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者序
我翻译这本著作,源于一次十分偶然得到的机会。在这之前,由于工作的缘故,我知道本书的两位作者保罗·布雷斯特和何豪是全球慈善领域的泰斗,创立了著名的气候工作基金会和能源创新基金会。他们在中国资助的政策研究和倡导项目持续在慈善领域发挥着影响力,树立了多个行业标杆。
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深入的分析,阐述了慈善行业的使命和责任,剖析了战略慈善和影响力投资的全过程,体现了作者对慈善领域独到的见解和思考。
本书出版的过程遇上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在抗击疫情期间,除了医护人员、军人、志愿者等一线工作者做出了“最美的逆行”,各界爱心人士和慈善机构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疫情得到初步控制之后,中国的爱心人士和慈善机构又将善意传递给了全世界。2020年3月2日,马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向日本捐助了100万只口罩,“青山一道,同担风雨”。同年5月,我所在的中国志奋领校友会的330名留英归国学子向英国政府及红十字会捐助了两台呼吸机和1万英镑,“我们和你们在一起,风雨同舟”。
非常时期,面对大量的物资,慈善机构面临的压力陡增,问题接踵而至,这引发了人们对“慈善”的思考——每个人在关心疫情的同时,也在关注着慈善机构的一举一动。面对一些慈善机构的失职行为,人们开始质疑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和透明度,迫切希望找到可靠的捐助渠道,以确保自己的善款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帮助真正有需要的人。那么,捐助者应该如何选择慈善机构?他们是否有权力决定善款的用途?慈善机构又应该如何选择救助对象、分配善款和物资以确保物尽其用?本书提供了相应的分析方法,给出了具体答案。
作为本书的译者,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再次翻阅译稿,我不禁有了更多思考。保罗·布雷斯特和何豪都有着多年慈善基金会的工作经历,见证了慈善领域的发展和创新。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初步了解西方(尤其是美国)慈善行业的现状。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各种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战略慈善管理理论与实践案例进行了解读。虽然我国与美国国情不同,书中的部分内容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但本书依然可以为我国慈善领域的学术研究者、机构管理者以及每一位从业者提供参考,为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机构战略、项目执行策略以及做影响力评估等提供最直接的行之有效的指导。
谨以本书献给关注慈善领域的每一个人,希望慈善领域的未来更加光明,每一份善心、每一分善款都不被辜负。
本书的翻译工作由我和南京图书馆的资深编辑陈安琪女士共同完成。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信”“达”“雅”。希望我在环境能源及气候变化领域的多年工作经验与安琪优秀的文字功底,可以让各位读者获得一份愉快的阅读体验。
感谢在本书翻译过程中给予我们关爱与支持的工作伙伴和家人,你们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丁莹
2020年7月7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