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塞壬女妖”的歌声——各国的抉择
在古代希腊的神话故事中,有个叫塞壬的海妖,她住在一个海岛上,漂亮无比,专门用美妙的歌声来吸引过往的航海者,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抵御不住她的诱惑,结果他们的航船都毁在了海岛边的礁石上。1914年欧洲大国的统治者们,仿佛都听到了塞壬的歌声一样被战争给迷住了,他们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的国家领向了战争的边缘。
以预备役军人驻进营地为标志,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开始了军事动员。
7月28日奥地利对塞尔维亚正式宣战,使定时炸弹上的钟声开始嘀嗒作响,如今已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止这颗炸弹爆炸了。开始时沙皇只是半心半意地动员了对奥匈作战的俄军,却没有动员与东普鲁士对阵的俄军,他的将军们使他相信:那样的安排丝毫不起什么作用,而且将把优势拱手给让德国。于是在7月30日,俄国颁发了总动员令。
奥匈帝国和德国曾经希望奥塞战争可以维持局部化,就如同另一次巴尔干战争,但是,军事同盟与列强竞争从一开始就具有将冲突扩大的威胁,所以沙皇还是做出了反应,不仅调动了军队,而且还下了全国总动员命,在奥匈帝国宣战之后48小时,俄国决定实施总动员。进行夏季演练的军队回到军营,休假的军官被召回,喀山军区、基辅军区、莫斯科军区、敖德萨军区受命处于戒备状态。在华沙军区、维尔那军区、圣彼得堡军区也开始展开一些秘密的军事准备活动,这三个军区的准备活动有特别危险的意义,因为它们直接威胁德国。俄国决定增加90万现役兵力,同时征召400万的后备兵力。这么大的兵力足以吓坏地球上任何国家,沙皇的本意是想借此吓住德、奥,让战车能在最后一刻止住。但结果适得其反,按照德军事先所拟定的作战计划,一旦开战,就要在俄国进入战争动员之时开始,迟延就意味着战争的失败,现在的德国已然是拖延不起了,是战争还是蒙羞?德国只能选择前者,任何想在最后一刻前平息危机的的努力再也没有作用了。
整个7月,威廉二世一直在向他的参谋官们保证说他决不会“退缩”,但在最后一刻,他的激情却冷却下来,他问小毛奇是否军队应该先去进攻俄国而在西面只保持防守,惊骇无比的总参谋长几乎落下泪来,他回答说:只有一个选择——“施利芬计划”。威廉凄凉地回答说:如果是老毛奇的话,他一定还会给我另一个选择。德国那个僵硬的战争计划终于把它拖入了战争,8月1日德国被迫向俄国宣战。48小时后德军就在狂热的欢呼中向战场开拔了。阿道夫·希特勒、坦克之王古德里安、“沙漠之狐”隆美尔和空军元帅戈林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名人物当时就在这些狂热的德国年轻军人之中。
沙皇尼古拉二世是个狡猾的人,他害怕战争产生的过大的社会压力和过重的经济压力引发革命,俄国外交大臣萨索诺夫也持相同看法,沙皇和外交大臣一致认为,俄国再需要几年时间才能与德国对抗,虽然俄国当时正在扩充本来就很大的军队规模,并且在法国的帮助下修建新的铁路系统以改善战时供应能力,但是,这些计划至少要到1917年才能完成。俄国希望借战争动员来迫使同盟国增大对谈判的意愿,但实际上局势的发展违背了俄国的愿望,沙皇并不明白俄国战争动员所具有的内在威胁性,不知道从柏林的视角看,俄国的战争动员是最严重的挑衅行为。一旦德国准备好在西线进攻法国,俄国的战争动员多进行一天,他们就离在东线发动对德国的攻击的日期近一天,而这恰恰是德国的战争方案——“施利芬计划”中最最要害的关键问题。在德国的战争方案中,取胜的关键就建立在俄军尽可能晚进军的前提上。
1914年8月,大批群众涌入柏林市中心,庆祝战争的爆发。
德国不像其他国家,它发展了一个由军官和军士组成的很有效率的核心,能把一大批新兵和后备军组成一支优秀的战斗力量,战争爆发时,约有200万人结合在受过良好训练的职业士兵组成的核心周围。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组织严密、装备精良的队伍,有着极强的战斗力,一经发动,马上就可以进入战争状态。所以俄国的战争动员一发出,便促使德国必须马上出击,延误就意味着失败。经过毛奇多年的努力,他把“施利芬计划”中发动对法国闪电攻击的想法,从一个可选的攻击方式变成战时必须完成的任务。德国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在12小时之内取消所有对奥匈及德国的军备活动。在隔天最后通牒期限到来之时,德国于8月1日下午五点宣布对俄国开战。
在俄国决定动员军队的时候,法国政府也面临法军技术性要求的压力,总司令霞飞警告政府,除非有充分时间让法军做好准备投入战场,否则他没有办法让法国抵御德国的攻击。考虑到与俄国的同盟关系加上德军的动员对自己的威胁,法国也开始了战争准备,于8月1日进行了战争动员。虽然法国人对德国大使说法军将乖乖地待在边界线,可是对于德国政府来说,仅此就足够对法国开战了。于是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德军的战车开始同时往东西两线运兵。事已至此,各方面的军事策划已使战争不可避免。8月17日,德军七个集团军和一个独立支队约160万人,火炮5000门,在比、卢、法边界从亚琛到上莱茵约380公里的战线上全面展开。其中约110万人作为突击翼侧部署在梅斯以北200公里的正面上,最高统帅是威廉二世皇帝,实际上由总参谋长小毛奇将军直接指挥。
1914年的欧洲人对于在20世纪时列强将兴起什么样的战争毫无概念,人们认为战争的风险似乎都是可以接受的。当第一支渴望作战的军队开赴前线时,随之而来的战争的持续时间、狂热与暴力的程度,都远远超过了人类所既有的任何想象。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之间的战争迅速演变成为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8月4日,德军进入了中立的比利时,英国意识到如果德国控制了整个欧洲大陆,对英国是不利的。于是英国以保障比利时的中立地位为借口,向德国发出了撤军的最后通牒,但是德国拒绝了。8月4日午夜,英国向德国宣战。这样以欧洲为主要战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了,“萨拉热窝事件”由此成为了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从8月18日起,协约国也完成了它的军事部署,法军的五个集团军和几个师集群约140万人,火炮4000余门,在贝尔福-伊尔松的350公里的战线上集结,比利时军约有12万人、火炮300多门部署在利勒运河、热特河一线。英国远征军的7万人,火炮300多门,于8月20日在法军第五集团军左翼,即勒卡托、莫伯日地域集结。在整个西欧战区,双方共投入300多万人和近万门火炮,协约国的军队主要部署在凡尔登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