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习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上古传说

今日,吾欲晨起而書文,昨日撰晚而遲眠,非長久之計也。

吾此書不為科普,只為自悟,日記而已。

此中所言多為吾之幻想思悟,讀者莫當真,圖一樂罷。

字之繁簡變化較繁復,此後統用繁體也。

吾續學昨日「上古天真論」之題。

論既已知,「上古天真」者為何?

上,早見于甲骨文,以一長橫作基準,一短橫在上而指事。

本義為高處、上面、上邊;

引申為等級在上、品質上乘者;

引申為次序前列、時間古早者;

引申為由低處向高處升登、從此處向彼處前進;

引申為上天、上帝;

引申為上級、尊長,社會最高層;

引申為君主、黃帝;

引申為遠、久遠;

引申為廣大、豐足;

引申為上報、呈報,進獻、送上;

引申為崇尚、提倡;

引申為上繳、交納;

引申為增加、添補

……

《正韻》: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

《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

《獨斷》:上者,尊位所在。

《集韻》: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

……

上之字,其形甚簡,而其引申意甚多,流化無窮。

然可知,此上者為天、為尊、為高、為頂。

習經者當知一字為理爾。

古,早見于甲骨,為指事字,下口上十。

口為傳說,十為極多。

表示無數先人口口相傳的久遠時代。

古是傳說中難以追述的久遠時代;

昔是發生大洪荒的遠古時代,古比昔更遙遠。

古字甲骨文上形為“中”,

“中”在該時期為“盾”之象形,

下加“口”,亦為“固”之本字。

古之意,有久遠、質樸、天、舊、奇特等。

《說文解字》:古,故也。從十、從口,識前言者也。

故者,凡事之所以然,而所以然皆備于古。

天為古,地為久。

識前言者口也,至於十則輾轉因襲。

《漢書·藝文志》:世曆三古。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

此之趣,在古為傳說之久遠。

口口相傳極久而如故不變,則為古。

今有考古,研究出土文物,文物亦在靜言歲月。

舊事已去,而唯留傳說在耳。

雖為同一天地所生所成,然已不知所云。

今之人視今,流于浮華而不知懷古,

憑進化論以為古者為愚昧未開化之原始人,

吾以為此不可考。

古之青銅之器、鐘鼎之文,皆精妙絕倫;

而古文之才思道義,亦遠勝今文。

文為文明之根,根繁而葉茂,

有如此之文之古者豈有文明不繁盛之理。

吾中華之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吾先人之智慧,提挈天地,把握陰陽。

今之學者當視為珍寶,誠敬以待。

一分誠敬而得一分利益。

吾以為,一切存在,皆有其痕跡。

而一切傳說,皆有其淵源。

流傳至今者,雖或面目全非,亦存恆定之真性。

人類之文明非一朝一夕之所成,

乃經千百萬年之發展。

大道至簡,衍生至繁,

古人已去,遺志猶存。

天地間獨有一精神周流,

為人之精神意志之匯集,

博古通今,全知全識。

而化現世間種種。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也。

今日悟畢,來日再敘。

乙巳蛇年庚辰月己未日藍蒼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