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可鉴:跨文化沟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文化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

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求:一类是低级需求,包括生理的需求以及安全的需求;另一类是高级需求,包括感情、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需求。每个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求,在不同的时期人对每种需求的迫切程度的表现不尽相同。其中最为迫切的需求,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一般而言,低层次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其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它的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这时高层次需求就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动力。一般情况下,一种需求一经满足,便不会再成为激发人们行动的起因,并且会被其他需求取代。

在我们身上,这五种需求往往是无意识的。但是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往往比有意识的动机更为重要。对于那些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就可以把自己无意识的需求转变为有意识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文化就是对人类这五种需求的反映。

马斯洛需求层次示意图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1)生理的需求。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如果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会出现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求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求达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需求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这个时候,这些相对已满足的需求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

(2)安全的需求。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的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和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求。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还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求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求一旦相对满足后,也不会再成为激励因素。

(3)感情的需求。这一层次的需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友爱的需求,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融洽关系或者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被爱。其次是归属的需求,即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情感,希望自己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与其他群体成员相互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求比生理上的需求更加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密切关系。

(4)尊重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可以分为两种,即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都能独立自主,充满信心,拥有一定的实力,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的需求得到满足后能够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怀有满腔热情,能够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5)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将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求。例如,人必须干自己在行的工作,才会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所采取的途径因人而异,但目标都是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力,使自己逐渐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二、文化满足人类的衣食住行需求

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科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求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发展水平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发展中国家,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求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在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们的需求层次也会随着生产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戴维斯调查示意图

戴维斯(Davis)曾就美国的情况做过估计,结果发现,在1935年的商业广告中,有35%的内容针对人们的生理需求,比如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有45%的内容针对人们的安全需求,比如防火、防盗、防病、防灾等方面的要求;有10%的内容针对的是人们的感情需求,比如爱、团体认同和归属等;有7%的内容是针对人们的尊重需求,比如追求名望、地位和权力等,以赢得社会的接纳、赞许和敬重;只有3%的内容针对人们的自我实现需求。在1995年的商业广告中,只有5%的内容是有关生理需求的,有15%的内容是针对安全需求的,另外24%的内容是与感情需求相关的,而有关尊重需求的内容则上升到30%,有关自我实现需求的内容上升到26%。

很多文化表现形式反映的是对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比如,节事文化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文化传统的重要表现形式。不同国家的节事差异,无论是宗教的还是家庭的,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中国,传统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节俗反映了农业自给经济的生活规律,调剂了单调农事时序中人们的生活,展现了祖先祭祀祈福仪式,反映了传统的伦理观念。以清明节为例,清明墓祭起于上古。再比如中国人的春节,禳灾祈福的意义很强,休养生息的娱乐性也很强。贴对联、拜年、守岁、放鞭炮等活动都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在美国,感恩节包含很强烈的家庭团结意味,以及冬去春来的节气变化;而圣诞节则更有宗教的意味,但它同时也是传递美好祝福的欢庆盛会。

饮食文化更是直接反映了人类的最基本需求。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反映了饮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是重要的东西,越容易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就越容易产生变异和差异。中华饮食丰富多彩,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多元特性,而这些特性与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人的家庭就餐

西方感恩节、圣诞节

在饮食观念上,中华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色、香、味”重于“营养”,饮食的美性追求重于理性追求;西方饮食注重理性,好小而精,自始至终以营养为出发点。中国人热情好客,请客吃饭一般都是菜肴满桌,但是无论菜品多么丰盛,嘴上总要谦虚地说只是准备了一顿便饭,“薄酒一杯,不成敬意”。按照习俗,主人还会为客人夹菜,而且不停地劝客人多吃多喝。西方人对此很不理解:明明满桌的菜肴丰盛无比,却还谦虚地说菜不够,这是虚伪的、不实事求是的行为。西方人招待客人往往没有那么讲究,菜肴一般都很简单,席间劝客也仅仅说“请随意”(Help yourself,please),比较注意尊重客人的个人意愿。

在饮食方式上,中西方也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大到客人满堂的宴会,小到家庭中的便饭,一般都是围坐一桌,共享食物。所有的美味佳肴都放在桌子的中央,所有人都一起品尝这些美食,从形式上营造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和谐的气氛,有利于集体感情的交流与沟通。与之不同,在西方宴席中,食物和酒往往只起陪衬作用,因为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而且多限于邻座之间的交谊。此外,与中国饮食方式差异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

在饮食习惯上,中国人喜好在食物的烹饪过程中采用煎、炒、炸、焖等方式,喜好添油加醋,喜好辣椒、姜、蒜等佐料,制作较为复杂;而西方人则很少用大火炝锅,佐料也很简单。在饮食结构上,中国人食用更多的蔬菜,喜好细粮;而西方人则偏好蛋白质。中西方在饮食风俗和习惯上还有一个较大的差异,就是中国人吃饭时用筷子,而西方人用的是刀、叉。

中餐品类丰富,多用筷子

西方人的饮食和佐料较为简单,多用刀、叉

三、文化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文化作为人类的基本需求,更重要地表现在我们对文化本身的追求有较大的差异,这种追求是与我们所希望的自我实现密切相关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推崇的理想人格和最佳的心理状态,它反映的是人们对爱与包容、想象与创造、诗画与艺术、自我与世界的完美统一,而这一切正是文化的主体。因此,自我实现就是一种文化实现。在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中,他所关注的不仅是基本需求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爱、创造力、自我的超越、存在的意义及高峰经验。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一个人只有在自我实现之后,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谈心理的成熟。那么,自我实现的人到底有哪些心理特质呢?马斯洛根据自己的实证研究,归纳出自我实现的人所具备的16项心理特质。

(1)有效地知觉现实,也就是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有着比较理性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2)对自己、他人以及自然的高度接纳,即接受和欣赏自己、接纳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存在。

修拉的《安涅尔浴场》与《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合成画作中,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聚在塞纳河两岸,休闲惬意。自我实现的人具有接纳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心理特质

(3)高度的自发性、单纯性与自然性,即不矫揉造作,不虚与委蛇。

(4)以问题为中心,而非以自我为中心,即以追求解决问题为目的,而不是以掩饰自己为目的。

(5)超然与独处,不同流合污,追求清尚和独善其身。

(6)高度的自主与独立,即自主地控制和决定自己的命运和生活。

(7)以好奇的眼光欣赏人与事及丰富的情绪反应。

(8)拥有深刻的灵性体验,即有近似于宗教般的神圣和令人敬畏的生活经历。

(9)对人类群体的认同感,即接纳来自不同文化、地域和阶级背景的人,把他们看作朋友。

(10)与少数的至亲好友有着深厚的亲密关系,与他们心灵相通,互相帮助。

(11)民主的性格结构,即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主性,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所有人。

(12)明辨行为的目的与手段,不会将二者混为一谈,即知道任何事情的目的是什么,达到它的手段有哪些,能够对不同的手段进行道德和理性的评价。

(13)富有哲理和幽默,不是拿别人的弱点开玩笑,而是在生活中发现有趣的人和事物。

(14)童真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15)对恶性的洗脑术有着天然的反感与对抗,追求自由的思想与意志。

(16)超越自身环境的约束,实现自己的潜能,做出与自己背景相同的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

当然,自我实现的人并不是要具备上述的所有特质,但是相对而言,他们的缺点应该比一般人要少,而且他们应该是心理完善的、社会适用性良好的精英。不过我们可以看出,马斯洛归纳的这些自我实现的意义是与西方人本主义精神相一致的,是建立在西方的道德伦理基础与文化意蕴之上的。

那么,我们中国文化的自我实现有什么特点呢?中国台湾著名的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认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是建立在基督教文化圈内个人主义文化之下个人取向的自我实现,而在儒家的文化圈内我们所追求的是社会取向的自我实现。他指出,上述两种自我实现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郑板桥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道德实践者

(1)概念不同。个人取向的自我实现所指的自我是个人内在的自我,主要是由个人所认为重要的内在特质来构建的;而社会取向的自我实现所指的自我是社会关系的自我,主要是由个人的社会关系性角色、地位、身份、责任及与之相关的感受、看法、意愿、倾向及行动来构建的。简而言之,个人取向的自我实现,要实现的是一种独立的自我;而社会取向的自我实现,要实现的是一种包容的自我、互相依赖的自我。

(2)途径不同。在自我实现的途径方面,个人取向的自我实现,主要是经由个人取向的自我提升与自我完成来达成的,即充分展现个人的潜能、天赋和气质,而且主要在非社会性、非关系性的生活领域中进行;而社会取向的自我实现,主要经由社会取向的自我修养与自我完善来达成,即称职地扮演社会角色的分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履行社会承诺,担负社会责任。

(3)目的不同。个人取向的自我实现的主要目的在于发现与表现个人的天赋,忠实而有效地实现这些潜能,使个人完全成为自主、独立、民主、平等、独一无二的个体。社会取向的自我实现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个人修养和个人善良的品性,以促进心智、道德、关系及社会性的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生活。

《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繁荣、和谐的社会生活

马斯洛从人本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自我的实现就是文化的实现。杨国枢先生的分析从理论上为我们指出,不同文化人群所要追求的理想文化可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本主义的理想文化,是以自我为基准和目标的。而东方理想文化,是以社会和谐为基准和目标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经试图用十六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表达中国人对文化的态度和期望,这些也表明,中国文化实际上具有超越本民族局限而求得与其他文化和平共处的倾向性。这也许正是中国文化得以延续五千年且亘古长青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