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序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座令人过目不忘的城市,总是有自己的“秉性”和“印记”。
位于珠三角西岸的广东省中山市是全国唯一一座以伟人命名的城市,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以敢为人先、开放创新为特质。近30年连续组织举行的“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彰显了中山人的博大情怀,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温馨与温度。
追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山人自古就有互帮互助、乐善好施的文化传统。以“乐善好施”称誉的乡贤在史书上多有记载,不少祖训、家规都将互帮互助、乐善好施写入其中,如三乡镇古鹤村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的乐善好施牌坊,就是当地鲍氏家族对后人的勉励;而伟人孙中山先生,更是人道博爱精神的倡导者、推动者,他题赠墨宝时,也多写“天下为公”“博爱”二词,与世人共勉。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山人秉承和弘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凭借地缘、政策等优势先行一步、加快发展,推动中山由昔日的一个亦耕亦商的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经济发达、文明有序、环境舒适、民生幸福的现代化城市,形成了“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新时代中山人精神。最让中山人引为自豪的,不仅仅是以狭小的地域面积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创造了优异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时代激活了流淌在中山人血脉里的“博爱基因”,并因此孕育了“'88敬老万人行”(1989年更名为“中山慈善万人行”)。如今三十而立的“她”,不仅传承了古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优秀传统,还肩负起传播红十字人道主义、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使命。
值广东省中山市红十字会成立30周年之际,我们挑选了有代表性的平凡故事,尝试用这种轻松、通俗易懂的绘本形式,为读者诠释“博爱基因”是如何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地浸润、影响着这座城市以及这里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方式。
是为序。
中山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 简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