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成就更好的自己
人活着就应当自律,即自己约束、控制自己。生活中如果没有自我约束,自由就会泛滥,人就容易胡作非为,损害自己,甚至危害他人。
人的言行举止,往往具有一定的散漫性,要想形成规范,需要运用自律的手段。人生如同行驶中的车辆,如果控制不好,就容易翻车出事。唯有掌握好运行节奏,才能使自己的命运由自己掌握。自律能有效地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在有限制的轨道上自由而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事实已经证明,自律是能力得以增长及发挥的关键,自律能促使人不断向前,直到有所成就。因此,我们需要培养良好的自律能力。
要想培养自律的习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严格要求,要有明确的作息时间,如几点起床、几点工作等,都应按计划进行,时常给自己提醒。
不妨抽点时间对自己进行反省,一旦发现不良习惯,要限定期限进行改正。在矫正时间内,要对自己进行严格的训练,直到“习惯成自然”,新的行为变得极其熟练。
如果预定的时间不够用,可以适当再延长,直到好习惯真正养成。消灭一个坏习惯之后,要有针对性地向另一个坏习惯全力“开火”,以同样的方式将其矫正。
应事先形成自己的是非观念,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这样遇到各种问题及事情时,才能运用原则技巧将其解决好,从而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要自觉而严格地控制好自己的欲念,不能任其肆意泛滥,否则就可能给自己带来灾难。面对金钱、权位等各种诱惑,要离得尽可能远,不动私心邪念,这样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如果不想在明面上犯过失,须私下暗暗地约束自己,这就是所谓的慎独。独自一个人时,也不要自我放纵,而应自我约束,不做问心有愧的事,不做坏事,要比在众人面前更知耻。如果缺乏自律意识,在私下场合约束不住自己,从而翻车越轨,也就等于亲手葬送了自己,即使后悔也莫及了。因此平时就应自律,及时清理思想观念中的垃圾,以免其日后危害自己。
自律意识一旦形成,要将其深植于内心,成为一种永久的习惯。自律是自我修养的基础,也是赢得成功的保证。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才能使自己更好地投入社会,从而有所收获及作为。培养自律的好习惯,心底一片光明,未来的路自然会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