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三 战略三环:战略成为现实的高效之道
德勤中国华西区主管合伙人 王拓轩
我认识王钺很多年了,我们过去曾经在同一家公司共事。那时候,作为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我们既要通过项目去帮助企业客户设计与执行战略,也要谋划我们自己在中国区的发展战略并采取行动。在多次的内部讨论中,我对王钺的认识逐渐加深。基于价值观的一致,我们更加互相欣赏与支持,可以说是惺惺相惜。
王钺是非常典型的管理咨询顾问,他有着极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在对内对外的战略管理上都强调方法论。与很多管理咨询顾问不一样的是,王钺非常务实,希望从实施效果出发进行战略的制定。他一直坚定地认为,咨询公司提供给客户的解决方案必须能够在自己公司内部应用并达到效果——“卖给客户的药必须自己先吃”。作为一个坐言起行的人,他的这个特点得到了很多客户端企业家与高管的喜欢,但是在公司内部有时候则会显得与国际管理咨询公司中常见的“高大上”理论派格格不入。
在餐桌上、会议室里、度假村内,他多次跟我聊到他的想法:针对战略咨询以及企业战略管理的共同痛点,形成一套更适合中国商业环境的战略管理方法。这套方法要简捷易懂,既有咨询公司的缜密逻辑与方法工具,又能照顾到企业内部实际执行战略的流程与问题解决需要。虽然那时候他还没有给这些想法冠以一个系统的标题,但是我相信这些想法已经从萌芽走向成熟。
后来他离开公司,被百亿元级民营企业的老板挖去做实质上的操盘手。这给了他把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完善并系统实施的机会。中间我们陆陆续续见过几次面,每一次见面他都会兴奋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在企业推行与实践过程中的苦与乐。听得出来,他已经把想法中偏理想化的部分削减掉,更多关注于这些想法的实战性与系统性。我当时就已经预感到,经过在大型多元化企业的淬炼,王钺获得了非常难得的将咨询方法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的经验,他的那些想法已经从小树苗变成了参天大树。
在目前的特殊时期,王钺发来他写的《战略三环:规划、解码、执行》摘要,邀请我给他的新书写序。在读完这些摘要之后,我的感觉是:好友当初的想法已经从种子变成了一片绿意盎然的树林,脉络清晰、新意勃发而且充满力量。
“战略规划、解码与执行”这三环,环环相扣、逻辑缜密、原理清晰、过程清楚。书里有不少方法工具是我所熟悉的,也有一些原创的要素。整体而言,我认为其最大的价值是“形成了高效的战略管理方法”。懂行的人才会明白,这绝不是简单拼凑与集成,而是必须在多年实战经验的基础上,在把企业战略想通透之后,才能形成的管理系统。就像一个产品,必须先有针对客户的价值定位,形成整体的理念,然后再通过设计去选择组件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一个有独特内涵与价值的精品,而非零件组合。
战略管理有非常多的流派,但大多偏于研究或理论。不管是战略地图,还是定位、竞争战略,或是心智认知,都偏重于一个方面,没有一个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能够迅速掌握并沉淀和固化的系统方法。即使企业老板或者CEO在几年的EMBA学习过程中重新学习了这些理论,回到企业后仍然会感觉难以落地实施。战略规划的前端,对于关键分析方法与逻辑的构建,咨询公司秘而不宣。从战略形成到开始执行的过程中,企业的痛点是如何让老板或者CEO的战略意图转变为中高管的共识和具体行动。在战略执行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往往不在产品与业务层面,而在背后的机制、组织、人员这些方面,所以针对战略执行需要,这些方面该做出怎样的改善,之前中国企业界很少有系统和具体的阐述。
我欣喜地看到,王钺的“战略三环”有效地克服了以上种种弊端,真正实现了他多年的心愿:为中国企业提供一套实用、好用的战略管理方法。我认为,这套方法不仅仅对企业的老板和高管适用,对于我们这些仍然在管理咨询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而言,也加强了我们对战略管理的系统性认知,是从业人员的必备知识与操作指南。
我相信,由于见地各异,搞战略咨询的顾问会从王钺的这本书和这套方法中找到若干不足与缺陷;而由于商业环境的急剧变化,企业界的朋友也会从这本书和这套方法中发现不完善之处。但是,这个“三环”的整体逻辑和逐步递进形成成果的作用,是经得住企业实践考验的,一定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我期待,随着更多商业案例的积累,王钺的《战略三环:规划、解码、执行》能迅速迭代到新的版本,为中国的企业界与咨询界持续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