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老挝华商历史
早在明朝时期,随着使节往来,已有中国人移居老挝,有一部分与老族通婚,后被老挝称为胡族。早期进入老挝的中国人很大比例是来自云南和广西的小商人[96],和马帮商贸密不可分。清朝末年,云南省红河县安邦村有人跟随迤萨镇人到越南和老挝的山区经商。安邦村的邵恒泰第一个在老挝侨居下来,成为安邦人在老挝定居的第一位华侨。民国年间,一度出现“下坝子”和“走烟帮”的热潮。包括安邦在内的遮萨人纷纷组织马帮辗转异国他乡经商,不少人先后在老挝、越南、泰国侨居,成为当地的第一代华侨。[97]在老挝,来自云南省的傣族迁入后被称为卢族。此外,老挝的苗族、瑶族也大多是从中国迁居老挝的。[98]上述定居于老挝的胡族、卢族、苗族、瑶族等已经演化为本土民族,不再是华人。
法属殖民地时期,为吸引华侨前来拓展经济、开发资源,法国殖民当局从1893年开始采取了种种的优惠政策,如允许华侨无偿地开垦土地,免征进出口货物税等,同时还鼓励移居越南和柬埔寨的老挝华侨华人重返家园,老挝华侨华人数量逐步增多,到19世纪末达到约5000人。20世纪初,殖民当局开始限制华人移民,老挝华侨华人数量开始下降,从1921年的6710人减少到20世纪30年代的3000余人。二战后,迁往老挝的华侨人数有所起伏,但整体呈持续增长态势。1954年老挝独立时,仍然有华侨3万人。随后,较大规模的移民潮涌入老挝,华侨华人增至5万人左右。20世纪50年代后期,老挝右派上台执政,开始限制和排斥华侨华人,1959年出台法令禁止华侨经营12种行业,限制华侨经济活动。但因美援的介入,带来大量商业和经贸机会,吸引了大批移民,1973年老挝的华侨华人人数增长到约10万人,也有人认为是15万人。首都万象华侨华人约6.5万人,全国有华文学校12所,华文报纸3家。这一时期的老挝华侨华人以潮州人居多,约占70%,其次为客家、海南和云南人。1975年以前,华侨华人在老挝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80%的商业由华侨华人所控制,当时老挝仅有100余家小工厂,绝大部分为华侨华人所创办。1975年后,老挝与越南、柬埔寨等国几乎同时兴起排华恶潮,政府推行一系列限制和排斥华侨华人的政策,华文学校、华文报纸停办,华人社团停止活动,工厂、商店被封闭,甚至华人财产也被没收,整个老挝华侨华人社会受到极大冲击,处境十分艰难。[99]有研究发现,20世纪70年代中期,老挝、越南、柬埔寨三国的排华恶潮,迫使当地几十万华人纷纷逃亡至美国,其中包括大量老挝华人。[100]
20世纪80年代中期,老挝国内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在越南进行革新开放的同时,老挝也于1986年开始了自己的“革新开放”,以应对当时严峻的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1991年3月,老挝人民革命党在万象市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老挝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会议明确老挝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极度落后的生产力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经济上要“利用现有国际和国内环境和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在继续保护和扩大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所有制和多种金融体制的基础上,继续增强国营经济、保护机体经济、提倡个体经济并发挥其重要作用”,尤其是强调“要利用各种经济成分大办商业,特别是大力发展个体商业”[101]。老挝“五大”为华侨华人参与老挝经济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允许华侨华人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允许华人自由出国及探亲,华侨华人利益得到了保障。不少70年代逃往国外的华侨华人开始重返老挝,老挝华侨华人社会重现生机,华侨华人经营的商场、旅店、工厂等企业相继开办,华人社团的活动得以展开,华文教育得以恢复并快速发展,被禁的华文报纸也恢复开办,新的华文报纸也开始出现,华侨华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中老关系的逐步好转,中老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老挝的华侨华人随之增多。其中新一代华侨多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进入老挝,以持中国护照的生意人居多。他们主要来自中国的云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广西等地,其中又以湖南、安徽、云南3省人数最多。[102]有学者将这些人被称为“老挝新华侨”[103],还没有加入老挝国籍,仍然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的生意人,每年都向老挝当地公安部门申办商业签证,因而他们不同于很早以前就定居在老挝的华人。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的对接,老挝华侨华人不仅参与老挝的国内发展和建设,还积极参与中老经贸交往,成为中老合作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