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樂場01 攀高攀低考身手——攀爬架



攀爬架是遊樂場中最考驗膽量、手腳協調和腦筋的益智遊戲,只因各款攀爬架設計不一,「機關」不同,完全沒有固定的玩法。例如左圖及下圖這款,可以從斜梯開始攀爬,或從那大圓圈爬上,到了頂部又可沿橫架爬行……,左圖中兩位小朋友展示的又是另一種玩法。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較年幼的孩童因畏高或手力不夠,往往爬至半途時放棄,造成攀爬架上「交通擠塞」。
所在位置:九龍塘歌和老街
攝於1992年

這攀爬架,俗稱「馬騮架」,屬經典遊樂設施之一,很多公共屋邨都見其踪影,五層高的架身,玩法變化多端。其一是鬥快從地下爬至架頂,另外就是「兵捉賊」遊戲——在不能觸地的規則下,縱然見到對方身處鄰近一格,要捉到對方也絕非易事。
所在位置:石硤尾邨
攝於1996年

「馬騮架」還有其他遊戲以外的實際用途,例如健身:可引體上升練臂力或雙腳倒吊架上練腰力;當陽光猛烈時,定必被大人「徵用」來曬衫晾棉被。(見前頁圖)
所在位置:青衣邨
攝於1996年

這攀爬架設計工整,實而不華。頂部設有小紅球作點綴,留意右邊鐵柱下方刻有相信是攀爬架製造商的品牌,可見該公司十分重視自家設計的作品。這屬於香港極早期的遊樂設施之一。
所在位置:上環
攝於1992年

攀爬架的層數有高有低,圖中這款只有四層,相對較矮,安全度提高了,但好玩度也降低。(難怪圖中小孩自創新玩法——在架上打籃球了)很多相類似的遊樂設施,自八十年代末起陸續加鋪安全墊,而早期部分攀爬架的地面是鋪上沙土作保護的。
所在位置:愛民邨
攝於1996年

設計成毛毛蟲形狀的攀爬架,有「頭部」、「腹部」和「腳部」。「頭部」有兩根黃色鐵支模仿觸角,另有兩個綠色圓球當作眼部,唯拍攝時已變成「獨眼蟲」。
所在位置:銅鑼灣
攝於1997年

這款蛇形的攀爬架,難度屬中上,因攀爬時仿如坐過山車,又高又低,彎彎曲曲的,甚具挑戰性。攀爬架後方正是多年來服務區內不少大人細路的李鄭屋邨公共圖書館,猶記得童年時,筆者最喜歡玩到汗流浹背後,走進去乘涼避暑。
所在位置:李鄭屋邨
攝於2003年

毛毛蟲造型的攀爬架屬於較常見的遊樂設施,它「身體」蜷曲,起起伏伏的,增加了攀爬難度,但只要抓穩那些方形「腳踏」,也可輕鬆在其身上來回穿梭。重新髹上鮮艷的顏色,頓時令它可愛十倍。
所在位置:大埔宏福苑
攝於2014年

房車造型的攀爬架比較少見,頗能吸引孩童遊玩。滑梯部分只有短短的一截,溜起來不夠刺激。放學後、晚飯前,車上都是小朋友,鬥快攀爬,要搶的不是排頭位溜滑梯,而是爭坐車頭的司機位。
所在位置:和樂邨
攝於1998年

半圓球形的攀爬架,可從中央的垂直支架開始爬至四邊的橫架,也可在半圓形的外層攀爬;小朋友最喜歡還是在架上玩捉迷藏,因為可穿梭於架內架外,避開對手的追捕。
所在位置:牛頭角邨
攝於2003年

拱橋形的攀爬架,屬難度較低的遊樂設施,擁有不同高度款式。孩童在架面上攀爬,從一端爬到另一端;也會有藝高人膽大的孩子嘗試站着玩,一步一步的像走平衡木般跨過整個攀爬架。
所在位置:愛民邨
攝於1996年

所在位置:葵盛邨
攝於1995年

屬於較新式的攀爬架,體積較傳統攀爬架細小得多,不能同時容納多位小孩一起玩樂。其設計以四層圓圈疊成,玩者可用不同方式攀至頂層。
所在位置:瀝源邨
攝於2007年

另一款較新式的攀爬架,其特點是小巧、高度有限,危險性也大大降低。其設計簡約,簡單的幾個半圓,已可讓孩子踏步攀爬,樂上半天。
所在位置:界限街遊樂場
攝於2004年


這款攀爬架相信是專為幼童而設。有如隧道管的設計,兩邊分別是紅色和黃色的管口,色彩奪目,很能吸引小朋友攀爬。架身位置較貼地,玩者可以從架側「插隊」,於中央位置開始攀爬。唯管內橫枝間距較疏,空間也狹窄,容易撞頭,手眼稍不協調也難以完成。
所在位置:銅鑼灣
攝於1997年

在蝸牛造型的攀爬架上,三個小朋友正興高采烈地玩着,一個沿着頂層慢爬,一個踏在中層逐步攀,一個在底部橫臥着,玩法千變萬化。若換作是現代新穎的塑膠遊樂設施,就未必發揮到她們的創意或訓練出她們的膽量了。
所在位置:大埔宏福苑
攝於2014年

經典的直式滑梯。先攀上樓梯進入高高的鐵籠式平台,「一、二、三!」從又長又直的滑梯頂滑下。下滑時,雙腳伸直,面朝天,這樣就可享受高速快感。以前的小孩膽大,玩滑梯也花樣百出,有的仰天躺臥滑下;有的背向天,面向滑梯滑下;更刺激的是從下而上,抓着滑梯兩邊攀登回高高的平台。還有一些愛向高難度挑戰的小朋友,摒棄樓梯,自行攀爬支橕架到滑梯頂部,再沿滑梯滑下。圖中滑梯未算最高,有些高達兩層樓的,叫人站在梯頂已腳軟!
所在位置:青衣邨
攝於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