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文献
[1](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
[3]邹东涛,欧阳日辉等.新中国经济发展60年(1949—200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晓河.结构转换与农业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郑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20年大事记(1978—1998)[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6]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司,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改革开放三十年:从历史走向未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李培林,张翼.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J].社会,2008(2).
[8]汤敏,余建托等.迈克尔·斯宾谈中国经济转型[J].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参考,2010(8)(总055号).
[9]杨昀斌.中国到底有多少“成功草根”[J].人民论坛,2011(13).
[1]这里的结构是指经济结构,它是经济活动在时间、空间上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之间存在的内在比例关系,包括了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人口结构、外贸结构等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结构转型就是指以上结构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换。
[2]东亚16国或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韩国、泰国、中国台湾、孟加拉、缅甸、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新加坡、斯里兰卡等。1952年尼泊尔、缅甸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517国际元、449国际元。资料来源:[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邹东涛,欧阳日辉,等.新中国经济发展60年(1949—200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93-94页。
[4]国家统计局.新中国60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8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
[5]张军扩.“七五”时期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G]//马晓河.结构转换与农业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74.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7]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
[8]国家统计局.新中国60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9]郑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20年大事记(1978—1998)[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7.
[10]六优先指对轻工业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挖潜、革新、改造措施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外汇和引进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
[11]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60年》资料计算,1981—1990年,我国共利用外资1495.84亿元(人民币)。
[12]指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
[13]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274.
[1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15]马晓河.结构转换与农业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3.
[16]马晓河.结构转换与农业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5.
[17]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司,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改革开放三十年:从历史走向未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55-360.
[18]1990年世界银行公布的各国人均收入水平为人均GNP,2000年为GNI。
[19]2000年,世界银行估算,人均GNI755美元及以下为低收入国家,756~2995美元为下中等收入国家,2996~9265美元为上中等收入国家,9266美元及以上为高收入国家。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12月版。2000年我国人均GNI是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GNI总量数据、人口和当年汇率折算的。
[20]在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世界银行将人均国民收入(GNI)在975美元及以下的国家定为低收入国家,人均GNI达到976~3855美元的国家为中低收入国家;人均GNI在3856~11905美元的国家为中高收入国家;人均GNI达到11906美元及以上的国家为高收入国家(世界银行《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2010年我国人均GNI是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GNI总量数据、人口和当年汇率折算的。
[21]储蓄率是指当年国民可支配收入减去国民消费(包括民间和政府消费)的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2]1990年我国对外贸易依赖度(进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8%,2000年为39.6%,2010年为50.2%。
[23]根据1996年、2001年和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按行业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95年为独立核算企业)资料计算。
[24]根据1991年、2006年和2011年《中国统计摘要》提供的货物进出口分类资料计算。
[25]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26]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11年《中国统计摘要》提供的资料计算。1990年后中国根据价格指数和经济发展情况对农村贫困标准进行了多次调整提高。
[27]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28]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经济日报,2012.2.23.
[29]李培林、张翼把符合收入水平、职业类别和教育资本三个指标的中产阶级称为核心中产阶级,符合其中两个指标的为半核心中产阶级,只符合一个指标的为边缘中产阶级。通过测算,核心中产阶级占调查对象的3.2%,半核心中产阶级占调查对象的8.9%,边缘中产阶级占调查对象的13.7%。资料来源:李培林,张翼.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J].社会,2008(2).
[30]根据李培林、张翼的调查,在被定义的25.8%的中产阶级中只有13.14%认同自己是中产阶级,在未被定义的中产阶级之外即74.2%的“其他阶级”中,还有38.6%的人认为自己属于中产,这样“其他阶级”中就有28.64%自我认同是中产,两项相加,调查对象自我认同是中产阶级的为41.78%。资料来源:李培林,张翼.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J].社会,2008(2).
[31]杨昀斌.中国到底有多少“成功草根”[J].人民论坛,2011(13).
[32]汤敏,余建托等.迈克尔·斯宾谈中国经济转型[R].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参考,2010(8)(总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