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0章 过年加班

荆州城,汉军治下。

百姓皆在喜气洋洋欢度春节,大将军府的新政给了他们喘息活路。

不说一下子生活日头就变好,但也是有了盼头,跟地主借的高利贷,给官府的摊派加征,也都不用还、不用交了。

没了税赋的重担,又没了地主的盘剥压迫,大将军府还给分了地,这日子肯定是比从前要好过太多。

至少,今年春节,许多百姓家中都能舍得买些肉食油水,好歹也让家中孩子苦哈哈一年,能吃上点油荤。

“大将军,臣这里已拟定好,自去年我汉军割据荆州、松滋、枝江、宜都,这一府三县以来,所有清丈田亩、拆分大族士绅的田册详表,还请将军过目!”

第一个汇报工作的,是大将军府新来辅政文书官陈兴怀。

陈兴怀是荆州陈家的嫡子,正好当日的陈家主带投效命,又说愿把嫡子献出为大将军府充作人才。

聂宇既为投桃报李,也为拿来做质,便先给其做了个文书,因为实在干的不错,又有秀才功名在身,就大手一挥任命接替了堂叔聂霖的班。

有能力还好用,又能做人质,还可以千金买马骨,何乐而不为?

陈兴怀起初听闻自己成了反贼,还要去给反贼做官,自然是不乐意的,他年纪轻轻中得秀才功名,正是人生大好前途刚刚起步。

一眨眼,成反贼了不说,还是榜上有名,起步凌迟的那种?

陈兴怀不能反抗,因为违抗父命是不孝,他本来想要摆烂,再看有没有合适机会,弃暗投明,好歹不能真的从贼,直到他见到被聂杰人拿在手中把玩的高仿玉玺……

“荆州府并宜都、枝江、松滋三县,及三县所辖村镇,目前田亩已经基本清丈完毕,各县流民、佃户皆已分田落籍,新增合并乡镇十一处,都已任命镇官,镇官暂定为镇长……”

陈兴怀将手里的田册与户籍册,都递交了上去,同时口中又跟着讲解道。

他自小便是地方“神童”出身,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再加上读书刻苦用功,所以年纪轻轻便轻松考过院试,去年为了沉淀一下,方才没有接着再考,而是激流勇退回家苦读。

说真的,没有那块高仿玉玺在,包括这位秀才公在内,那些读书人还真不一定能认真办事。

聂宇一边认真听着,一边又仔细翻着手里的田册与户籍册,他是真没想到自己地盘不大,人口土地能有那么多。

光是目前统计的总户头,就有20多万户,以每户5人为准,就是100多万的人口,而清丈出来的土地就更多了,足足达到了4万多顷地,折合亩数就是400万亩地。

这与荆州府衙的文档记录,明显是对不上的,从土地到户口都对不上,户口好说,因为有许多流民涌入荆州,还有家奴也被释放了不少,又有许多山民也主动下山落籍,不下山不给分田,还要加税。

耕地面积上就真的有些说不过去了,按照官府的文档,对比现在实际清丈出来的土地,二者起码差了有三分之一(实际高的能差一半)。

好家伙,这特么就是所谓的大清盛世?

怎么看着都跟明末有点像了?

陈兴怀的工作汇报结束,接着又是大将军府各级官吏陆续汇报。

主要就是各自负责的工作范围,以分田、编户、落籍为主的民政事务,再往下细分还有地方村镇的水利挖渠、修缮官道、调解村镇纠纷等等。

“李琛,你想去宜都县做修路官?”聂宇看着手里的请愿文书问道。

修路官不是确定官职,只是目前约定俗称,因为大将军府准备要在全新村镇行政区划里,规划修建一些官道,用于打通各村镇相对封闭的交通环境,加强村镇与县城之间的联系。

而这里头自然就得有官员,前往管理与负责,同样也能为百姓创造许多赚钱的岗位,将目前荆州剩余的劳动力,给充分利用起来。

目前只是将军府文书官的李琛,连忙上前拱手应道:“大将军,臣想去宜都县,为那里的百姓打通村镇与县城的官道。如此,有了官道通行,百姓就不必翻山越岭,为了能够交纳足额赋税,而受到土豪劣绅的压榨盘剥,官府同样也能以官道交通之便利,让政令能够无碍的下达村镇,不至于被村镇地主架空。”

嗯,看来不是空架子,有做过功课,知道他修路是为了干嘛。

再一看对方的履历,荆州李家的族中子弟,不是嫡房子嗣,而是被他下令强行分家后才立业的旁系。

但这些府城大族,自有自的活法,有着宗法祠堂为纽带,至少这一代内还能维持暗里的联系。

聂宇对此倒是不在乎,因为也就这一代了,等下一代,没了庞大的土地不动产,再加上家族产业又被拆分,再是宗法血缘也会被消磨干净。

历史上,这么拆分大族的,也不是就他一个,凡是士绅权贵势力太强,都会被王朝进行有目的拆分。

古人也不傻的,知道宗族会尾大不掉!

“去找老太爷吧!看老太爷给你安排什么职位,其他想跟着去的,只要政绩考核通过,也能跟着你一道去。”聂宇对此倒是不反对,反正他爹已经先审过了,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正好,地方上也需要更多基层官吏和新鲜血液的加入,这些年轻读书人既然愿去,那自然也是挺好的。

大不了,还是刘叔在那边看着,出问题也出不了大问题。

文官们陆续汇报的了一个多时辰,才到了秘书阁、武将这边开口。

冯修永先说:“大将军,年前吩咐由秘书阁募兵一万,今募兵兵额已满万人,皆为府城良家子,另有募兵千人列为编外营,可供编练炮军、掷弹营。”

“火器坊正全力赶工,铸造红衣大炮(加农炮),有大将军预备的炮管,应该本月就可全部铸成。”

“新式手火雷也已投掷演练,威力比之红衣大炮,虽有不及,但同样不可小觑,待清兵一到,必能出奇制胜!”

“嗯,”聂宇点头,抚掌赞许道,“冯先生与秘书阁的诸位都辛苦了,接下来还请继续再勉力而为,本将军这里有预感,清兵应该就快来了。”

“不敢言辛苦!”

冯修永在内秘书阁官员,尽皆起身拱手道。

(先水一章,手有点疼,晚上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