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1章 高龄癌病虚秘
中医病案记录
姓名:曹✘✘
性别:男
年龄:85岁
入院时间:2025年06月19日
记录时间:2025年06月25日
一、四诊摘要
1.望诊:面色:苍白少华
舌象:舌质红稍紫,苔薄少(或光剥),舌下络脉暗红、见血泡
形态:精神倦怠,腹部稍膨隆
2.闻诊:语声低微,未闻及异常气味
3.问诊:主诉:便秘数日(大便成型软便,解时费力),食欲不振,尿频尿急
伴随症:轻度腹胀,无腹痛;颈部疼痛缓解(曾用曲马多);无恶心呕吐、咳嗽胸闷
既往:前列腺癌骨转移12年、2型糖尿病、青光眼
4.切诊:脉象:脉稍促(脉率快而不稳)
腹诊:腹韧,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
二、中医辨证分析
1.病机核心:气阴两虚为本:高龄久病,癌毒内耗,气血津液亏虚(面色白、舌红少苔、脉促)。瘀毒内结为标:癌毒瘀阻下焦,气滞血瘀(舌质紫暗、舌下血泡、腹韧压痛)。
腑气不通:气虚推动无力,阴亏肠燥失润(便秘费力、腹胀)。
2.脏腑定位:
脾肾亏虚:纳差、乏力、尿频(脾失健运,肾气不固)。
大肠津亏:便秘数日、解便费力(津亏肠燥)。
3.辨证结论:
气阴两虚,瘀毒内结,腑气不通
三、中医诊断
病名:虚劳(癌病)、便秘
证型:气阴两虚兼瘀毒内结证
四、治则治法
益气养阴,化瘀解毒,润肠通腑
治法解析:益气养阴:补脾肾之气,滋肝肾之阴,固本培元。
化瘀解毒:缓消瘀毒而不伤正,兼顾抗癌。(考虑患者还在进行内分泌抗雄激素治疗,这里我减掉了)
润下通腑:润肠导滞,避免峻泻伤气阴。
五、方药选择
主方:增液汤合黄芪汤加减
生黄芪 30g太子参 15g白术 30g当归12g麦冬 15g桃仁 9g火麻仁 15g枳壳 10g陈皮 6g甘草 6g丹参15g
方解:益气养阴:黄芪、白术、太子参补气生津,扶正固本
增液润燥:麦冬,增水行舟,润肠通便
化瘀活血:桃仁、丹参
行气通腑:火麻仁、枳壳,白术,润肠下气,助腑气下行
调和药性陈皮、甘草
煎服法:
每日1剂,水煎至300ml,分2次温服(避开西药服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