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章 夏桀:对百姓狠一点,对自己好一点
夏桀,夏朝最后一个君王。作为一个残暴加腐败的君王,他并不是最后一个。
与后世的商纣王、隋炀帝相比,夏桀恐怕得对他们佩服万分、甘拜下风。
夏桀能当上班长,不是因为学习成绩好,更不是因为同学拥戴,而是他一出生就注定要当。这个班长,思想品德课从来就没有及格过,体育课的成绩倒是无人可比。
《史记·律书》记载,夏桀此人“手搏豺狼,足追四马”,这种威势一下子就镇住了不少同学。
夏桀的致命缺点是贪心不足,集中了国家大部分的资源为自己享受。你吃肉让别人喝点汤,也不至于人神共愤。这个家伙是一点汤汁都不给人留下。
夏桀特别好酒,而酿出好酒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这时代粮食产量又特别低,老百姓怎么供应得起?再加上夏桀看谁不顺眼就要发兵讨伐,惹恼了联盟内很多部族。
与酒相伴的往往是色,夏桀每打败一个部落,就要抢人家的妻女,说他恶贯满盈都是轻的。
夏桀千不该、万不该的是,抢了一个人的妻子。这个人叫伊挚,出身奴隶,父母双亡,被人收养,在有莘国的乡野以种地为生。但此人学习非常努力,可以算是自学成才。
伊挚从小就钻研杀猪烹调之术和尧舜执政之道。由此可以看出,这个人可大可小、可高可低、可伸可缩,既可以阳春白雪,又可以下里巴人。由于有了这两手,伊挚当上了有莘国贵族的厨师和老师。
伊挚从小便有大志向,不甘心在有莘国这个小地方窝着,于是带着夫人妺喜前去见夏桀。妺在这里念mò,去声。
也怪伊挚此人把夏桀想得太高了,没想到夏桀上来就看中了妺喜,强行霸占了。伊挚悲愤交加,于是就想起了求贤若渴的商部落首领汤。商汤王曾三番五次带着礼物去请伊挚出山,他一直没有答应。至今,河南的嵩县还有一个三聘台,就是当年商汤三请伊挚的地方。
夏桀无德无道,把伊挚这样一个人才推给了商汤,直接导致了自己的灭亡。
按夏桀的性格,抢人家的妻子,必定要把其原来的丈夫杀掉。而他在抢了妺喜之后,却留下了伊挚的一条命。原因何在?不是夏桀良心发现,而是伊挚还有用。
夏桀很会享受,也绝对是个吃货,而伊挚的厨艺天下无双,他想让伊挚当御厨总管和全国烹调协会、营养协会的会长。同时,伊挚很有文化,在奴隶主贵族当中很有影响,夏桀一时也不敢杀他,可能想着给他封一个政策研究室主任的虚职。
由此可见,多学习一门技艺、多掌握一门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伊挚如果只满足于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内作业,如果光想着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上课外班、提高班,恐怕早就挂掉了,也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之师、第一个贤相,也不会成为中国最早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