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消费问题的计量经济分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研究结论

本章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使用可视化计量软件CiteSpace对2008—2018年能源消费领域文献的研究国家、研究机构以及作者、学科分布、研究热点以及演变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最后得出以下四个结论:

(1)研究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从发文国家来看,中国和美国的发文量最大,远远超出其他国家,但是中国却远没有美国具有影响力,并且中国国际化合作研究较少。从发文机构来看,Chinese Academic Science(中国科学院)和Tsinghua University(清华大学)形成两大研究高地,并且以各自为中心形成了紧密的合作网络。从发文作者来看,近几年研究较多且具影响力的作者主要有WANG Y、ZHANG Y、LIU Y。

(2)研究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近十年学者主要关注的热点有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电能消费等。能源消费虽然带动经济增长,但同时也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中国也已制定并实施能源安全战略,建立多元供应体系,聚焦绿色发展,稳步发展风电,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3)研究前沿紧随国家政策。能源消费领域的研究主题经历了从“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到“建筑能耗、电能消费”,再到现在的“城市化、战略、贸易”的变迁过程,研究的前沿与国家倡导和时代背景息息相关。近几年,能源消费研究前沿主要为发展中国家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国家政策联系日趋紧密,新颖的研究视角也不断涌现。

(4)研究方法紧跟时代潮流。能源消费领域的相关主题的研究,大多采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或者时间序列分析,近几年由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能源消费的研究也开始向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转移。

可以预见,随着能源消费理论与实践发展,学术界对于能源消费领域的研究热度将会持续,研究的动态前沿也将会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