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地区傩戏文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编 傩戏研究

贵州傩戏文化

庹修明

摘要:傩文化是以驱疫纳吉为目的,以巫术活动为中心的古文化现象。傩戏是傩文化的载体,是由傩祭、傩舞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古朴、原始、独特的戏曲样式。贵州民间傩戏系统,主要是两个系列,三个层次。汉、苗、侗、土家、彝、仡佬等民族地区的傩戏,为一个系列,即民间傩系列。彝族傩戏“撮泰吉”完成了傩祭向傩戏的初步过渡,是傩戏的雏形,属低级层次;汉、苗、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的傩戏,是向单一的戏剧艺术过渡的中间层次;贵州地戏属于军傩系列,是傩戏发展的较高层次,是地道的“农民戏剧”。

关键词:傩戏;类型;分布;仪式;演出

贵州省各民族傩戏,被学术界、艺术界誉为“中国原始文化的活化石”“中国古文化的活化石”“中国戏剧文化的活化石”。贵州傩戏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学科的学术、审美价值,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与兴趣。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主要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人口为一千一百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遍布全省各地。

由于历史上屡遭军事和政治、文化制度冲刷,许多古老的华夏文化和楚文化的因子,被卷到了华夏文化巨潮的边缘地带永久遗存下来。其中,我国西南地区就是保留华夏文化因子最多的一个大“文化袋”。贵州在历史上较少受到各种外来干扰,又有巨岭恶嶂作自然壁垒,加之地处荆楚、巴蜀文化交会地带,成为古老华夏文化的天然储存地,多种地域文化的沉积带,给我们留下很多古老文化的活形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贵州傩文化。

傩文化的载体是傩戏。贵州民族民间傩戏系统,主要是两个系列,三个层次。汉、苗、侗、土家、彝、仡佬等民族地区的傩戏,为一个系列,即民间傩系列。彝族傩戏“撮泰吉”,完成了傩祭向傩戏艺术的初步过渡,是傩戏的雏形,是低级层次。汉、苗、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的傩戏,虽与傩祭密不可分,但戏剧因素不断增长和完善,是向单一的傩戏艺术过渡的中间层次。贵州地戏是属于军傩系列的傩戏,是傩戏发展的较高层次。

贵州傩戏具有民族多、品种多、层次多、分布广、保存完整等特点。其代表为威宁彝族傩戏“撮泰吉”、黔东北傩戏群、安顺地戏。

一 原始傩戏雏形——撮泰吉

黔西北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戛村,是一个仅有五十户的彝人村寨。裸戛村民至今保持着一项古老的传统,即在农历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举寨祭火,又称“扫火星”,以撮泰吉的形态呈现。撮泰吉是彝语,有人将它译为“变人戏”。撮泰吉是以人与人类先祖祭祀、耕作、喜庆、扫寨一整套傩事,完成一年一度的大祭。

撮泰吉演出由四个部分组成。

一是祭祀。由一群演员上场表演,他们用包头布把头顶缠成锥形,身上紧缠白布以象征裸体,戴木制面具,走罗圈腿步伐,以示先民刚开始直立行走。演员六人,他们是:惹戛阿布(山神),不戴面具,穿黑衣,贴白胡子;阿布摩(1700岁),戴白胡子面具;阿达姆(1500岁),背着娃娃,戴无须面具;麻洪摩(1200岁),戴黑胡须面具;嘿布(1000岁),戴兔唇面具;阿安(小娃),戴无须面具。另有扮演狮子三人;扮演牛二人;敲锣、铣二人(伴奏)。

开场时在场地四角点燃灯笼,由惹戛阿布按山神旨意发号施令,演出人员绕场一周,各就各位。阿布摩领着几个撮泰老人,手执棍棒,踉踉跄跄,像从遥远的原始森林里走来,发出类猴叫声。接着向天地、祖先、山神、谷神斟酒祭拜。

二是变人戏。祭祀完毕,演出正戏。撮泰吉只有一个剧目——《变人》。内容是反映彝族先民创业、生产、繁衍、迁徙的历史,反映的是“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戏里对先民如何驯牛、犁地、播种、薅刨、收割、脱粒、翻晒、储藏等生产过程,做了粗犷的示意性动作描述。劳作休息时,有嘿布挑逗阿达姆,并与其交媾。阿布摩发现,追打嘿布。阿布摩接着与阿达姆交媾。此外,还有阿达姆给小孩喂奶,以及阿安与众人亲热无间的场面。这是原始人群生活的真实、具体写照。

演出由示意性动作和原始舞蹈组成,中间穿插着用彝语讲述的对白和诵词。诵词一般由惹戛阿布领诵,内容是驱邪、讲史、祝福。演出中惹戛阿布用常人声调讲彝语,几个撮泰老人则用抽气冲击声带发出怪声答话,像是猿类的叫声。

三是喜庆。正戏结束,狮子登场翩翩起舞,扮人的演员挥舞棍棒,做着各种可笑动作挑耍狮子,场内场外一片欢笑,气氛热烈。

四是扫寨。即“扫火星”,是撮泰吉的高潮,也是主题。正月十五演出后,由惹戛阿布带着撮泰老人,走村串寨,向村民祝愿:“一切天灾人祸、邪恶灾难随着老人去;一切吉利留下来,六畜兴旺,四季发财,五谷丰登,子孙满堂。”撮泰老人走到各家,要把木棒插在坑上摇来晃去,说一些吉利的话,主人要备酒欢迎。在同辈的人家,撮泰们还要唱古老情歌;在未育夫妻家里,阿布摩与阿达姆还有一些示意性交媾动作,主人家认为是驱走不吉利,来年会生个胖娃娃。最后是由惹戛阿布念祝词。

撮泰吉的发掘,为研究仪式与戏剧、宗教与戏剧提供了信息和资料,是戏剧发生学和戏剧文化的“活化石”。

二 黔东北傩戏群

由于民间信仰的宽容,黔东北地区对各流派道门兼容并包,历经千年的冲突与融合,各种教派道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儒、释一体的傩仪。寄形于“冲傩”“还愿”的驱邪、祈禳、纳吉巫术,至今依然活跃在铜仁、松桃、印江、沿河、德江、思南、石阡、万山、玉屏、岑巩、天柱、镇远、务川、道真等广大汉、苗、土家、侗、仡佬等民族聚居地区。民谚“一傩冲百鬼,一愿了千神”就是这一信仰习俗的概括。

傩这种宗教活动,目下被乡民、法师、艺人及学术界统称“傩戏”。这是由于法事本身就具有戏剧的“模拟”特征,而请神、酬神、送神等宗教仪式,依照民间趣味取向,已越来越世俗化、规范化、人情化、娱乐化;与此同时,做法事的全套人马,也演化为傩戏的演出班子。

德江县和岑巩县的傩戏,作为黔东北傩群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是贵州大傩从傩祭向傩舞向傩戏发展中所含人文基因最生动的一部分,具有多学科的学术价值。据德江县民委统计,全县有傩堂戏班103坛,从艺人员514人。据岑巩县文化局不完全统计,共有从艺人员76人(其中掌坛师69人,傩愿脚48种)。

(一)傩戏的演出

黔东北傩戏演出,各地大同小异,一般都要经历请神(傩祭)、酬神(演傩戏)、送神(祈神)几个阶段。

德江傩堂戏演出为开坛、开洞、闭坛。开坛和闭坛为酬(请)神和送神,表示对祖先、神灵、先师的祈求与忠诚。开坛时要设置“香案”,挂上“三清图”和“司坛图”。演出时,演员要净手,焚化纸钱,燃放鞭炮,跪在坛前叩首礼拜,用手醮米酒轻弹于地,嘴里念着历代神灵、先师的名字、咒语、诵词,望其保佑,宽恕在演出中的失误。然后三叩首,爆竹齐鸣之后,轮流喝下“敬师酒”才开始演出。演出结束,也要举行类似的仪式。

法事完毕,就是开坛出戏,即《开洞》。《开洞》由掌坛师主持,由两个演员表演,法师请“金角将军”来打开桃园洞口,请出十二或二十四戏(神)。金角将军不知去路,法师指点他去请“唐氏太婆”。传说,唐氏太婆掌管“桃园三洞”的钥匙,只有她才能打开上、中、下三洞的锁,“搬”出二十四戏(即二十四个面具)来。洞门打开,请出来的戏是演给活人看的,所以有人叫它“阳戏”,把傩坛祭祀叫“阴戏”。阳戏主要是娱乐性的,是傩戏的主要部分,即正戏。正戏分全堂戏和半堂戏,全堂戏演二十四出戏,半堂戏演十二出戏。正戏中插入一些节目叫插戏(杂戏),而把插戏放在正戏后演叫后戏。正戏和插戏,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历史演义、民间故事、戏曲。

德江二十四戏,上堂十二戏是《唐氏太婆》《金角将军》《关圣帝君》《周仓猛将》《引兵土地》《押兵先师》《开山猛将》《九洲和尚》《十洲道士》《柳毅传书》《开路将军》《勾愿先锋》。下堂十二戏是《秦童挑担》《三娘送行》《甘生赶考》《杨泗将军》《梁山土地》《李龙神王》《城隍菩萨》《灵官菩萨》《文王卦师》《丫鬟》《蔡阳大将》《勾簿判官》。

傩戏的演出单位是坛,也就是小型的戏班。掌坛的叫掌坛师,是有声望的法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一个坛少则六七人,多则十余人,全为男性。演员大多与掌坛师有师徒关系,也有临时请来客串的。傩坛演出傩戏,一般需“还愿”的主家邀请才去,演出剧目多少根据主家经济状况来决定,没有严格规定。所谓还愿,是针对“许愿”而言的,某家有事,祈求神灵护佑,或许以傩戏,届时搬演,这就是还愿。

(二)傩戏的服装和道具

以贵州黔东北傩戏为例,法师们把它概括为旗、冠、衣、裙、角、卦、杖、令、牌、水、刀、鞭等。傩戏道具和服装,充满神秘色彩,在傩事活动中有重要地位,它是沟通人神交往的中介和符号。傩坛服饰主要有三大件,即头扎,掌坛师的冠;法衣,又称朝服或礼衣;法裙,分八幅罗裙、太极罗裙、山河社稷罗裙等。

傩坛道具具有两重性,在傩戏演出世俗剧目时是演员使用的道具;在傩祭和神戏演出时是法器,有神性。傩坛道具分大、小两种。大道具有令牌、牛角、师刀、宝剑、牌带等;小道具有神印、卦子、神鞭、水碗、木鱼等。道具大多有固定的规格,并有一些相关的传说。傩坛所用道具,其中一类是多功能的,是傩仪的法器,傩戏傩舞里的道具和乐器,如牛角、师刀、神鼓、木鱼等。傩戏表演里使用的道具不多,且简陋短小,武将使用的刀、枪、剑、弓等,均为木制便于小场地施展,在外戏演出中,根据剧情偶尔也有较为精致的道具。傩戏里所需生活用品类道具,均就地取用,无须置办,傩戏对服装道具使用的随意性很大,因地制宜,没有严格的要求与规范。

(三)傩戏的音乐与舞蹈

傩戏在长期流传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富于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唱腔。德江傩戏音乐多见于五声羽调式和五声高徵调式。演唱节奏明快,气氛热烈,音调与词似唱非唱,似说非说,流动感强,很注意字与音的韵味。乐曲中常出现一个乐句反复演唱,领唱时不用打击乐,合唱时则加入打击乐伴奏。一般常用马锣(小锣)、中锣、钹、小钗、鼓。一般情况下,唱时不舞,舞时不唱,多数情况是演唱者在唱腔间奏中随锣鼓起舞。

傩戏音乐根据节目和表演形式,有祭祀性音乐、正戏音乐和外戏(插戏)音乐几种类型。祭祀性音乐和正戏音乐是为傩仪服务的,是具有宗教色彩的音乐,具有古老吟唱风格。外戏音乐是在传统正戏音乐基础上,吸收了当地的花灯小调、民歌民谣,以及一些外来戏曲音乐形成的,提高了傩戏的表现力。

傩戏的表演动作比较简单,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程式化动作,除动作的模拟外,有不少类似拳术和戏曲动作的舞姿,强调动作的力度。演员还遵循对称、方整的程式,向两个或四个方向重复一套动作,让四方观众都能看得见。

傩戏的舞蹈,除吸收民间舞蹈与戏曲动作外,继承了古老巫舞里的基本舞步,即“禹步”。法师们称为“踩八卦”“踩九洲”,是傩仪与正戏中最常见的基本舞步。

手势是无声的语言,丰富的舞蹈语汇。傩舞的手语是极其丰富的,据有关专家调查有二百余种,想象力十分丰富,充满神话色彩和浪漫激情。法师称手势为“手诀”“手挽”,傩仪时作为人与神、神与鬼、鬼与人相互沟通的媒介、表情达意的图像标记。

傩戏在表演艺术上的一大特色,就是它的综合性。傩坛为了充实宗教活动的内容,吸引更多的人来参加,充分利用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其他文艺形式为其服务。因此,黔东北地区的傩戏里,就插进了花灯、山歌民谣、薅草锣鼓、摆手舞、快板、金钱板、相声、绕口令、吟诗作对,甚至有杂技、魔术、特技等,使之成为具有综合性、娱乐性的一种表演艺术。

(四)傩戏的面具

傩戏演出要戴上面具,面具也叫脸壳或脸子,在傩戏里具有特殊重要位置,是这个剧种突出的艺术特色。傩戏的面具与一般面具戏里的面具是不相同的。一般面具戏里的面具,只是一种演员化妆的手段,而傩戏面具则是作为神祇看待的。德江民谚就有“戴上脸壳就是神,放下脸壳就是人。”正戏演出开始,要用一个大簸箕,上面放着面具,用纸钱盖在面具上,由掌坛师来请戏,每请一个面具,法师都要念诵神名与颂词,并用米酒相敬,十分虔诚,请完后把面具抬到“功曹”桌上备用。

演出使用面具的数目,德江有“全堂戏二十四面”“半堂戏十二面”的说法。半堂戏十二面具的名称是唐氏太婆、桃园土地、灵官、开路将军、关爷(关羽)、引兵土地、押兵先师、先锋小姐、消灾和尚、梁山土地、秦童(歪嘴)、甘生。全堂戏除半堂戏十二个面具外,还要加上十二个面具,即开山莽将、掐时先生、卜卦先师、鞠躬老师、幺儿媳妇、李龙、杨泗、柳三(柳毅)、乡约保长、了愿判官、关夫子、秦童娘子。每个面具都有固定的名称,由于传承地域、流派不同,因而同一面具就出现了不同的名称。其实,傩戏面具无论是名称还是实物,都已大大超过二十四面。

傩戏面具多选用白杨、柳木制作。面具造型,是根据说唱本提供的线索和此类人物的传说绘制、雕刻的。其类型大致分为正神面具、凶神面具、世俗人物面具、丑角面具、牛头马面面具。傩戏面具色彩的调配,分淡彩和重彩两种。这些面具之所以美,就在于它以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凹凸的雕刻,拙朴浑厚的色彩,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畏的、原始的、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原始宗教感情、观念和理想。

(五)傩戏与宗教

傩戏孕育于宗教文化的土壤之中,直接脱胎于傩祭仪式活动。傩戏(舞)形成于唐宋,是多种宗教文化互相渗透、混合的产物,各地傩戏明显地受巫、道、儒、释宗教思想的影响。黔东北傩群,受道教的影响最深,主要表现在傩戏(仪)的斋醮化和傩神道教化方面。

傩坛布置是极其重要而复杂的工程,以扎“龙厅宝架”最为宏伟。龙厅宝架,又称“三清殿”“金銮殿”,俗称“花坛”。它是用竹篾和各种彩色剪纸扎成宫殿状三迭牌楼式的纸架,放在堂屋正中傩神木雕像前。如果说扎龙厅宝架是为神祇修屋建楼,那么,挂案子则是请神到位。案子又称“神案”,有三清图、师坛图和功曹图,分别挂在堂屋正中的三清殿,及两侧的功曹殿和师坛府。三清图分中岳案、东岳案、南岳案及副案,共五张,有九十九位先祖、仙道、神道的画像。傩坛宗教信仰是兼收并容的,傩坛神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巫、道、儒、释在傩坛里占有各自的位置。

傩坛与儒释道关系密切,但它不是这些宗教的分支,因为巫傩是自发的信仰,没有创教人,也没有严格的宗教组织;巫师是不脱产的人员,没有特权,也不是支配信仰的权威;信仰多神,互不统辖,神系混乱;没有完整系统的思想体系,没有经典;宗教信条、禁忌与民俗交织在一起;具有血缘性、局限性和地方性。由于傩坛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强大的儒释道面前,失去了发展成制度宗教的竞争力,在三教不断斗争中,它兼收并蓄,获得了生存发展的机遇与空间。傩坛是一种尚未发育完全的准宗教形态。

(六)傩坛传承与巫术(傩技)

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被公众认可的傩坛艺人(掌坛师),一般都要经历投师拜法、跟班学艺、抛牌过职三个环节。傩坛弟子经过三年五载的跟班学艺,各项操作娴熟的弟子,便可向师傅提出抛牌过职的要求。待师傅同意后,由过职弟子精心筹划,请师傅主持,在众师傅和师兄弟以及公众面前表演一堂完整的傩坛法事、傩戏和傩技。经师傅传法并考试合格后,就可取得师傅赏赐的雷印、法衣、牛角、师刀等法器和经书(科仪本),并与师傅交换牌带与牌巾,由师傅安排新的坛榜、经过这样一些复杂仪式,便取得了掌坛师的资格,以后就可以自立门户、开坛收徒,得到公认的地位。

傩坛过职仪式由仪式的筹备、全堂傩愿活动、传法过职三个部分组成。全堂傩愿活动,包括傩坛祭祀和傩戏(傩技)表演,由过职弟子所在傩班全体成员共同参加。过坛弟子则在全过程中担任主角。傩祭和傩戏部分,黔东北各地大同小异,但在傩祭巫术部分,由于考核具有汇报的性质,因而集中了傩坛特技与巫术中最具代表性的项目:踩红犁、顶红三角、口衔红铁、捞油锅、掰竹、过火海、上刀梯等。

傩坛过职仪式的核心是传法过职,仪式相当复杂烦琐。仅举“入口传度”一节为例:传度师穿上新鞋,上“桥”舞刀摇带。桥,又叫桥案,法师在桥上对跪于桥下的弟子进行对口传度仪式。

传度师将唾液传入弟子口中,表示师徒二人血脉相连;香炉师让传度师喝两口水,传度师含着水走到桥头,将水喂入弟子口中,弟子将水咽下,表示“过净水职”;香炉师将三根香纸两头点燃,一头放入传度师口中,传度师衔着香纸到桥头,将另一头递入弟子口中(共三次),表示香火不断,傩坛后继有人;香炉师给传度师喂一块肉,传度师又将肉传入弟子口中(共三块),弟子将肉咽下,表示“肉(入)口传度”,要弟子不忘师傅之恩。传度结束,师傅又摇刀舞带。

师傅:“徒弟,你得完没有?”

徒弟:“得完了。”

师傅:“得完了,你要背我下桥呢!”

于是,新坛弟子将师傅背下法桥。它留下许多仪式与戏剧关系的思考。

(七)傩戏与民俗

信仰本民族的巫师,是黔东北少数民族的一个特点。土家族的巫师叫土老师,时至今日,在土家人心目中仍有较大影响,治病、求子、保寿都要请土老师“施法”。打扫屋子,要请土老师“跳神”,祈保一年中无灾无难,平安无事;壮年夫妻无子,要请土老师“冲傩”,以求得子;生了病要请土老师“冲消灾难”,以求病愈;家有凶事,要请土老师“开红山”,化凶为吉;老人生日要请土老师“冲寿傩”,以求高寿;“干贵”人家的小孩(小孩少而多病),在十二岁前要请土老师“打十二太保”“跳家关”“保关煞”,以保小孩过关,不受灾生病,易长成人。这些民俗活动都与傩戏演出密切相关。

在城乡祭祀民俗活动中,“叩许戏文,届时扮演”,就是指傩戏等演出活动。民谚有“一傩冲百鬼,一愿了千神”,足见黔东北巫风之盛。一般来说,冲傩是一种镇压性、强制性的驱邪手段;还愿以酬神、媚神为手段,祈福禳灾。因此还愿要比冲傩热烈而有趣。

冲傩有三种:“太平傩”——家宅不宁、人畜不旺、怪异作祟。“急救傩”——家人病重、久病垂危。“地傩”——偷盗诈骗、奸淫行凶,难以破获。还愿也有三种:“寿愿”——一种祈求高龄的吉愿。“子童愿”——祈求生子所许的愿。“过关愿”——为了免除小孩灾难,使其健康成长而许的愿。

冲寿傩是一种隆重而热烈的民俗活动,它与一般的祝寿是不同的,必须请一个傩戏班子来做法事、演傩戏。活动的时间根据主人家的财力和人力而定,少的一两天,多的要七八天。祝寿仪式按下列程序进行:出坛;穿衣顶帽;三堂号角;藏魂;辞神;招五方兵马;游五岳;宣读“口意”;寿星登位;卜寿延卦;换新衣;参神请圣;普神安位;宣读表词;差功曹;拜寿;奉献礼品;全家礼拜祝寿。

拜寿、奉献礼品、全家礼拜祝寿三个程序,民俗味道特别浓,是冲寿傩的高潮。此时,鸣锣击鼓、吹奏唢呐,将寿桌安放在寿星席前,上放“十供奉”。掌坛师高声念诵:“下面众案人等请排班,排班归位拜寿星。”

拜毕,奉献礼品。在诵词声中,掌坛师将寿礼逐一递给寿星的儿子,其子作一揖后送还掌坛师,再由掌坛师送给寿星,寿星拿在手里稍留片刻,再由掌坛师接过来放在寿星桌上。这时整个寿堂里被围观者挤得满满的,对各色寿礼评头论足,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三 贵州地戏

地戏是指主要流行于贵州省清镇、平坝、安顺、镇宁、普安、郎岱、兴义、长顺等二十多个县(市),以及贵阳市郊区广大农村的古老剧种,属于傩戏的一支——军傩。地戏活动的中心在安顺,因此,习惯上叫“安顺地戏”。地戏在贵州有三百多堂,仅安顺就有125堂。

安顺素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称,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明王朝建立初期南征军的重要大本营。傩文化的主体本是中原文化,早前在明军里盛行的融祭祀、操练、娱乐为一体的军傩和在中原民间传承的民间傩,也随南征军和移民进入贵州,并与当地民情、民俗结合,形成了以安顺为中心的贵州地戏。

(一)地戏演出

安顺地戏在春节期间演出二十天左右,称为“跳新春”,是岁终新正的聚戏活动,与逐疫、纳吉礼仪一起举行。地戏演出时,村口或醒目的地方要插上一面大红旗,旗上绣着很大的“帅”字,表示这个村子里今天要演出地戏,也有纳吉之意。演出由“开财门”“扫开场”“跳神”“扫收场”四部分组成。演出前,要将存放脸子的木箱(柜)从神庙或存放人家里抬出来,举行庄严的开箱仪式,请出脸子。

“开财门”,由演员扮戏剧中人物,到村寨里各家各户门前说吉利话,主人家则备果品迎接,一是表示对角色的尊敬,二是互祝吉利。尔后,燃放鞭炮送客。

“扫场”是一种打扫演出场地的祭祀仪式,为保村寨平安,演出顺利。目前已淡化。

地戏的正戏演出叫“跳神”。扮演交战双方的君主或主帅先坐在圆场营房位置,有戏唱戏,无戏看戏,演员们站在圆场地边沿上,然后“出马门”亮相,自报家门。地戏剧目只有武戏,没有文戏,更没有生活小戏和公案戏,只演“正史”,不演旁杂剧目。剧目有《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楚汉相争》《三国演义》《四马投唐》《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粉妆楼》《岳飞传》《岳雷扫北》等,全是唱朝代兴衰的历史故事。唱词以七言叙事诗形式为主,杂以十言、五言诗和道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二)地戏角色

安顺地戏正规演出只准男演员参加,没有女性。角色有文将、武将、老将、少将、女将;还有道人、小军、丑角。虽然已初具种种角色,但尚无成熟戏曲中生、旦、净、末、丑等行当,属于标准的“农民戏剧”。武将是戏中梁柱,最受观众仰慕。

地戏的布景道具都很简朴,这是农民戏剧的特征之一。布景就地取材,常以桌子、树枝、竹竿之类代替。桌子象征高山、关隘,几张桌子搭成高台、插满树枝,即成《封神演义》里的神界。道具中最常用的是兵器和脸子,兵器是木制的,短小轻捷,便于小圆场里挥舞。

地戏演员都是农民,戏装也多由演员自备。其实,所谓戏装不过是在日常生活服上加一条“战裙”;而“战裙”也往往由演员自家妻子手缝。讲究的演员,腰间多佩饰物,如鱼、如意、香包、扇袋,上绣各色图案吉语。这些饰物,与角色身份无关,为演员的爱人所赠。

武打是地戏的灵魂。因只演武戏,则每戏必打,每场必打。仅《征西》一台戏就有十六个关口,数十个战阵。武打分主将及小军两套,主将有八个套路:“操刀”“挡刀”“追刀”“两飞脚”“三飞脚”“摆劈亮翅”“前甩后甩”和“扇子戏”。小军套数有“猪拱鼻”“小牛擦痒”“插秧”“捡石头”等。两套武打不可混用。地戏伴奏乐器,只有一锣一鼓。鼓点是指挥,有“催战鼓”“行军鼓”“聚将鼓”等鼓谱名目。

(三)地戏的面具

地戏的脸子,是神化了的英雄面具。地戏面具同时具有神格和人格。安顺等地有专门从事脸子雕制的艺人。村寨演出班子新购置的面具,未经法事前,可以随意放置,视为木雕,一经点将封号,即为神物。“开光”是将面具升华为神的仪式,由雕匠主持。先将脸子郑重陈列在神龛上,然后杀一只大公鸡,以鸡血点在脸上,同时念动开光词,赋脸子以生命。

地戏演出时,演员无一例外都要戴上面具。先用青纱长统套头将头包住,置面具于额头之上,便于武打。面具用丁香木或白杨木精雕细刻而成,做工讲究,神态生动。面具由面孔、帽盔、耳子三个部分组成。面相分文、武、老、少、女五类,俗称“五色相”。除主将外,还有小军、道人、丑角、动物等类别。诸多面具里,武将面具最复杂,可细分为少将、老将、女将、番将、正派将军、反派将军等。面具五官造型,形成了一定的程式,如眉毛必遵循“少将一支箭,女将一根线,武将如烈焰”之说;嘴的刻法有“天包地”与“地包天”两种;眼则是“男将豹眼圆睁,女将凤眼微闭。”

地戏面具头盔和耳子雕刻独具匠心。头盔上的装饰分龙凤饰、星宿饰、吉祥饰等。男盔一般饰以龙纹,若隐若现,有头有尾,对称严整之下变化多端。图案有“二龙抢宝”“八金龙”等。女盔常用凤纹装饰,飞舞回旋,优美华丽,图案有“凤翔牡丹”“双凤朝阳”等。

就技法而言,地戏脸子多为浅浮雕与镂空相结合,精细却不烦琐;色彩上用贴金、刷银的亮色,以及红、绿、蓝、白、黄、黑,几乎没有一种颜色不可拿来用上。有的面具还要镶嵌上玻璃片,富丽堂皇。

地戏面具是根据《地戏谱》提供的线索和民间有关此类人物的传说来绘制雕刻的。这些英雄人物在流传中已趋定型,并有大量文字、图画、雕刻、脸谱可供参考,加之一堂地戏面具可多达百余面,实难避免雷同。地戏面具已日趋程式化、脸谱化、工艺化,渐渐少了傩堂戏面具那种个性与灵气。

(原载《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