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辩王之王
虎妈始祖
公元前372年,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的一户人家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孩子叫孟轲,正是大名鼎鼎的“孟子”。孟子在儒家的段位极高,仅次于孔子,被后世封为“亚圣”。
孟轲的祖上正是大名鼎鼎的鲁国三桓之一孟孙氏。
可惜,那只是祖上!
随着时间的流逝,孟孙氏也有无数子孙,鲁国那么小,子孙肯定养不过来,血缘疏远的只能自谋生路。于是孟子他们家这一支就来到邹国谋生,沦落成低级贵族。
孟轲3岁的时候,他老爹死了。
对于3岁的娃来说,这是人生一大不幸。可是对于个人成长来说,却不是一件坏事,因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大人物一直有个成长魔咒——大儒常无父!
孔子幼年丧父,老爹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宋代大儒朱熹少年丧父。这样的例子在中国乃至于世界历史上比比皆是。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更早熟,更懂得生活不易,步入社会后抗压能力强,反而容易成功。
虽然孟轲失去了父亲,但是他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上却丝毫不松懈。
孟母可以说是中国虎妈的始祖。
虎妈是对孩子期望值高、要求严格的母亲的称呼。我们经常能看到在周末节假日,一群母亲带着孩子前往各大培训班;还有的砸锅卖铁去买天价学区房;更有的在孩子稍微不用功读书时,就开启严厉批评模式。
现代社会里虎妈身上的一切元素,都可以在孟母身上找到踪迹。
作为虎妈的孟母,她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学区房”。
话说孟轲慢慢长大了,也到了该读书的年纪。可是孟轲家住在郊区,离墓地不远,是坟地房。由于挨着墓地,经常会看到葬礼。
小孩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孟轲经常和邻居家的孩子跪在墓前,学着哭泣、磕头。孟母一看,这哪行啊,孩子这是要往殡葬业发展啊。
换房子!搬到市区里。
换到市区后,由于房子靠近街上的店铺,孟轲学起了做买卖。孟母一看,这也不行啊,孩子以后是要做大事的人,怎么能做小买卖呢?
换房子!搬到学宫旁。
搬到学宫旁,孟轲看到很多认真学习的人,自己也模仿人家,学习礼节。孟母觉得这才是适合孩子成长的地方。于是定居了下来,给孟轲报名上学。
换房子是要钱的,孟母前后换了三次房子,说明孟母家里还是有点底子的。
其实,孟母买学区房买的就是一个氛围。
学习氛围对人的影响非常重要,就连北京大学的保安,都会被高等学府的学习氛围影响,拿起书本认真学习,实现人生逆袭。
上了学的孟轲,放学后回家要温习功课,但有次孟子却在外面玩耍。
孟母知道孟轲没有认真学习,于是把儿子叫到身边来。
只见孟母拿起剪刀,剪断布匹。
孟母:“你荒废学业,半途而废,就如同我用剪刀剪断这匹刚织好的布一样。”
见到被剪坏的布,孟轲明白了,如果不认真学习,母亲下次就要把自己剪两半了。
虽然孟母总是在儿子面前显露出严厉的一面,但她却是一个内心极其柔软的人。
有一次邻居家里杀猪,孟轲问母亲,邻居家为何要杀猪。孟母随口说道,杀了猪,是给孟轲吃的。
小孟轲信以为真,就等着能吃顿肉。孟母发现随口一句话,儿子却记在心上。不能欺骗孩子,于是孟母买了猪肉回来,给孟轲吃。
后来,孟轲娶了妻子。某天,看到妻子在家坐姿不端正,两条腿岔开坐着,极其不雅。因为古人上裳下裙,裙子里面穿的是开裆裤,坐的时候必须跪坐,否则容易走光。
孟轲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极其看重礼节,妻子的坐姿让他感到丢人。一气之下,孟轲找到母亲:
“妈,老婆不讲礼仪,我打算把她休了。”
孟母吃惊地问道:“为啥?”
孟轲:“她岔着两条腿坐!”
孟母:“你是怎么知晓的?”
孟轲:“我亲眼所见。”
孟母心想,儿子大脑没有抽风吧!立马怒斥道,“不是你妻子不讲礼仪,问题出在你身上。进门时,你不打招呼,谁知道会有人进来。哪个人会天天在家里从早到晚正襟危坐,换你,你受得了吗?”
孟轲:“我错了!”
有这样明事理的婆婆,想有婆媳矛盾都难啊。
孟轲在母亲的成功教育下,品格高尚,在学习方面像打了鸡血一样,成为老师、长辈眼中的优等生。
孟母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将会在孔子百年之后、诸子百家纷争的战国时代,凭一己之力扛起儒家的大旗,笑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