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近代戏剧的兴起:从巴洛克到启蒙运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巴洛克时期的戏剧理论与戏剧创作

长期以来,关于巴洛克时期的戏剧文本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常见的概念有教团剧(Ordensdrama)、学校剧(Schuldrama)、德国艺术剧(Deutsches Kunstdrama)或者西里西亚艺术剧(Schlesisches Kunstdrama),或者干脆用悲剧和喜剧来划分。教团剧这个概念中的教团指的是天主教的耶稣会,教团剧就是指耶稣会会士创作的学校戏剧,比如比德曼(Jakob Bidermann,1578—1639)的戏剧。后面的几个概念有相互交叉的地方,这个时期的学校剧主要是指以新教为背景,由新教学校的教师创作的学校戏剧,比如维泽的戏剧,不过有些新教剧作家虽然并非教师,但他们的作品同样也在新教学校上演,比如格吕菲乌斯和洛恩施泰因(Daniel Casper von Lohenstein,1635—1683);德国艺术剧这个概念着力突出的是这个时期在德国第一次出现的作为文学创作的德语戏剧,强调它本身的艺术性,它不再是完全服务于舞台的脚本,而是独立于舞台的文学创作,遵循以奥皮茨的《德国诗论》为代表的严格的戏剧规范和格式,比如格吕菲乌斯和洛恩施泰因的戏剧,但是维泽的戏剧也常常被置于这一行列之中;德国艺术剧通常也被称为西里西亚艺术剧,这是由于这些剧作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生活在德国西里西亚地区的新教作家,这也是这个时期德国文学逐渐形成的特征之一,即强调文字的新教压倒突出感性的天主教,在文学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西里西亚是两个教派相持的地区,文学和戏剧活动尤其活跃,这里的新教文学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代表,其它的中心还有纽伦堡、柯尼斯堡、莱比锡和汉堡,天主教的中心则是在德国南部,主要是维也纳和慕尼黑。

至于这个时期的宫廷剧院和流动戏班,它们在巴洛克时期的戏剧理论和创作领域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宫廷戏剧的显著之处在于剧院建筑和舞台设计,搬演的主要是意大利歌剧,且不说歌剧脚本没有太强的文学性,关键在于作者基本上都是意大利人,很难算作德国的戏剧文学;流动戏班以表演见长,它的剧目大多来自周边的其它国家,从一开始的英国剧作,到后来的法国、荷兰和西班牙剧作。如果说宫廷剧院和流动戏班上演了一些德国的本土剧作,那么大多是出自上述三个来源,即西里西亚艺术剧、天主教的教团剧和新教的学校剧,基本上没有自己独立创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