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墓志婉辞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用词说明与凡例

(一)隋唐

从词汇和修辞角度看,武周时期都应包括在本研究语料范围内,全书统称“隋唐”。

(二)婉辞

“婉辞”包括稳定的复音婉辞和尚未稳定的双音式委婉语。本书研究涵盖隋唐墓志中已稳固的“婉辞”及未稳固的“婉语”。“稳固”以墓志和同时及稍后传世文献中用量为标准。

(三)例证

1.出处及标示

本书大多数语例出自《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拓本汇编》(隋唐部分),语例前的“册数·编号”可表明其在出处《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拓本汇编》中的具体位置。余者选自《新中国出土墓志汇编》(陕西卷)、《西安碑林全集》(隋唐部分)和《隋代墓志铭汇考》,在语例后括号中注明具体出处和年代。如《大唐房陵大长公主墓志》(《西安碑林全集》196—1022)。例证标题以墓主姓名标注,不赘原文的职官和赙赠类信息。

2.例证数量与统计依据

出于例证效用和全书篇幅考虑,每证共选五例,不足五例则全部录入。

本书中墓志复音婉辞用例总量的统计,借助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隋唐五代石刻数据库”,对此条件支持致以最深切的感谢!

3.例证有效范围

具体分类下仅就该字所属义类的用例进行讨论。如“崩”“殂”等表死亡义一类词语,只述其“死亡”义用例,不涉及本义或其他比喻义。

4.原拓不清晰处

例证中,凡原拓不清晰或缺字处,以“□”代表。

(四)随文脚注

个别未尽细节随文脚注,以“∗”标示,小五号字以区别文献类脚注。

(五)墓志原拓复杂字形

引例中墓志人名复杂字形不做类推简化,保留原拓使用的异体字,以便识读拓片原句。计13字,附出现页码如下:


[1]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页。

[2]从词汇和修辞角度看,武周时期都应包括在本研究语料范围内,全书统称“隋唐”。

[3]许嘉璐:《语言与文化》,《中国教育报》2000年10月17日第7版。

[4]中古词汇变化剧烈,墓志创作为求新所成的婉辞多不稳固,本书中除可确定为语法层面的“词”,余者统称所指更广泛的“婉辞”。

[5](战国)吕不韦著,(汉)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标点版,第75页。

[6](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标点版,第450页。

[7](宋)郑樵著,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843页。

[8](南朝宋)刘勰著,吴林伯义疏:《文心雕龙义疏》,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页。

[9](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卷第407页。

[10](唐)封演著,赵贞信校注:《闻见记校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6页。

[1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271页。

[12](晋)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71页。

[13]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14]陈长安:《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15]束定芳、徐金元:《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外国语》1995年第5期。

[16](宋)陈骙著,刘彦成注译:《文则注译》,书月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112页。

[17]所统计数量依据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隋唐五代石刻数据库”,在此特别感谢条件支持。

[18]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拓本汇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9]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中国文物研究所编:《新中国出土墓志汇编》(陕西一卷),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新中国出土墓志汇编》(陕西二卷),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20]高峡主编:《西安碑林全集》(59—101卷),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21]王其炜、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线装书局2007年版。

[22]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页。

[23]王云路:《百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述略》,《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24]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

[25]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26]李波:《〈论语〉 成语探析》,《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27]前文“研究取材”已述,语例前的“册数·篇数”(如29·103)已可表明其在《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拓本汇编》中的具体位置。余者选自《新中国出土墓志汇编》(陕西卷)、《西安碑林全集》(隋唐部分)和《隋代墓志铭汇考》,亦在其后括号中注明具体出处和年代。另,为节省篇幅,墓志标题截取墓主人名,不赘述名字前通常出现的具体官职及赙赠信息。

[28]毛远明:《汉语文化词语释义问题》,《辞书研究》200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