸。”这里的“薪俸”都已经指货币了。

“薪水”一词从打柴汲水逐渐发展成日常开支、薪俸、工资,源于旧时柴火不易得这一生活背景。

2.渔樵耕读

渔樵耕读,即渔夫、樵夫、农夫与书生,它们是中国农耕社会比较重要的四业,是上古时代受人尊重的四种身份,也是民间的基本生活方式。四者的排列顺序比较有趣——渔夫居首,樵夫其次,农夫再次,读书人排在最后。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里,将渔樵排在读书人的前面实属不易。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打鱼、砍柴这种田园生活是文人士大夫向往的人生淡泊境界,更深层上是官宦用来象征退隐之后的生活,是出世问玄、充满超脱的文化意象。

3.童子送柴

薪柴在秦汉时期已成为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商品。《华阳国志·巴志》载,巴郡外出服役之人“下至薪菜之物,无不躬卖于市”。在普通百姓中也出现了以卖薪为生者。《汉书·朱买臣传》载朱买臣落魄时“常刈薪樵,卖以给食”。东汉时居住在陇西的马腾“贫无产业,常从彰山中砍材木,负贩诣城市,以自供给”。汉代流行的“百里不贩樵”的谚语,以及汉乐府诗《白头吟》所说的“郭东亦有樵,郭西亦有樵”,均是对贩薪者的描写。大都市由于居民集中居住,薪柴的消耗量要远远高于同样空间面积的乡村。《史记·货殖列传》载“通邑大都”一年要出售“薪稿千车”20。

宋时临安城,东门一带种菜,西门引水,南门供柴,北门运米。《梦粱录》卷一八:“谚云:‘东菜西水,南柴北米。’杭之日用是也。”“东菜西水,南柴北米”也作“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

中国人过春节有许多习俗,如扫尘、祭灶、贴春联、贴门神、贴年画、除夕夜守岁、吃年夜饭、接财神、放爆竹、拜年等。“送柴”的行当多出现在城市。城市烧柴困难,所以“卖劈柴”是一种职业,而卖薪送柴也成了民间过春节的习俗。

过年时,人们总希望讨得好彩头,卖柴之人通常在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时间挑着干柴火走家串户,每到一处,卖柴人总会大声吆喝“送柴咯”。而有意买柴的人家则热情地将“柴”迎进家门,相互间说着吉祥的话语。这种民俗就是利用汉语的谐音——“柴”与“财”语音相谐来构建一种“言意互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送柴”意即“送财”,有谁会拒绝呢?即使不想买,也不能说不要,而要说“已有”。

图1-4 卖柴图(来源:《营业写真》)

4.穷灶门,富水缸

《增广贤文》有这样的句子:“穷灶门,富水缸。”意思是灶前要打扫干净,水缸要盛满水。从前农村家里烧饭、做菜、热水都用柴火作为燃料,灶前堆放易燃的柴火容易产生火灾隐患,因此做完饭后,要把灶前整理干净。厨房的水缸要盛满水,除日常使用之外,还有消防功能,一旦出现火灾,就可迅速取水灭火,防止蔓延成灾。

“穷灶门,富水缸”既是一句谚语,也是一种民间习俗。这句谚语来自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提示人们要增强安全意识,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

5.灶前灶后千里路

这句说的是,做饭就是围绕在锅台边不停地走动,一会儿要夹柴、拨火、助燃,一会儿要洗锅、添水、下米、倒油,一会儿要掌铲、弄勺、添油加醋,一会儿又要揭锅、盛饭,忙碌不停,所以做饭并不轻松。谚语以夸张的修辞手法道出了家庭主妇在锅仓至锅台前的几步之距到一日积累后足足有百里之遥的奔波历程。

“灶前灶后千里路”也说成“灶前灶后千里路,烧火瞅着锅肚脐儿”“锅上锅下日百里,不是长征似长征”“灶前灶后三十里”。这些谚语说法不同,但都极言了主妇的日常辛劳。

与此相似的两条谚语是“妇人是枝花,灶前灶后扒”“男人再丑,总是五湖四海走;女人再美,总是灶前灶后扒”。这两句话充满封建思想,意思是说女人不管长得多漂亮多美丽,都得围着围裙灶前灶后地烧火做饭,下得厨房而上不得厅堂。

6.祭灶神

灶神又称灶君、灶王、灶王爷,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为司饮食之神,晋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相传他受到上天的派遣来到人间,监督人们的言行,搜集功过善恶,要在每年腊月二十四上天庭向天帝汇报。灶神掌管全家的柴米油盐、生老病死,民间的灶台上设神龛供奉他,神龛两边贴着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主”。灶神肩负着保护家宅平安的职能,是最重要的家神之一,被尊为“一家之主”。

图1-5 跳灶盛典(来源:《点石斋画报》)

灶神因其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在民间乃至宫廷里都受到普遍崇拜。秦时,祭灶就有多个时间,西汉始有腊日祭灶的记载,南北朝时期南方一带流行腊八祭灶习俗,腊月二十四祭灶在宋代已十分普遍。自汉以来,灶神崇拜就非常盛行,并围绕着灶神崇拜形成了悠久而深厚的灶神信仰文化习俗。

汉语中有许多反映祭灶活动的谚语。

“二十三,打发灶爷上了天”“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旧指灶王爷腊月二十三上天,除夕夜回来。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儿要爆”,糖瓜指用麦芽糖制成的瓜状甜食。旧俗腊月二十三以糖瓜祭灶神。爆,爆竹,炮仗。指腊月二十三祭罢灶神之后,新年就要来到,女孩要穿花衣裳,男孩子要放爆竹。也作“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儿要炮”。

“灶王爷,本姓张”,相传张百忍九世同居,世尊为灶王,取家庭和乐之意。

类似的民间说法还有:

“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盆,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二十三祭灶,家家媳妇要到;哪个媳妇不到,户口灶神不报;没有禄粮柴烧,自己娘家求告。”

“二十三,啃糖盘,再过七天就到年。”

“张王李赵,腊月二十四祭灶。”

“糖瓜祭灶,家家媳妇都到。”

“过了二十三,大家把门关。”

灶神信仰,在今天也许对我们还有一些积极的“功用”,那就是引导人们勤俭持家,多做善事,多加自律,有所敬畏。

7.分灶吃饭

分灶就是另起炉灶,就是“分开锅头”,吃饭分开,各过各的,也可以理解成分家。俗话说:“树大分杈,子大分家。”在中国古代的传统社会中,“分家”是常见的现象,是农民家庭里的重要事件,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习俗。通常情况下,父辈与子辈之间的代际矛盾和兄弟家庭间的利益可能会发生冲突,为了避免矛盾的产生或激化,分家是一种理智的选择。分灶分家,就是把一个家分开,分成若干个家。一个完整的家解体了,同时几个新的家庭诞生、建立了。中国传统家庭以炉灶为中心,炉灶如此重要,以至中国人的“分家”被说成是“分灶”,俗语“分灶吃饭”反映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分家习俗。

“分灶吃饭”除了表示吃饭分开,各过各的意思以外,还有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引申含义,成了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一种形式。进入经济改革时期之后,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开始了以地方与中央签订财政上的“承包”协议为主,形成了以划分收支为基础的分级包干和自求平衡的财政关系。这种财政体制也时常被称为财政上的“分灶吃饭”。

8.劈硬柴

老上海有句俗语叫“劈硬柴”,也叫“劈柴爿”,意为结账费用大家平摊,也就是“AA制”。

“劈硬柴”这一俗语的形成与上海的生活习俗有关。旧上海家家户户使用煤球炉,每天早上要生炉子,而生炉子就要靠柴爿来引火。人们从店里买来大块的木柴后,就要将其劈成小块。软柴好劈,硬柴难劈,劈硬柴时往往是先将硬柴劈出一条缝隙再稍微用力,硬柴便会一裂为两爿,成平分之势,于是上海人以“劈硬柴”比喻平分。

“劈硬柴”在有些上海人嘴里叫“half-half”,“half”就是“一半”的意思,各付一半,用洋泾浜英语来说会说成“哈斧哈斧”。

9.直刀劈横柴

这句比喻干脆,直截了当。王杏元《绿竹村风云》:“‘哼!天来叔,他们跪不够,就让他们去跪个十夜八日,我才不烧这炉香呢!’王二嫂直刀劈横柴地说了几句,转身烧饭去了。”

10.榆木疙瘩破不开

榆木疙瘩韧而硬,不容易劈开。比喻人顽固,开导不通或不明事理。柯岗《金桥》:“他集中精力听下去,心里说:‘你讲吧,只要有道理,我郑纪发也不是榆木疙瘩破不开,谁还不是为了工作。’”又被说成“榆木疙瘩不开窍”“榆木疙瘩的脑袋开不了窍”“榆木疙瘩脑袋”“榆木脑瓜不开窍”“榆木脑袋,敲都敲不开”。

11.垒旺火

旺火,就是用木柴、煤炭做材料,按照塔的形状和一定的方位垒砌而成的一个大堆或小塔,点燃以后熊熊燃烧,火势很旺,寓意是红红火火、人丁兴旺,所以叫旺火。

旺火的雏形是篝火,材料最开始是松枝、竹枝或其他树枝,有的地区烧的是植物秸秆或是干的牛马等大型动物的粪便,燃旺火时须往一起“笼”,所以叫“笼旺火”。北方冬季气候寒冷,木材匮乏,但地下煤炭资源丰富。煤炭挖掘出来后,先民发现它可以燃烧,相应地可以用来做饭、取暖,于是后来燃旺火的材料几乎都是煤炭,要用煤炭垒成一个塔形,所以称为“垒旺火”。清代《大同县志》记载:“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

垒旺火这种习俗古已有之。明末周汝成所著《熙朝乐事》中云:“除夕架松柴齐屋,举火焚之,谓之糁盆。”说的就是垒旺火。垒旺火的习俗主要在北方流行,以山西、内蒙古为盛。明中叶陆深的《浮山遗灶记》载:“岁上元之夕,无论大小,家家置一炉焉,当户高五六尺许,实以杂石,附以石炭,至夜炼之达旦,火焰焰燃,光气上属,天为之赤,至今不废也,是谓之补天。”清乾隆时的《寿阳县志》载:“上元前后三日,坊肆里巷,俱于门前塑泥作弥勒、判官、狮子及棒糙等样,围石炭焚之,通宵不息,名曰塔火。”清道光时的《赵城县志》载:“上元炽炭于庭中,曰兴旺火,祀神。”21

民国年间编纂的《绥远通志稿》卷五十《民族》中说:“绥远汉族人民,其初大都来自山西,尤以晋北各州县为繁。”“绥俗接神时,院内置木架支铁镬,实土垒炭于中,高起若浮屠,及时爇之,名曰发旺火。无炭者架木燃之,并用柴引火,纳于炉灶,煨以柏叶,家人衣服冠带,皆就旺火略烘,供取接旺气,避邪秽之意。”此外,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集宁市志》《丰镇市志》《兴和县志》《凉城县志》《卓资县志》《商都县志》《化德县志》,以及《呼和浩特市志》《巴彦淖尔盟志》,还有锡林郭勒盟的《太仆寺旗志》和《包头市志》等,对垒旺火都有详细的记述。

旺火的种类、名称也很多,有的叫“棒糙火”“塔塔火”,也有的叫“狮子头”“生旺火”等。

旺火作为一种节日的喜庆方式,世代相袭,满足了人们战胜黑暗抵御寒冷的基本生存需要,承载了人们对光明和温暖的追求,同时体现了人们一种淳朴美好的精神追求,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

12.寒食禁火

钻木取火的往古生活,火的保存不易,须使火种常年燃烧不绝,才能满足饮食炊事以及工农生产上火热烘烤的需要。然而,家户间经常燃烧着火,稍有不慎便引起火灾。尤因古代房屋,多竹木草泥结构,且多野居,山林未辟,但遇火灾,不论其人为的还是自然的,总难以扑灭。为了社会安全,以及对于火的神明敬畏,周代就有了禁火的习俗。周代一年四季,每季都要熄旧火,燃新火。传袭到秦汉,乃予以简化,只在清明这天出火,而前一日要熄火禁烟,无火不能作炊事,乃有寒食之称。寒食禁火的习俗,到唐宋间还是很盛行。《会要》云:“禁火乃周之旧制。唐宋清明日赐新火,亦周人出火之义。”唐代沈佺期有《寒食》诗,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有“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的句子,描述了寒食禁火的冷苦情态。

寒食的习俗,人们喜欢传述春秋时代介之推的历史传说。介之推,晋国人,初从文公出亡,历游各国者十九年。文公还为国君,录赐不及,之推与其母隐于绵山。传说文公焚山中树林来迫使他,他也还是不肯出山,结果,抱木焚死。文公深哀之,乃禁人民此日举火,后世演为寒食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